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又是一種文化。古人把蘭與松、竹、梅並稱為“四友”、“四君”,但“竹有節而無花,梅有花而無葉,松有葉而無香”的缺憾,使人們對“有節、有花、有葉、有香”的蘭花情有獨鍾。人們從蘭花天生麗質的外形上,又賦予她高潔、獨秀、氣節等人文氣質,於是蘭花就有了人的靈氣,人的思想,人的道德,人的情操。
據説孔子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而週游列國,最終無功而返,在深山幽谷之中,見芳蘭獨茂,喟然嘆曰“蘭當為王者香”,於是停車鼓琴作《猗蘭操》,自傷不逢時,託詞于蘭。但正是“王者香”一詞把蘭文化定位到極高的程度,幾千年來成為人們對蘭花品性的最高評價。
古人認為,花品有高下之別是天地所賦,蘭花生長在窮山僻野卻奇香撲鼻,人們稱她為“香祖”、“國香”、“王者香”、“天下第一香”,但人們也觀察到,她具有不與群芳邀寵,不求聞達於世的自然品質,而這正是古人認為正人君子所應具備的品質,於是花品與人品就自然地融合起來了。古人就從來不把香濃如茉莉、梔子等花木比為君子,也不會把美艷如桃花、杏花的花木稱作君子,因為在古人看來,它們的天然屬性中缺乏君子所具備的美德。由此看來,古人是先定位人品、人格,再從自然界中尋找定位的參照物,比如花木,於是就有了借花喻人,以人擬花的中國特有的賞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