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本週內容     欄目介紹     主創人員     創作隨筆     精彩回顧         



祭祀樂舞 


  樂舞的較早記載是先秦時成書的《呂氏春秋》中,但並不很明確,有明確的祭天樂舞的記載的應屬《周禮》,有“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以祀天神”的説法。

  明代的祭祀樂舞也隨著神樂署的修建完善而形成了完整的九個樂章,分為迎神,奠玉帛,進俎,初獻,亞獻,終獻,徹饌,送神,望燎,所用的樂隊為明代首稱的“中和韶樂”,由編鐘、編磬各一人,琴、瑟、搏拊各四人, (處)、 (語)各一人,塤、篪(池)、笛各四人,簫、笙各八人,應鼓一人,歌工(演唱的樂工)十二人,協律郎(樂隊指揮)一人組成。舞有文、武之分,文、武生各六十四名,武舞生各執幹、戚,文舞生各執羽、龠(月),另有舞師二人執節相引。據考證,在中和韶樂之中,仍有先秦雅樂的遺音。

  清代的統治者熱衷於吸收中華傳統文化,祭天活動幾乎全部沿用明朝的規制。當皇帝來到圜丘壇時,是不奏樂的,祭祀儀式一開始,中和韶樂奏祭天的第一樂章——迎神,表現皇天上帝的無窮力量,增強莊嚴肅穆的氛圍。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