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源篇
二、夏商周
三、春秋戰國
四、秦漢篇
五、魏晉南北朝
六、隋唐五代篇
魏晉南北朝篇

  魏晉南北朝時期,戰爭和民族大遷徙促使胡、漢雜居,南北交流,生産技術、文化思想、以至生活習俗、衣冠服飾,漸趨融合。




戴梁冠或籠冠、
穿大袖衫的魏晉男子



穿冕服的晉代皇帝



晉代侍女


  魏晉時期的服飾,基本上承襲了秦漢舊制。南北朝時期的服飾,則出現了各民族間相互吸收、逐漸融合的趨勢。一方面,一些少數民族的首領初建政權,仰慕峨冠博帶的漢族章服制度,以致形成“群臣皆服漢魏衣冠”的局面。如北魏孝文帝改制,全面推行漢化政策,禁胡語、胡服。另一方面,鮮卑族服裝緊身短小,下穿連襠褲,便於活動,在中原廣泛流行,傳統的深衣形制逐漸消失。


  這個時期漢族男子的主要服裝是衫。衫分單、夾兩式,袖口寬大是區別於秦漢袍服之處,上自王公名士,下至平民百姓,都以此為尚。在魏晉玄學和佛教、道教的影響下,當時的名士,蔑視禮法,放浪形骸,任情不羈。他們穿寬鬆的衫子,衫領敞開,袒胸露懷,如名噪一時的“竹林七賢”。於是,一般的人也跟著名人穿起寬大的衣服了。


  北方少數民族的男子服飾,主要有袴褶和裲襠。袴褶是對戰國時流行的一種胡服改進,漢魏時主要用於軍隊,魏晉以後雖然還作為戎裝,但已是民間普遍穿著的便服了。它的特點,主要是衣緊而窄小,長與膝齊;袴管寬鬆,下長至足。裲襠是一種只有胸、背兩片的服裝,在肩部用皮制的褡襻連綴,腰間有皮帶扎束。這種服裝,後世沿襲了很久,稱為“背心”或“坎肩”。


返回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