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篇 |
隋初服飾比較樸素;隋煬帝時侈華鋪張,在民間大選宮女,服飾艷麗成風。唐代,國力強盛,政局穩定,對外來文化兼收並蓄,服飾承上啟下,雍容華美。 |
唐代認為赤黃與太陽的顏色相近,日是帝皇尊位的象徵。所謂“天無二日,國無二君”,於是,規定赤黃(赭黃)為皇帝常服專用。為防止黃色與赭黃相混淆,唐高宗時又禁止百官百姓穿黃色,從此,黃色就成了皇帝的專用服色。 |
畫花鈿、點唇的唐代婦女 |
唐代蹙金繡袈裟 |
梳驚鵠髻、穿舞衣的唐代舞女 |
|
隋唐男子服飾,主要有幞頭、紗帽和圓領袍衫。幞頭,包頭軟巾,也叫四腳,有四條帶,兩條繫於腦後下垂,兩條反係頭上,使其曲折附頂。它始於北周,也有人説是由漢代巾幘演變而來。唐代時,用黑色薄質羅、紗替代了以前的繒絹,並在幞頭裏襯上巾子(一種薄而硬的帽子胚架),改四腳為兩腳。唐代中葉,又用絲弦或銅絲、鐵絲做兩腳的骨架,成為能翹起的硬腳。皇帝用硬腳上曲,大臣用硬腳下垂。兩腳左右伸出,叫“展腳幞頭”,為文官所戴;兩腳腦後交叉,叫“交腳幞頭”,為武官所戴。幞頭由最初的民間包頭布逐步演變成襯有固定的帽身骨架和展角的完美造型,並一直流行到17世紀的明末清初,才被滿式冠帽所取代。幞頭,沒有法象作根據,也沒有牽強的寓意,卻能歷久不變,這對於發掘民族服飾文化演進的規律,應該是有啟示的。
|
圓領袍衫是隋唐男子的主要服裝,除祭祀典禮外的場合都可以穿。官員的常服,面料織有暗花,袍服的下部通常有一道襕,名為襕衫。武則天時,不同職別官員的袍上繡以不同紋樣,文官繡飛禽,武官繡走獸。這應該是明清補服的濫觴了。 |
隋及初唐婦女的服裝,仍以小袖短襦、長裙為主,裙腰束至腋下,盛唐以後衣裙逐步向寬鬆肥大演變。當時的寬體長裙,通常用5幅絲帛縫製,也有用6幅、7幅、8幅,甚至12幅的。按唐代布帛幅寬制度是1尺8寸,唐大尺的長度約合0.29米,那麼,12幅裙的寬度就是3.48米。穿這麼肥大的裙子走起路來很不方便,所以又得穿高頭絲履,讓履頭勾住長裙的下襬才能邁步。與之相配,還要戴假發、梳高髻、插頭飾,反映出豪華侈糜的社會風尚。服裝對社會風氣有著推波助瀾的作用,這就引起了一些政治家的耽憂,淮南節度使李德裕建議裙長和袖寬的尺度標準,規定原袖闊4尺(合1.18米)改為1尺5寸(0.4425米),裙曳地4尺改為5寸(0.1415米)。 |
在唐代貴族婦女中最流行的衣著還有百鳥裙、花籠裙。百鳥毛裙是用多種鳥的羽毛捻成線同絲一起織成面料而製成的,“正視為一色,傍視為一色,日中為一色,影中為一色,百鳥之狀皆見”。花籠裙,是用一種輕軟細薄、半透明的絲織品單絲羅製成的花裙,用金銀線及各種彩線繡成花鳥圖形,是罩在裙子外的一種短裙,也叫襯裙。普通婦女則以穿著石榴紅裙為尚,這種裙子一直流傳到明清時期。 |
除衫襦以外,婦女還穿一種名為“半臂”的上衣。盛唐以後以豐腴為美,穿“半臂”的人才漸漸少了。但直到今天,半袖式衣衫仍是現代服裝造型的重要形式。天寶年間,婦女中還流行男裝,女裝男性化是唐代社會開放的又一反映。在唐代的繪畫或陶俑中,經常可以看到婦女的肩背上披著一條長長的“帔帛”。“帔帛”兩端垂在臂旁,有時下垂的長短不一;有時把“帔帛”兩端捧在胸前,下垂至膝;有時右端束在裙子繫帶上,左端由前胸繞過肩背,搭著左臂下垂。形式很多,而且都很合乎審美的要求。 |
五代十國時間較短,服飾大體沿用唐制,只在具體樣式上稍有變化。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