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暢情志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16日 16:12
所謂“情志”,實際上指的是人的精神心理狀態。《黃帝內經》反復論述了不良的精神心理狀態對人體臟器所造成的損傷,認為“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悲傷肺”、“恐傷腎”,若任其發展,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正是基於這種對“情志”與健康密切相關的正確認識,我國古代養生家相應地創立了許多保持精神恬愉、心理健康的“情志”調暢養生法。
淡泊名利
《黃帝內經》説:“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所謂“內守”,就是指精神安守于內,而不馳騖于外,做到“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嵇康《養生論》),以便保持體內環境的協調平和,從而進入最佳生理狀態。具體來説,古人強調內心寧靜,並非要求人們完全做到靜思滅想,而是指既要做到對外界的誘惑無動於衷,又要在用神過程中集中思想,專心致志。
舒暢情緒
就是設法變人的消極情緒為積極情緒,從而為健康長壽奠定必要的心理基礎。近代養生家丁福保的《丁福保訓》中,則對此有了透徹的論述:“胸懷歡暢,則長壽可期;若憂慮過多,則使人易老。常人之情,苦則悲,樂則笑,悲哀最是傷人,而歡筆最能益人。歡笑能補腦髓、活筋絡、舒氣血、消食滯,勝於服食藥餌,每日須得片刻閒暇,逢場作戲,口資笑樂,而益身體也。至於具體的舒暢情緒的方式,往往因人而異,垂釣彈唱,吟詩作畫,種樹養花,也可弈棋篆刻,不一而足。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體質、素養以及愛好,選擇一些適合本人身心條件的方式,不必強求一致,只要能夠舒暢情緒即可。
排泄鬱悶
古代的調暢情志養生法一方面強調用積極的方式來舒暢情緒,另一方面也主張當人們已經處在憂悶之中時,必須設法儘快將其排泄,以免造成精神疾病。《黃帝內經》中提及的“告之以其敗”、“語之以其善”、“導之以其所便”、“開之以其所苦”,實質上都是主張用説理開導的方式去排泄患者內心的憂悶。具體而言,傳統養生方法用以排泄憂悶的手段主要包括“言語開導法”和“抑情順理法”兩種類型。
所謂“言語開導法”,就是指通過與熟悉朋友的相互交談來抒發內心的憂愁、煩悶之情,從而達到心情舒暢、精神振奮的保健效果。
所謂“抑情順理法”,就是指通過提高患者自身的認識,使其明了自己的疾病是由精神因素所致,從而自覺地調節情緒,抑制不良心理因素,獲得治療效果。
積極有為
我國歷代養家儘管都十分強調清心寡欲、恬淡虛無,但這決不意味著他們主張超塵出世、逃避現實。事實上,精神上的安分健康與積極有為的人生態度並不矛盾。一個人若能有所作為,有所貢獻的話,不但有益於社會和他人,同時也有利於自我身心健康。我國歷代養生家都把積極有為、老有所學、老有所為當作調暢情志養生法的一項重要內容。
清代養生家曹慈山在《老老恒言》中也提倡:“心不可無所用,非必如枯木,如死灰——惟專則雖用不勞,志定神凝故也。”
涵養道德
良好的道德修養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就養生而言,涵養道德則是調暢情志養生法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一個人只有注重道德修養,做到“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才可能“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黃帝內經》至於涵養道德的具體內容,儘管隨著時代的變遷和價值觀念的變更呈現出了較大差異,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以及正直、善良這樣一些基本方面無疑是各個時代人們所共同推崇的道德準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