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視指南 |  新聞頻道 |  財經頻道 |  文娛頻道 |  體育頻道 |  生活頻道 |  國家地理 |  西部頻道 |  廣告頻道

首頁     見證135     蓄水進行時     崢嶸歲月“籌”     高峽出平湖     舊貌換新顏         



三峽工程簡介


  
  三峽工程全稱為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1992年4月3日,七屆人大五次會議審議並通過了《關於興建長江三峽工程決議》。1994年12月14日,三峽工程在前期準備的基礎上正式開工。

  工期

  三峽工程分三期,總工期17年。

  一期工程5年(1993-1997年),除準備工程外,主要進行一期圍堰填築,導流明渠開挖等。

  二期工程6年(1997-2003年),工程主要任務是修築二期圍堰,左岸大壩的電站設施建設及機組安裝等。導流明渠截流是二期工程轉向三期工程建設的重要標誌。

  三期工程6年(2003-2009年),本期進行的右岸大壩和電站的施工,並繼續完成全部機組安裝。屆時,三峽水庫將是一座長達600公里,最寬處達2000米,面積達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靜的峽谷型水庫。

  巨大效益

  三峽工程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是治理和開發長江的關鍵性骨幹工程。它具有防洪、發電、航運等綜合效益。

  防洪興建三峽工程的首要目標是防洪,可有效地控制長江上游洪水。經三峽水庫調蓄,可使荊江河段防洪標準由現在的約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

  發電三峽水電站總裝機容量1820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846.8億千瓦時。它將對華東、華中和華南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減少環境污染起到重大的作用。

  航運三峽水庫將顯著改善宜昌至重慶660公里的長江航道,萬噸級船隊可直達重慶港。航道單向年通過能力可由現在的約1000萬噸提高到5000萬噸,運輸成本可降低35-37%。

  樞紐佈置

  樞紐主要建築物由大壩、水電站、通航建築物三大部分組成。

  大壩位於河床中部,即原主河槽部位,兩側為電站壩段和非溢流壩段。水電站廠房位於兩側電站壩段之後。永久通航建築物均佈置於左岸。

  大壩大壩即攔河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壩軸線全長2309.47米,壩頂高程185米,最大壩高181米。設有23個泄洪深孔,底高程90米,深孔尺寸為79米,其主要作用是泄洪。

  電站壩段位於大壩兩側,設有電站進水口。樞紐最大泄洪能力可達102500立方米/秒。

  水電站水電站採用壩後式佈置方案,共設有左、右兩組廠房。共安裝26台水輪發電機組,機組單機額定容量70萬千瓦。

  通航建築物通航建築物包括永久船閘和升船機。永久船閘為雙線五級連續梯級船閘。單級閘室有效尺寸為280345米,可通過萬噸級船隊。

  升船機為單線一級垂直提升式,一次可通過一條3000噸的客貨輪。承船廂運行時總重量為11800噸,採用全平衡鋼絲繩捲揚方式提升,總提升力為6000牛頓。

  水淹範圍

  三峽工程正常蓄水至175米時,三峽大壩前會形成一個世界上最大的水庫淹沒區——三峽庫區。

  三峽水庫將淹沒陸地面積632平方公里,淹沒城市2座、縣城11座、集鎮116個,涉及到湖北省夷陵區、秭歸縣、興山縣、巴東縣和重慶市主城區及所轄的巫山縣、巫溪縣、奉節縣、雲陽縣、萬州區、石柱縣、忠縣、開縣、豐都區、涪陵區、武隆縣、長壽縣、渝北區、巴南區、江津市等。其中秭歸、興山、巴東、巫山、奉節等9座縣城和55個集鎮全部淹沒或基本淹沒。

- 返回 -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