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回我在看余秋雨先生的一本書的時候,我覺得他寫得很好,我就把它給摘錄下來,然後把它放在我的辦公室的墻壁上。他是這樣寫的,他説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是一種圓潤而不逆耳的聲響,是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是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告求的大氣,也是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是一種洗刷了偏激的冷漠,是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度,也是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
嘉賓風範
簡歷:
杜家濱,思科系統公司全球副總裁,畢業于台灣交通大學,曾就職于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惠普公司,是微軟(中國)公司首任總裁,1998年加盟思科系統公司。
忙:
我們的記者等杜先生見面,一共等了兩個多月,實際上這不是等得最長的,等得最長的這個人,據我們現在了解,是思科公司的全球總裁約翰.錢伯斯先生,他為了見杜先生,前後一共等了三、四個月,跟杜先生聊了有二十多次,最後終於把杜先生等到了思科公司。杜家濱自己認為,有時候你忙,是代表你的效率比較低,所以你就要花比較多的時間才能把事情做好。
播出文稿
杜家濱:順風飛揚
記者印象
感受杜家濱
在約到杜家濱採訪之前,已準備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翻檢資料,發現已收集了厚厚一疊。見面時間推遲,錄製時間又推遲,直到進演播室前一天才見到杜加濱,並且限時一小時。這時候的感覺已和從資料上得出的有很大背離。真的那麼容易溝通嗎?杜加濱,請讓我感覺到。
在漫長的等待中,做了很多相關的外圍採訪,包括近年來在IT媒體界風聲雲起的《計算機世界》的劉九如先生,PCweek的主編劉克麗女士,思科公司的如陽光般明快的公關經理商容小姐,在這些人口述中,逐漸浮現起一個立體的杜加濱,是一張有著微笑的臉的影子。但是這中間還是夾雜著一絲懷疑,真的嗎?那樣的容易溝通,為什麼給我們的感覺是如此難以接近?
這些懷疑在見到他的瞬間,都冰雪消融了。正像有人説的那樣,他的臉讓人有傾訴的慾望,面對他,你會産生一種本能的信賴,
但是又有了新的疑問,他的説話方式,能適應電視媒體快節奏的表現方式嗎?比如在採訪中,問他管理企業的用人之道,他都要從小時候家裏開當鋪説起,我不懷疑他有足夠的耐心,但是,觀眾有這樣的耐心嗎?在這個浮躁的年代,電視這個浮躁的媒體所培養的觀眾,他們會有足夠的耐心來聽他細講從前嗎?
答案留在演播室現場。
在聚光燈下,杜加濱沒有讓我們失望。從職業經理人的工作經驗到山川中的歷史風物,從癡心不改的技術情節到小兒女溫情,我們看到了小孩生病帶給他的那份無奈與無助。在我們面前的杜加濱,就像劉克麗的評價那樣,不是我們習慣概念上那種馳騁疆場的打殺型的職業經理人。這位思科中國區的CEO,全球的副總裁,始終是不溫不火,憨憨的,笑笑的。臉上的表情很生動,兩隻手翹起大拇指,做個鬼臉,自言是一個溫柔的動物,恍惚間,真以為他是一位鄰家的大伯。説到對杭州的感受,他是這樣描述:天暗暗的,亮了,有霧,又散了。緊張的現代社會,還有多少人有心情去細細體味生活中那些美好的細節?談到歷史,他會關注為什麼中西方的弓箭不一樣,為什麼西方沒有轎子,任何一種現象,他都不會簡單地去評價是非高下,而是把目光放在不同文化後面的深刻背景,我想,這也正是他能夠在東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企業中應付裕如的深層次的原因吧。
走出演播室,迎面吹來北京城深秋的風,能夠把這樣一個精彩的人展示給觀眾,對觀眾有所啟迪和豐富,我想,我已很快樂,並且滿足。
——實習記者 賈夢霞
製片人語
本節目較豐滿地從各個側面樹立了一位著名職業經理人的形象,內容涉及到今日美國思科在中國的經營成績,涉及到經理人的從業之道、用人之道、溝通之道、平衡心態之道等等,能給業界一個很不錯的借鑒。節目名稱也從採訪中“信手拈來”,洽切形象。
--婁玉舟(主編)
主持人在這個節目中有進步(主要指主持人姿態),而節目內容則顯得“包容量太多”而不集中。本片片名起得好。希望編導對這類型的節目的內容取捨上要敢於突破,更要敢於捨棄,這樣可以避免枝蔓而使內容相對集中。
--王少華(製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