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本週內容     欄目介紹     主創人員     創作隨筆     精彩回顧         



靈渠


  靈渠位於廣西桂林東北的興安縣,古稱秦鑿渠、零渠、陡河、興安運河,于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工程主體包括大小天平、鏵嘴、南渠、北渠、秦堤、陡門等,設計巧妙,匠心獨具,是一條體現了我國古代科學技術偉大成就的人工運河。它“通三江、貫五嶺”, 連接起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神奇地溝通了南北水路交通運輸,被譽為“與長城南北相呼應,同為世界之奇觀。”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著名詩人、史學家和考古學家郭沫若在遊覽靈渠之後,寫下了一首《滿江紅》,對靈渠做了極為巧妙和精準的概括評價:“北自長城,南來至,靈渠岸上。親眼見,秦堤牢固,工程精當。閘水陡門三十六,劈湘鏵嘴二千丈。有天平小大,溢洪流,調分量。湘漓接,通漢壯。將軍墓,三人葬。聽民間傳説,目空君相。史祿開疆南復憶,豬龍作孽忘其妄。説豬龍,其實是祖龍,能開創。”介紹了靈渠作為一項重要的水利工程的結構和功用,生動地描述了靈渠作為溝通長江珠江兩大水系的古老運河的歷史價值,將靈渠與長城相提並論,發出了“北有長城,南有靈渠”的慨嘆;實際上,從秦代鑿成通航直到一九三六年湘桂鐵路通車,靈渠都在使用。它在世界航運史上留下了令人嘆服的一筆,英國人李約瑟編纂的《中國科學技術史》把它稱為歷史奇跡。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平定了中原之後的秦始皇,很快把目光投向了北方的匈奴和嶺南的百越。當時匈奴日益強大,並經常進犯中原,秦始皇便派大將蒙恬率軍30萬北伐匈奴,奪取(河南地),並在黃河以東、陰山以南地區設置34個縣,後再置九原郡,同時在黃河一帶地區依河築塞,利用地形地勢,連接戰國時秦、趙、燕三國的舊長城,築起一條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有效地抵禦了匈奴的攻擊,保護了北方的農業區域。

  和匈奴相比,嶺南的越族對中原的威脅要小一些。越族是中國境內一個少數民族,戰國晚期,楚威王打敗越王無疆後,越族開始“服朝于楚”,成為楚國的一部分。秦王朝建立以後,越人主要分佈在廣東、廣西、雲南、福建一帶,當時的越人沒有形成國家,只有部落或部落聯盟,族類很多,習慣上把他們統稱為百越。居住在今天廣東、廣西一帶的越族被稱為南越和西甌,福建一帶的稱閩越。南越以番禺(今廣州)為活動中心,西甌以廣西貴縣為活動中心。由於兩廣地區位於南嶺山脈之南,又稱嶺南。越人的主要特點是斷發文身,錯臂左衽,部落之間好相攻擊,多為穴居,從事漁業和簡單的農業生産,整體處於尚未開化的野蠻狀態。

  儘管越人因為地理環境、經濟、生活方式等局限,在政治、軍事上對中原的威脅要小于匈奴,但越族畢竟是一個具有共同宗教信仰的龐大群體,且歷史悠久,在長期的相互攻伐和對外戰爭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且漸漸形成了勇猛無畏的作戰傳統。早在春秋、戰國之際,越人就曾多次與中原諸國交戰,使中原諸國吃了不少苦頭。像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民族,勢必會對剛剛建立的秦王朝構成相當的威脅,這種威脅,對於雄心勃勃、意氣風發的鐵血人物秦始皇以及整個強大的秦帝國來説,都是不能視而不見的,要想保持帝國的強大和牢固,就必須對外來的威脅力量進行打擊。

  事實上,越人居住的嶺南,其豐饒的物産也是秦帝國長期覬覦的,劉安的《淮南子人間訓》中就説,秦始皇“利越之犀角:象齒、翡翠、珠璣”,為了掠奪財富,擴張領土,秦始皇在一統天下之後不久,派五十萬大軍揮師南下,發動了這場秦越戰爭。

  為了儘快征服嶺南,秦始皇下令開鑿靈渠,於是,一項因戰爭的需要而開鑿的水利工程在南中國的崇山峻嶺之間,拉開了序幕。因而靈渠必然出現在中國大地的山河之間。那麼究竟由誰來完成這項歷史性的任務呢?在興安民間有這麼一種説法,説靈渠是由三將軍--也就是三位石匠修的,而且在那裏真有一座三將軍墓,興安廣場上還有他們三個人的塑像。

  史祿,名祿,官職為秦監御史,史料中稱他為史祿或監祿。至於他的姓氏、生卒年代和籍貫都無從考證了。司馬遷的《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劉安的《淮南子人間訓》、班固的《漢書嚴助傳》中都提到了史祿開鑿靈渠的事跡,但記載卻十分簡略。直到宋代,才有了一些補充性的描述,宋代范成大在《桂海虞衡錄》中寫道:“湘水源於海陽山,在此下融江。融江為洋河下流,本南流。興安地勢最高,二水遠不相謀。祿始作此渠,派湘之流而注之融,使北水南合,北舟逾嶺。”元代人所修的《宋史河渠志》裏也説,“廣西水靈渠源即漓水,在桂林興安縣之北,經縣郭西南。其初乃秦史祿所鑿,以下兵于南粵者。”

  至今,靈渠南渠岸邊的四賢祠內,還供奉著史祿的塑像。人們感佩于他開鑿靈渠,居功至偉,稱讚他“咫尺江山分楚越,使君才氣卷波瀾。”

  曆盡艱辛,一項開創歷史的精妙工程呈現在世人面前,古人的智慧至今還閃耀著奪目的光芒。 要想通航,首先就要將湘水引進靈渠注入漓江,史祿下令在湘江內修建一座大壩,這就是大小天平。大小天平又稱鏵堤,是一座人字形滾水低壩,因為它能“稱水高下,恰如其分”,故名天平,它是靈渠精華的樞紐工程,主要用來排泄洪水和攔蓄河水,提高水位,引湘入漓,起著平衡水量和向南北進水口導航的作用。

  大小天平頂端向江中還延伸著一道石堤,它的基礎也是用松木打樁,外圍由條石砌築,中填礫石和泥沙。當初的石堤頂端呈三角尖形,“前銳後鈍,形似犁鏵之嘴”,所以被稱為鏵嘴。它的作用首先是分洪。減輕洪水對大小天平的衝擊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鏵嘴還有一個“三七分水”的作用,也就是“三分漓水七分湘”。除此之外,鏵嘴還是一處別具特色的景致。著名的“鏵嘴觀瀾”,就是興安八景之一。

  南渠是引湘入漓的主要渠道。北渠的功用,則相當於一條引航渠道,通過它,湘江的船隻可順利地到達大小天平上遊,轉往漓江,而漓江的船隻也可到達湘江。

  為了確保渠道的安全,秦人發現他們還需要其他一些輔助的設施,於是他們在南北二渠上又修建了泄水天平。這是建在兩渠上的溢洪堰,相當於今天的排水道。它的設計原理和建築方法與大小天平基本相同,水大時,渠水可漫過石堤經斜坡而下,流進不遠處的湘江故道;水小時,巨石就成了護水石堤。

  從高處俯視靈渠的鏵嘴和大小天平,就像一把巨大的犁鏵,深深地插入海洋河中,將水劈分為二。南北二渠,分置於犁鏵兩翼,好象兩根飄帶。鏵嘴劈分之水,順著兩根飄帶,緩緩地向南北分流而去。南來北往的船隻,都是逆水到達鏵嘴,繞過鏵嘴後,即轉順水揚帆而去。前人根據這一景觀,集蘇東坡和吳仰貞的詩成一聯:“逆水而來順水去,卸帆仍是挂帆時”,橫聯為“天下奇觀”。

  人們稱讚這座大壩是歷史上最古老最有科技含量的大型阻水溢洪滾水壩。關鍵就在於 “水浸松木千年在”!北渠的規模要比南渠小得多,資料上説它只有南渠長度的十分之一;而且北渠的渠道設計成“S”形狀,這是無意間造成的還是有什麼特殊的作用呢?--由於這裡距離短,水位落差大,流速快,所以北渠設計呈“S”形迂迴曲折流入湘江,延長流程一倍約4公里,減小落差約一倍,這樣一來,水流平緩,南來北往的船隻就可以順利通航了。

  靈渠所處的興安地區,有雨季和旱季之分,枯水期流量不足,即使在豐水期,靈渠有些地段也灘5陡、流急、水淺,船隻航行非常困難。為了解決通航中的這一難題,李渤在水流較陡處設門,把渠道劃分成若干段,裝上閘門,打開兩段之間的閘門,兩段的水位就或升或降到同一水平,便於船隻航行。靈渠由於有了陡門,後來又被稱為陡河。

  船過陡門時,一般都要塞陡,才能順利通航。根據記載,每陡都設有陡夫(或陡軍)一到二人,來掌管陡門的開閉。由渠長一名,渠目一名管理。

  宿昌定是歷史上靈渠的最後一任渠目。他的祖先原籍安徽,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隨主護駕”來到興安,其實就是隨嚴震直到興安修靈渠的。他從十八歲起接替父親任渠目,一直到1940年靈渠極少船隻通行,當時的興安縣政府停發了他的工餉以後,他才卸任。

  據他説,塞陡的工具,每年由縣府一次性發給工料費,由每陡的陡夫自己置辦,實行包乾。從它在唐代開始出現到1940年止,連續使用1100多年,真是一項奇特的設施。在靈渠沒有陡門時,缺水期必須徵十數戶才能濟一艘,有了陡門,雖百斛大舸也一夫可陡門可使船隻循崖而上,翻山越嶺,可謂奇跡。想象當時靈渠巨舫鱗次,等待塞陡通航的繁忙景象,可知陡門對於靈渠航運之重要。1986年11月,世界大壩委員會到靈渠考察,得到的結論是“靈渠是世界古代水利建築的明珠,陡門是世界船閘之父。”

  靈渠的修通,為被困于嶺南的秦軍將士帶來了新的轉機,秦軍的糧餉可以通過漢水和長江,進入洞庭湖,再溯湘江而上,經過靈渠,到達漓江。由漓江進入珠江,東南可達番禺(今廣州)入南海,往西經珠江上源的左右江和紅水河可達雲南、貴州邊境,由珠江支流東江可達福建,由北江可到湖南南部。修通了這麼一條運河,就聯結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構成了遍佈東、南半個中國的水運網。

  大批的糧餉和軍用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嶺南,秦軍在百越戰場上又開始了大規模的征伐。由於有了充足的物資供應,原本在中原就以驍勇善戰而著稱的秦軍官兵更是士氣高漲,大軍所到之處,兵鋒淩厲,勢如破竹,公元前214年,戰爭以秦軍的勝利宣告結束。秦軍征服嶺南之後,秦始皇很快就在該地區設立了桂林、象郡、南海等三郡,把嶺南正式納入秦王朝的版圖,加上在福建建立的閩中郡,使秦朝郡一級建置達到40個,形成了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大帝國。

  在靈渠附近,我們可以看到一幅以長石刻製的對聯,上聯是:“湘漓異源非異源,自來地誌紛紛,忘了相離二字;”下聯是“秦漢雜霸不雜霸,僅此江堤寸寸,亦當雄視韆鞦。”説的是什麼意思呢?上聯指的是歷代史地考據家“湘漓同源還是異源”的爭論;至於下聯所指的,則是秦漢史上曾有過的關於王道和霸道的爭論。撰聯的人借此語重心長地説,“不要去辯論什麼雜不雜霸道以治天下的事吧,只要為人民做了好事,就像靈渠這樣一寸寸江堤,也是永遠值得後人紀念的。”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