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專家解讀

訪陳晉:我看毛澤東的文化性格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05日 21:28

  陳晉,1958年生。籍貫四川。1982年武漢大學中文系畢業。1986年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畢業後,曾工作于原中共中央書記處研究室。現為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副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主要從事文藝評論與毛澤東研究。有《文藝的觀念世界》、《當代中國的現代主義》、《悲患與風流——傳統人格的道德美學》等專著。

  

打開另一扇窗戶,你看到些什麼?

  訪問人:最近看到了你的兩本書,一本是《毛澤東的文化性格》,一本是《毛澤東與傳統文化》,都與“文化”這個概唸有關。我們知道,你沒到文獻研究室以前,主要是搞文學評論的,從文化個性的角度研究毛澤東,在你除了“因地制宜”的原因外,還有對毛澤東研究本身的一些考慮嗎?

  陳晉:如果説我來這裡搞毛澤東研究是意料之外的事,那麼,從文化個性的角度寫毛澤東,正如你們所説,則在自己意料之內。熟悉黨史、哲學史或經濟學史的人往往都有自己固定的研究角度和模式,這是我們可以經常看到的。就我來説,選擇文化個性這樣的角度,有揚己之長避己之短的切實考慮,也有創新的願望。從事毛澤東與中國文化傳統研究較早的汪澍白教授取得的成果就是一個例證。

  訪問人:從文化個性的角度來剖析毛澤東,是不是也意味著可以避開或功或過的硬性定論?

  陳晉:可以這麼説。取一個軟性的視角,這對讀者來説可能也會有新意,哪怕是同樣的內容。比如,對於“大躍進”政治、經濟諸方面的研究已經取得一些共識,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也有明確的闡述。而我的研究視角是:毛澤東那個時候處在什麼樣的心態之下?舉個例子,他那時喜歡讀什麼書呢?他喜歡讀《楚辭》、喜歡讀《離騷》,浪漫而又富於想象的作品,讀了以後還給江青寫封信,説今晚又讀了一遍《離騷》,心中喜悅,有所領會之類的話。這就很值得玩味。1958年1月召開的南寧會議批評了反“冒進”,對發動“大躍進”運動舉足輕重,這個時候毛澤東去讀《離騷》,讀得那麼晚還要給江青寫信,這麼一個大政治家大思想家,他到底領會的是些什麼東西呢?他又是怎樣進入上天入地,縱橫捭合充滿馳騁想象的那種詩境,與幾千年的詩人對話的呢?有人統計過,從1957年到1958年,毛澤東讀過好幾遍《離騷》。又比如這時期,他在與身邊工作人員和外賓的談話中也似乎不著邊際地問道,我們到底是住在天上還是地上,這個問話,他還拿到中央的會議上説過;他讀《光明日報》發表的介紹蘇聯火箭之父成長經歷的文章時,在充滿幻想的一段文字描寫之下畫了很多的著重號。這都是很有意思,很耐人尋味的。我力爭把這些描述出來,挖掘出來,歸納之後作這樣的表述:在推動“大躍進”運動的實際操作過程中,伴隨著毛澤東的始終是他的浪漫性格和豐富的想象力而這種想象在一個詩人、哲學家身上,是充滿魅力的,問題在於,毛澤東不單是詩人、哲學家,他還是一個政治家,一個國家管理者,優勢擴大了範圍,用錯了範圍,就變成了劣勢。我就是這樣從文化性格的角度接近毛澤東的主觀心態,一方面有利於了解他的主體特徵,另一方面對他的現實實踐中的一些功過作新的層面的剖析。

  訪問人:研究毛澤東,研究毛澤東思想,就必然離不開研究毛澤東的社會實踐和中共黨史,這中間的聯絡是非常緊密的。就我們現在的研究狀況來看,比較習慣的思路是從重大的黨史事件中看毛澤東的決策過程,或者從各個社會科學領域去研究毛澤東思想,這方面的成績不小,研究起來也駕輕就熟,但這是不是也意味著落入了某種研究模式呢?意味著忽略了毛澤東的性格本身的研究?

  陳晉:是存在這樣一些問題。研究一偉人,當然要和歷史事件及其思想路線聯絡在一起,但在這之後,我們最終還是要回到毛澤東究竟是怎樣一個人上面;而且,通過事件折射出來的也是他的個性,因此,從文化性格的角度去看毛澤東,可能會更直接一些。打個比喻,如果毛澤東研究是個房間,大家都從這扇門進去從南往北看,那麼我就繞到後面打開後面的一扇窗戶從北往南看,這個角度不一定比從南往北看好多少,但至少彌補了從南往北看所看不到的東西。

  訪問人:這個比喻很有意思。看起來這樣的窗戶還不少。比如毛澤東的人際關係,他和他的戰友、朋友、下級,甚至他的對手、敵人的關係怎樣?從這其中表現的毛澤東的性格又怎樣?這樣的研究恐怕還不夠。缺少這種種角度,不打開這一扇扇窗戶,就很難説是全面地走近了真的毛澤東,真正從事實出發而不是從概念出發去認識他,理解他。

  陳晉:可供研究的領域的確很多。舉個例子,我聽説過這樣一件事:1950年淮北地區發大水,受災嚴重,毛澤東看到一份報告裏説有些災民為躲水爬到樹上,有的被毒蛇咬死,他傷心地掉了眼淚,很感人。我又聽説過這樣一件事,1954年長江發大水,武漢地區受災嚴重,淹了好些地方,毛澤東聽後説:好,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我覺得,這並不有損於毛澤東什麼。恰恰這兩個例子反映的是毛澤東性格的兩個側面,一個是同勞動人民的天然的感情聯絡,另一個是他那種一張白紙好寫最新最美的圖畫,打碎舊世界建設新世界的勇氣和鬥爭精神。

  訪問人:也就是“不破不立”。

  陳晉:毛澤東叫好,有兩層意思,一是不在自然災害面前嚇倒,這就毛澤東的個性來説,是很自然的反映;就像他1959年在關於福建沿海發生沉船事故的一個報告上批示的那樣: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在同地球開戰中,要有此種氣概。另外,他想得更遠,舊的去了,新的建設有待我們的加倍努力。這兩個例子一個感傷,一個叫好,孤立起來看是對立的,但放在一起仔細琢磨,就可以發現,這兩個方面互補起來,才是完整的毛澤東。

下一頁>>
第1頁
(編輯:任吉東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