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是我國規模宏大雕刻精湛的藝術殿堂,它集中反映了公元五至八世紀魏唐年間我國雕刻藝術黃金時代的精粹融匯犍陀羅,秣菟羅,波斯與中亞民族藝術之精華。十九世紀初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有人來研究龍門了,特別是二十世紀初的時候,有一個法國人叫沙畹,親自到龍門去進行考察。回來之後寫了一本書叫《北中國考古圖譜》。
中央美院在建國初期,特意派了一位教授到那地方去執行一個非常特殊的任務。第一次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決定在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決定在這個基座,須彌座上面用浮雕的手法,雕刻十塊反映中國近現代革命歷史的十塊浮雕。當時設計處的處長和雕塑組的組長,是中國鼎鼎大名的雕塑大師劉開渠教授,為了使這項創作任務能夠更多地表現中國優秀的雕刻藝術傳統,他于1953年冬天帶了將近十位著名雕塑家,到龍門考察,他從這裡面吸取了很多東西,後來,劉先生考察完了以後,發表了一篇重要文章叫《中國古代雕塑的傑出作品》。
當劉開渠大師來到龍門的時候,龍門石窟已存在了近一千五百年,一千五百年前這裡還是無人工雕刻的自然狀態,但後來不到半個世紀,就誕生了震撼後世的龍門石窟。龍門石窟是如何産生的呢?讓我們逆著歷史的歲月,追溯到公元493年這一年中國歷史上,發生了一件不尋常的大事,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從山西大同,把國都遷到了中原洛陽。這個政權就是北魏王朝。
在洛陽以南13公里處,有個兩山東西對峙的地方,東面的山稱為香山,西面的山稱為龍門山,伊河之水由南向北穿流而過,這地方就被稱為龍門。北魏王朝遷都洛陽的同年,國君孝文帝就在龍門山上,開鑿了龍門第一石窟--古陽洞。自此,龍門上空就響起了開窟造佛像的斧鑿聲,這斧鑿聲奏響了龍門石窟開創的前奏,為數百年間龍門石窟的營造拉開了序幕。從公元493年開始,古陽洞歷時10餘年漸次完工,它是龍門開鑿最早,內容最豐富藝術最精湛的洞窟之一,尤其是變化多樣的龕楣裝飾藝術的造詣,達到了北魏時期雕刻藝術的巔峰。
釋迦佛與多寶佛的對坐像,在其龕楣上雕刻了龍門最具藝術價值,保存最完好的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從出生到成佛的神話傳説。龍門東西兩山現存碑刻與造像,題記2800余品,古陽洞內佔800余品,有明確紀年的就有110品。著名的魏碑精華,《龍門二十品》,古陽洞中就佔19品,從北魏古陽洞開始迄于宋明,龍門斷續累計營造達400多年,在南北長一公里的石山上,開鑿了2345個石窟,造佛像十萬尊。另外,它還保存著不少有關宗教、美術、建築、書法、音樂、醫藥等方面的實物史料被稱為石刻藝術博物館。它與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崗石窟、同稱為我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無論就其歷史文化與藝術價值而言,龍門石窟與希臘的巴特農神廟、羅馬的龐培古城以及印度的阿旃陀石窟一樣,都被譽為世界人類的文化遺産。
龍門是有兩個説法,一種説法,大禹治水就開了龍門,當然這個説法不見得很可信,第二種説法見於文獻記載,那就是隋煬帝建東都之前,要選城址,登上洛陽的北邙山上,向南一看正好有一個山闕,因為隋煬帝是天子,龍,(他説)此非龍門也,自古何不建都於此?!所以隋唐的洛陽城,就正對著龍門這個山闕,作為中軸線來建立的,實際上隋朝的時候,它就得名為龍門。
北魏政權是哪個少數民族建立的呢?是鮮卑族。他的老家在大興安嶺那邊,大概在三世紀的時候,這個民族強大起來,以後向南遷移到了大青山一帶,就是現在的包頭這一帶,建立了一個國家叫代國,到(公元)398年,遷都到平城 就是大同。當時孝文帝為什麼要從山西把都城遷到洛陽來呢?孝文帝是很有遠見的,他這樣可以擺脫那些保守的拓跋貴族勢力的阻撓,它挪到中原,而且洛陽又是從兩漢以來,就是政治、經濟、文化都很發達的地方。最早的一批洞窟,就是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時候,現在考證結果是公元493年,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開窟就指的是古陽洞,所以一到洛陽後,那些支持孝文帝遷都的人,包括一些將軍, 一些軍旅的人物,他們就隨著孝文帝到洛陽,以後他們為了祈求家屬的平安 ,或者家屬為了祈求她丈夫到南方出征平安,都紛紛到龍門去發願、去造像,它的主像三大像是文武百官,包括皇族為孝文帝開鑿的,像安定王元燮、北海王元祥、齊郡王元佑都是王,都是拓跋的皇室,大將軍像楊大眼,很多。幾個大窟都是事出有因,都是些高官造像,但是老百姓利用它的壁面,造小佛龕 。這是很普遍的,每個洞都有。從整體上來看,人們還是因為信仰佛教才開始造的這個石窟,可是後來由於人們的目的不同、祈求的願望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的。
北魏孝明帝時有一個相當於宰相的官員叫皇甫度。他獨自一人建造了這個洞窟,憑一個人的財力,建這麼大的洞窟,錢從何而來呢?前邊這個人物,他就是皇甫公,也就是皇甫度,後面就是他的男性家眷,那邊是女眷,他們共同組成了一幅王公禮佛圖。皇甫度在洞窟的一壁刻上了自己禮佛的場面,而在另一壁上雕刻了主子禮佛的場面。前邊的這個帶朝天冠的人物,我們看她是一幅中年婦女的形象,這就是胡太后。後邊這個帶王冠的人物就是孝明帝。整個這幅圖像,就是皇帝還有太后禮佛的場面。皇甫度就是這位胡太后的母舅,因為外甥女入宮當了皇后,而雞犬升天,做了大官。此人卻把這個洞窟的主尊佛像雕成了六指,這能是他的疏忽嗎?根據《魏書》《釋老志》記載:文成帝曾經詔有司為石像令如帝身,那麼就是在(所)造像的臉上和身上、腳上如果有黑痣,全部都用黑石子鑲嵌,也就是説佛像造出來和皇帝身上的特徵完全一樣。那麼這個皇甫度呢,他是胡太后的母舅,也就是皇親,那麼在這裡就故技重演,他就把這個像實際造成了孝明帝的模擬像。
皇甫度在佛像的手指上下功夫,足見此人是溜須拍馬的能人。他所以能開鑿如此精美而規模較大的石窟,正是因為倚仗當朝太后搜刮民脂民膏,集聚了雄厚的財富。皇甫度造這座石窟是為了討好皇帝與太后,也希望佛祖保祐他一生平安,但佛祖並沒有保祐他,後來他還是被政敵殺掉了。但卻給後世留下了一座精美的藝術品。龍門石窟雖然屬於佛教藝術,但無處不打上政治的烙印。從許多唐代的石刻造像中,人們可窺見武則天如何一步步走上女皇寶座的蹤跡。在龍門石窟的摩崖三佛龕中,將本尊的位置由釋迦牟尼佛改成了彌勒佛,而且彌勒的造像在武則天登基稱帝前又多了起來,這裡面有些什麼奧秘呢?當時白馬寺有個僧人叫薛懷義,他當時寫了本《大雲經書》,這個書上面説武則天是彌勒下世,要做閻浮提主,就在這之後,整個龍門石窟彌勒像就多了起來,一般情況在佛像兩側脅侍的,應是弟子像或菩薩像,這裡為了突出彌勒佛的地位,在其兩側脅侍的,依然是兩尊佛像,這在佛經中也是找不到根據的,叫人疑惑的還有這組雕像,最終竟然沒有完工,根據這種組合形式推測,造摩崖三佛龕的功德主,他應該是武則天的一個支持者,某一個官吏,隨著武則天的下臺,他也失去了靠山,或者説這個官吏,半途就被殺掉了,所以就停工了,這種例子很多,就是和政治和他統治的利益相挂鉤。
那麼這些不同時期雕刻佛像的區別,又暗示著什麼呢?上面那層大龕,都是釋迦牟尼的結跏趺坐像,他身上是斜披袈裟,從左邊肩膀斜下來到右腰邊,這種服飾的做法還保留了雲崗(佛像)早期服飾的特點,那麼到了第二層,他的服飾發生了很大變化,造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是兩個肩膀溜肩下來的,比較瘦肖,屬於東晉到劉宋時候,在南朝創造的一種新的人物形象的風格,叫“秀骨清像”,北魏時期另一大型石窟,賓陽中洞的主佛像,也同樣有古陽洞交腳菩薩的一些特點。服飾上的變化就是"褒衣博帶",這種樣式就是學習了南朝漢族傳統的寬袍大袖這種服裝;另一個特點就是"秀骨清像", "他和雲崗造像風格相比是不一樣的。雲崗的造像風格面像比較威嚴,身軀比較壯碩,他代表了北方少數民族那種剽悍的氣質。龍門賓陽洞佛像,神采飄逸,面容比較親切,嘴角稍微上翹,面帶微笑,他和人之間的距離就縮短了。
孝文帝是一個深慕漢族文化的國君,在北魏政權進入中原以後,他提出了鮮卑族漢化的主張,孝文帝民族融合的國策在這些實物史料上體現得明明白白。在學術界給它命名為龍門模式,它不光在龍門石窟存在,而且在中國北部地區的很多石窟 ,包括敦煌,也都接受了這種模式。隨著政治政策的改變,孝文帝推行的漢化政策體現到佛身上,佛的服飾也慢慢漢化了,漢化在當時是一個難以阻擋的趨勢,整個趨勢一直到唐末。這個制度,都是促使佛教實際上不斷地向中國化、本土化方面轉移。據有的學者研究,比如龍門石窟的優填王像,可能就是玄奘帶回來的樣本,優填王是釋迦同時代的一個國王,他非常思念釋迦,所以他派工匠做了釋迦牟尼像,俗稱優填王像,就是優填王派人做的釋迦牟尼像。這種像的特點就是仿佛赤裸,因為熱帶人穿的衣服都非常薄,所以肌肉都表現得很清楚。龍門石窟就有這種優填王像大概興了三十年左右就沒有了,那麼為什麼這個東西後來又消失了呢?因為這種仿佛赤裸的形象不太符合中國人的欣賞習慣,禮法觀念。中國人(通常)都是正襟危坐、衣冠楚楚。
在龍門當中還有一處一定要提的,那就是奉先寺.位於龍門西山南段的奉先寺,大盧舍那像龕坐西朝東,開鑿于公元七世紀的唐高宗時代,竣工於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據《大盧舍那像龕記》的記載:在施工後期的鹹亨三年(公元672年),皇后武則天曾助脂粉錢兩萬貫以完成這項宏偉的工程。這個大龕的造像內容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等九尊大像,其高度皆超過10米,盧舍那大佛坐像通座高17.14米,弟子立像高10.65米,菩薩立像高13.30米,天王、力士各高10.30米。各像的高度以主像為最高,向兩側呈波浪高低起伏狀,就像群體建築由屋頂構成的天際線。主次分明而富有變化,使整鋪造像顯得豐富多彩,唐代的藝術匠師,按照佛教的儀軌,運用高超的技藝成功地塑造了這組性格不同的人物形象,各具鮮明的性格特點。他們以盧舍那大佛為中心組合在一起,收到了眾星捧月的藝術效果。有位雕塑家拿歐洲的雕塑作品和中國龍門石窟像做了這樣的比較:如果把龍門大佛放在摩西旁邊一個是變化複雜的坐姿,突起的肌肉,強調動態和奮力的戲劇性的衣褶,一個是全然的休憩,純粹的正向,兩腿交叉,兩臂貼身下垂,這是"自我關照"的姿態。沒有任何離心力的運動,衣褶恬靜的節奏和劃過寬闊的前胸的長長的弧線,更增加了整體平靜的和諧。外衣雖然蔽及全身,但體魄的偉岸,四肢的形象仍然能夠充分表現出來。嚴格地説衣服本身並無意義,其作用乃在透露內在的心態和人物的身份。發頂的肉髻,兩耳依傳統格式長垂,面型方闊散射著慈祥柔和的光輝,整個神態幾乎沒有個性,也不顯示任何用力,任何欲求,任何人看到這雕像,即使不知道他代表什麼,也會懂得他具有宗教的內容。主題的內在蘊涵顯示在藝術家的作品中,他代表先知,還是神這無關緊要,關鍵是一種精神的追求在鼓動著、並感染著觀眾。奉先寺的盧舍那大佛是以大慈大悲的這種博大的胸懷俯視著蕓蕓眾生,俯視著人間,嘴角還露著笑容,使人感到非常親切。你一到那兒去,一仰視這個像,就感到他在關愛著人間,他在對人間的苦難表示極大地同情,馬上就有這個感覺。而邊上的一些造像,比如阿難非常虔誠、非常純樸,菩薩的華麗、虔慈、尊貴,比如天王的威武,力士的暴躁,那些性格都刻畫得很好,他們組合在一起。古代匠師的這種技藝,到了我們今天簡直難以思議的地步。在講到盧舍那大佛的評價時候,不能不引用一下古人的評價那就是《奉先寺盧舍那像龕記》裏面,像龕記裏面有四句話,他説,相好希有,鴻顏無匹。大慈大悲,如月如日。相好希有,鴻顏無匹。就是説很難找到這麼美麗的形象,大慈大悲,如月如日,就是説他的性格,那種慈悲地關愛著人間這種博大的胸懷像日月一樣普照人間。奉先寺這個盧舍那佛在唐代的造像裏面達到如此完美,如此震撼人心的雕像,全國沒有第二個。
當時最高級的龍門石窟當中的精品,還是非常非常多的,最典型的應該還有一個是魏碑,我們後來人在評價它的時候給它一個什麼樣的地位?怎麼樣評價它的文化價值呢?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裏就大力提倡這個北碑,而且對龍門二十品推崇有加,龍門二十品古陽洞佔十九品,另外,還有一品在慈香窟。他説龍門的魏碑體是寓變化于整齊之中,藏奇崛于方平之內,這兩句話把魏碑體的特點,它那種震撼人心的力量,那種氣勢都總結得很好。實際上這個魏碑是鮮碑族漢化的另外一個結果,是他們接受漢文化的一個成果。而且也是對漢文化的一個貢獻,對漢字文化的一個貢獻。
終歸説來,龍門石窟的主體藝術形式還是雕像,它反映當時的宗教生活、社會生活,反映的是當時社會最高的藝術成就。有一個最美的菩薩是在萬佛洞當中,在萬佛洞的窟門外邊有一個唐代的觀世音菩薩。身體成S型的曲線,婀娜多姿,這時候已經有點女性化了,女性的乳房突出一點,腰細一點,臀部大一點,很多人很欣賞這個像。這是中國的維那斯。
在蓮花洞窟頂上面雕刻著一朵高浮雕的蓮花,非常大,那朵蓮花的旁邊有飛天、有伎樂天人,裝飾得非常華麗,富麗堂皇,人一進去就被這個蓮花吸引住了。那看經寺是以什麼為最經典呢?從雕刻藝術角度來説,二十九尊羅漢的浮雕,而且不是很高的(浮雕),淺浮雕的這個藝術水平達到了非常卓越的地步。今天可以學習、師法、吸收的東西太多了,除了宗教本身,它的發展在龍門石窟中得到體現。還有很多人物性格的豐富,比如説出現了歌舞伎人。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以來,因為文物成了商品了,一些黑了心腸的人就去偷,就去盜,所以像完整雕像的頭被切掉,或者雕像完整的手被切掉,這都是被盜鑿的,這些東西主要賣給外國的文物商。有一個禮佛圖的圖像,龍門被盜中最慘的就是這件事,可以説中國北朝時期大型雕刻的歷史畫卷,無價之寶。皇帝、皇后禮佛的場面。1965年文化部、文物博物館研究所一批專家到龍門研究所去,一起搞過一次調查,調查顯示,龍門被有意盜走的雕像大概有730處。
再講一個找到佛頭的故事,那就是很有名的一個旅居紐約的華裔雕塑家陳哲敬先生。陳哲敬先生本身是一個雕塑家,又是一個收藏家、鑒賞家。他于1991年在紐約買到一個佛頭,很漂亮、很精美,據説是來自龍門,他就立即拍成照片,拍成正面的、背面的、側面的三張照片寄來給溫教授,溫教授根據這個佛像,有塊斜披袈裟的衣襟,首先斷定他是非古陽洞莫屬。因為在龍門,只有古陽洞有這種服飾。第二年陳先生就和他的弟弟陳耀華先生兩個人到了龍門,溫玉成教授和他們所裏的其他領導接待他,搭了腳手架專門爬上去,在景明三年的高樹龕裏面找到了他的位置,把陳先生買到的這個佛頭和這個身子放上去後,嚴絲合縫。毫無疑問這就是古陽洞當中的。
可是我們今天還有一點點的遺憾,畢竟還有那麼多的石像散失在國外,如果你真的愛一樣東西的話,發自內心愛的話,就應該保持它那種最原始、最初的自然狀態,能夠讓這些藝術的作品有朝一日回歸藝術的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