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古代流傳下來的地名,都有它的來歷。太原市郊區的古跡名勝晉祠,不僅所處位置大有講究,晉祠本身作為周朝的、我國最古老的祠堂建築群,同時也作為唐宋時期以前的古典園林,都是中國之最。幾千年的建築群能保存到今天,這不僅因為山西省歷史文化悠久,還因為山西省有高山大河環抱、這樣非常獨特的地理優勢。
晉祠正門旁邊,就有泉水流淌,稱作晉水。為什麼叫晉水、晉祠,旁邊的古城叫晉陽,古代屬晉國,大概都和這流淌了億萬年的晉水有關。遠古時期,晉祠東面是一大片晉澤,也叫晉陽湖,晉祠東門口的地名就是大泊堰,是湖泊的邊沿,晉祠泉水從懸甕山流出,直接“進入”晉陽湖,因此取名“晉水”,用來表示“進入”的意思。古代人們“擇水而居”,選擇了這個位置,而且以晉水為根據,晉祠、晉陽、晉國,都用了這個“晉”字。
沿著流淌的晉水,就能找到難老泉源頭。清徹的山泉噴涌而出,如白練飛展,似琴箏合鳴,聚散不定,飛湍流急,瀉入碧水清潭,激起萬千水花,晶瑩透徹,長流不息。
站在南老泉源頭四面眺望,晉祠重樓高閣,林木蒼鬱,亭橋點綴,泉水環繞,一派北方園林景色,卻又頗具江南園林風韻。一到春天,人們紛紛結伴成群,前來踏青賞春,同學少年,文人雅客,更為此增添無限風光,所以,晉祠歷朝歷代都被譽為“三晉第一名勝”。來過晉祠的人都知道剪桐封弟的故事。周朝時期,周武王的兒子繼位後,唐國叛亂,有一天,周成王把梧桐葉子剪成玉圭的形狀,對弟弟叔虞説:“把這個玉圭給你,封你去作唐國的諸侯吧”,當時史官就請周成王選擇吉日正式封侯,周成王説:“我這是和叔虞開玩笑呢”,史官卻説:“天子無戲言”,結果,周成王就真的把叔虞封為唐國的諸侯,成為唐叔虞。
唐叔虞出生時,手紋像一個“虞”字,古代以伯、仲、叔、季的順序排行,他排行在後,取名叔虞。成年後,他德才兼備,並以善於射箭而聞名,曾親手射死犀牛,用犀牛皮製成護身甲” 在管理唐國期間,他團結周圍少數民族,密切了相互關係,因此平息了戰爭,穩定了邊疆。他勵精圖治,興修水利,擴大農田,使百姓生活富裕,因此受到人民擁護。他的兒子繼承王位以後,以晉水為名,把唐國改為晉國,在晉水源頭為唐叔虞建了祠堂。後來晉國縱橫千里,唐叔虞祠的名稱也一直沿用了一千五百年,直到北魏才改為“晉王祠”,簡稱“晉祠”。來這裡的人對唐叔虞都恭敬有禮,也曾有過一個小國的國王來這裡説,我為一國之君,國土方圓十里,晉侯唐叔虞不知道有
國土幾裏?“王”不能給“侯”行禮。遊人聽了他的話,都捂著嘴偷笑。
既然唐叔虞祠就是晉祠,他卻不在晉祠的中心位置,為什麼沒有開國王侯的正位?這件事,一直讓元、明、清幾個朝代的官僚儒生忿忿不平,也一直是晉祠的一大懸案。晉祠的建築群,從大門開始到聖母殿有一條中心軸線,這個中軸線所指的方向就是日出的方向。中軸線兩邊,北面是道教,南面是佛教,中間是祠堂主體建築群。分別是晉祠大門,水鏡臺,會仙橋,金人臺,對越坊,左右鐘鼓樓,特別是後面的獻殿,魚沼飛梁和聖母殿,是晉祠的三大國寶建築。
按現在晉祠建築群的中心軸線,聖母殿是正殿。據北魏的《水經注》記載,“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側有涼堂,結飛梁于水上”。現在的正殿,橫跨在背後西面的懸甕山腰,面向東,殿前是魚沼飛梁,確實是沼西、背山、面水、聯接飛梁,又處於中心軸線上,俯瞰汾水平川,氣勢雄偉,坐鎮晉祠,正好是《水經注》上記載的位置。殿前的牌匾楹聯,也多是頌揚剪桐封弟的典故。正殿裏神像臺座下的琉璃雕飾,都還是唐叔虞騎馬彎弓,馳騁疆場的風采。
但是,臺座上卻另有其人,正殿匾額也分明是“聖母殿”,據説是中國之最的這塊特大型匾額,用楷書工整地刻著“顯靈昭濟聖母”,唐叔虞不知什麼時候搬遷出走,莫非祠堂裏也能“改朝換代”?“要解開這個千古謎團,必須從歷史背景和遺存的古跡上去尋找線索。太原市就是古晉陽城,自古被稱為藏龍臥虎之地。北齊、隋、唐、後唐、後晉、後漢、北漢等七、八個朝代的皇帝,都是依託晉陽登上皇位的。唐朝時晉陽叫‘北都’‘北京’,後唐時叫‘西京’,後晉、後漢、北漢時都是國都,晉陽名噪一時,被譽為‘龍城’,有“王氣”。這就被以後的朝代所忌諱,對晉陽極為不利。” 太原基於兩個原因也叫龍城,這樣帶來一個惡果,就是趙匡胤下河東的時候,久攻晉陽不下,在晉陽損兵折將,所以他拿下晉陽以後,先是放火燒掉晉陽,然後又掘晉水和汾水淹掉晉陽。這樣就把晉陽城化作了一片廢墟,那麼由於他是一個農民皇帝,聽到晉陽是一個龍城,那麼他就唯恐他的皇基不穩,這樣他就剷平了係舟山的山頭,這叫拔龍角,那麼在修建太原城的時候呢,他把官街做成丁字街,意在釘破龍脈,以祈求他的皇基穩固”,負責重建太原城的是潘美,就是戲劇裏陷害楊家將的潘仁美,他在唐明鎮建新城,只修丁字街,不修十字路,為的是釘破龍脈,破除“王氣”。很多丁字街,一直沿用到今天。
趙光義的這個作法,大大激發了人民的仇恨心理,為了緩和矛盾,也為了得到神靈的保祐,趙光義大規模擴建了唐叔虞祠,據太平興國碑記載,當時唐叔虞像還端坐在正殿。趙光義認真地摧毀了晉陽城,同時又認真地修建了晉祠,使我們能親眼目睹一座規模宏偉的唐叔虞祠堂正殿。聖母殿的柱高的比例、鬥拱的規格、用材的標準、屋架的舉折、出檐的長短、臺階的高低,都和宋‘營造法式’基本吻合。所以説宋‘營造法式’在他撰寫這本法式、就是規範的時候,收集了全國性的資料,而且正是在這個基礎上建的聖母殿。應該説聖母殿正是宋代建築的代表作,也是宋‘營造法式’最典型的一處實例” 這座宋代建築的鬥拱結構非常複雜,在古建築裏也很罕見,專業術語叫“勾心鬥角”,這個建築名詞常被人們當作貶義詞來使用。
大殿有一個環繞四週的圍廊,足有兩間房的寬度,這是專為祠堂的特殊設計,可供許多人同時參拜,遊人走動也感到寬闊無比,站殿神像也有了足夠的站位空間。遠看,長廊的頂與大殿融為一體,好像大殿有了兩重房檐,壯觀雄偉。宋朝以前從來沒有這種結構形式,遊客遠遠望去,常常誤認為是二層樓閣。
門前立柱上的八條木雕刻盤龍,在國內獨一無二,是珍貴的宋代文物。開始只雕刻了六條,代表牽引龍輦的六條龍,也就是拉皇帝座車的六匹馬,古時候人們以馬長八尺為龍,叫龍馬。看上去,條條騰飛,生氣勃勃,代表著帝王的威儀。後來百姓又添了兩條,大概為了表達某種希望。
大殿內沒有一根立柱,這是因為採用了減柱法,共減去12根立柱,獨特的設計使屋頂重量全都由周邊的立柱分散承擔,頂上沒有天花,大殿顯得寬闊高深,為高大的神龕和周圍雕塑提供了視覺空間。
大殿建築還有個特別之處,經過測量,頂梁大柱都不是一般高,從中心立柱向外,每個立柱升高 6厘米,到最後一根立柱,已經升高18厘米,這叫“升起”,這就大大美化了淩空展開的飛檐。另外,四週的立柱都向裏傾斜安裝,這叫“側角”,不但使大殿重力向四面分散,更增加了大殿的穩定性;這麼雄偉的建築就這樣插接起來,似乎很難讓人相信,可是千年的大殿分明立在那裏,不容你去懷疑。哪根柱子壞了,不動整體結構,局部臨時支撐一下,就能單獨更換,這是借用“偷梁換柱”的方式來作業,這個名詞也常被我們當貶義詞使用,但它的原本含義確實是一個奇跡,大殿就像一堆擺放起來的積木,不用一根鐵釘,卻經歷了1037年到1557年四此地震而沒有大的損壞。大殿對面是擺放供品的獻殿。古人認為,神像面前如果沒有獻殿,就無法表達尊敬和誠意。這座金代建築極為簡樸、輕巧、堅固,它的造型既有大殿的雄偉壯觀,又有涼亭的通暢豁達,在我國獨一無二,是晉祠三大國寶建築之一。清末維新人士梁啟超的兒子、建築學家梁思成曾給以高度評價。連接大殿與獻殿的是魚沼飛梁,古代人們以圓形為池,方形為沼,水裏的魚時隱時現,所以叫魚沼,是晉祠三大泉水之一,可是人們一直不知道水從哪流出來。
再看聖母殿裏,是清一色的女性,很明顯,這些人物的原型一定是取自皇宮,決不是鄉野村姑所能替代。那麼,聖母的形象又取自何人?看她神態凝重,雍容華貴的樣子,雕塑者如果在皇宮裏找一個合適的形象,那就非劉太后莫屬。據晉祠當地人觀察,聖母的臉形,確實是晉中人的臉形,而劉太后的老家就在太原,如果她的形象被雕塑者選用,一定是有意而為之。
劉太后的形象上了臺,只有劉家人心裏明白,因此就有劉家後人鑄造鐵人,立在聖母殿前,鐵了心保護聖母。但但是,聖母不是凡人,不能説她像誰就是誰。這劉太后是北漢劉氏宗親,宋朝是趙姓天下,不會讓前朝老劉家人坐上神位,劉太后都沒敢説那就是誰。因此,聖母的身份,一直是宋、元、明、清幾個朝代的不解之謎。
晉祠現在有上千年以上的古樹20多株,最早的就是咱們現在看到的這個周柏,為了準確搞清周柏的樹齡,我們請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園林研究所,對周柏進行了測定。北京園林研究所利用碳14交叉定點法測定出周柏的樹齡,距今2990年,而且2990年正好是咱們中國古代的西周時期,中國古代“大社植松,東社植柏”,晉祠座西朝東,主要種植柏樹。古老的柏樹就是證據。要説晉祠的神位,只能屬於周朝的祖先。因此,《謝雨文》碑明確了聖母應該歸屬的身份,使幾個朝代無法解答的難題,有了無可爭議的答案。
祭祖是古代晉祠最隆重的活動,認為祭祖能得到祖先神靈的保祐,唐太宗李世民就是首先來祭拜了唐叔虞,然後才在晉陽起兵,鐵馬金戈,席捲千軍,建立了大唐王朝。
因為是幾千年曆史名勝,唐太宗李世民對晉祠格外倚重,晚年故地重遊,還“禦制御書”,也就是親自撰稿書寫了《晉祠之銘並序》,頌揚了周朝政治和唐叔虞的功德,宣揚了唐王朝文治武功和昌明盛世,尤其是他的書法,被清朝的王佑評價為“平生書法王右軍,鸞翔鳳翥龍蛇繞,一時學士滿瀛洲,虞褚歐柳俱拜倒”。
按照古人的評價,書法要看山西,山西要看王羲之,王羲之在於行書,行書在於《蘭亭序》。現在《蘭亭序》已經隨李世民殉葬,現在能和他媲美的,就是這篇晉祠銘》書法,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塊行書碑,稀世珍寶,郭沫若評價為“宋殿唐碑競煒煌”。
宋太宗趙光義攻克晉陽,統一全國以後,也模倣李世民,照著尺寸立了一塊歌功頌德的《新修晉祠銘並序碑》,但百姓對趙光義毀滅晉陽城切齒痛恨,暗中將這塊碑鑿刻的一字不留,晉祠廟會每年演晉劇《無字碑》,就是講這個故事。
到了清乾隆年,這塊碑突然神秘地消失,下落不明,而同時在唐碑《晉祠銘》旁邊,卻立起一塊新刻的《晉祠銘》,很多人觀察揣摩,這塊碑與唐碑高度相等,寬度卻窄了許多,厚度薄了3厘米,鑲嵌在碑座上還留下3厘米的空隙。是不是清朝文人儒生對晉陽毀城還耿耿於懷,暗中用了這塊石料,也未可知。陳毅元帥對此頗有感慨,作詩:“世民立碑頌統一,光義於此滅北漢”。從此,文人到晉祠題詩成風,晉祠現在有書法碑刻珍品 300多塊,僅奉聖寺內武則天親筆作序的《華嚴經》石刻就有 130多塊,58萬字,集中了大量風韻各異的唐人小楷樣本,是罕見的國寶石刻。散佈于晉祠各處的名家題刻,更是品位超絕,異彩紛呈,堪稱書法藝術大觀。
晉祠泉水日夜涌流,恒溫攝氏18度,恰好是人的生理零度,人到水中,不涼也不熱,冬夏春秋,四季常溫。水量旱年不減,雨澇不增,滾滾流淌,養育著萬千生靈。古往今來,文人墨客跨越太行山必來晉祠,題詩做詞必寫晉水。詩人李白偕美女乘船遊晉祠,即興寫下“晉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龍鱗莎草綠”的千古名句;馮玉祥將軍稱它為“碧水名泉,不捨晝夜”;傅山親筆書寫“難老”,是《詩經》裏“永錫難老”的名句,寓意生生不息,青春永駐。
晉祠對於周圍的百姓,不僅能來祭祖敬神,泉水更是生存的源泉。詩人范仲淹就在詩中寫道:“千家溉禾苗,滿目江鄉田”,描述了晉祠泉水的價值所在。千百年來,晉祠泉水灌溉著農田三萬多畝,這在以旱作農業為主的黃土高原,確實罕見。當地所産晉祠稻米,為米中上品,其中一片河漫地所産稻米列為貢品,與天津小站米齊名,因此這個村的村名為小站營。
水是稻田的命脈,節令一到,各鄉村民都希望早澆地,多流水,為此常常發生爭水糾紛。“傳説北宋嘉佑五年,南北兩河居民又起風波,雙方抬著棺材,手持農具,互不相讓,縣令陳知白出面調解,在難老泉邊燒起一口油鍋,投入銅錢十枚,代表十股泉水,指令雙方,誰撈出幾枚銅錢,誰就永久分得幾股泉水,永世不改。當下北河花塔村一位姓張的青年縱身跳入油鍋,撈出七枚銅錢,從此,官府判北河各村永久分得十分之七的水量。在百尺清潭中建人字壩堰,七股水永遠常流入北河。北河人懷念張郎,把他埋在分水處,建分水塔以作紀念,直到1949年,北河管理渠水的“都渠長”,歷代都由花塔村張家世襲,每年清明,張家都要到難老泉邊設壇祭奠。難老泉水源頭的上面,明朝建了水母樓,還有一個“柳氏坐甕”的傳説。大意是説金勝村的柳春英,得了神人傳授的神鞭,放到甕裏就有水,神鞭提高水就漲高。結果神鞭不小心被小姑子提出水面,大水橫流,危急時刻,柳春英坐上水甕,才止住大水,變成涓涓細流,成了晉祠泉水,柳春英從此成了晉源水神,人稱“水母娘娘”。晉祠終於有了專管水源的女神。 晉祠水長流不息,從來沒有水害,卻有兩次直接用於戰爭。魚沼水池和環繞晉祠的水渠,就是春秋時期,晉國的智伯為了積蓄泉水,水灌晉陽的時候挖掘而成。那次戰爭反而使趙、韓、魏聯合打敗了智伯,形成了三家分晉的局面,至今,山西省又稱“三晉”。
到了宋朝,宋太宗趙光義燒燬晉陽城以後,晉水又一次被用來水灌晉陽,智伯渠渠寬溝深,積蓄的水量巨大,又居高臨下,足以形成巨大的力量。汾河雖然水量充沛,但河床低於晉陽城,難以蓄高水位。
幾千年來,歷史就像一齣一齣的戲劇,在這古老的戲臺上下演繹著。戲臺匾額是“水鏡臺”,比喻戲臺像清水明鏡,折射著一切忠奸善惡,世代興衰。百姓冷眼觀看,自有評説。
晉祠園林,處處都是古老的印記。一百多座古建築,宋、元、明、清,代代不絕,宋金時期的三大國寶建築,就首先以古老著稱;金代的景清門,元代的彌勒殿,明代的水鏡臺,對越坊,大雄寶殿,清代的均天樂臺,玉皇閣,唐叔祠大殿,座座都是歷經滄桑。昊天神祠,唐叔虞祠和奉聖寺,都是中國古建築平面佈局的典型。 屋頂的形式,這裡有重檐歇山頂,單檐歇山頂,四面開花朝外的十字頂,卷棚歇山頂,卷棚硬山頂,懸山頂,硬山頂,平頂;有圓形,方形,六角,八角等各種攢尖頂。環顧四週,這裡殿、堂、亭、臺、樓、閣、橋、榭,樣樣俱全,説晉祠是一座“中國古建築博物館”,毫不為過。 論歷史久遠,這裡建築莫如唐碑,唐碑莫如隋槐,隋槐莫如魚沼智伯渠,魚沼智伯渠莫如周柏,一句“滄桑古遠”,就都概括其中 看它的整體格局,晉祠即像廟觀院落,又像華麗的宮苑;全部兼有開敞堂皇的局面和曲折深邃的雅趣。大殿樓閣在古樹婆娑池流映帶之間,像座宏大的皇家園亭。
要説山水景致,這裡古木蒼鬱,雄渾壯闊,襟山帶河,惠澤悠遠。與南方園林的靈巧精緻相比,晉祠風光或許更多北方的粗獷豪放,更多高山大河的風塵,更多歲月久遠的磨痕。 晉祠久遠的古跡,歷史的遺存,不僅在於它本身的文物價值,它更像一部百科全書,不斷向我們透露古代社會生活的信息。如果休閒遊覽,它只是個風景秀麗的山水園林。如果回首過去,了解歷史,那它就是一個蘊藏豐富的歷史寶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