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環境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16日 16:09
環境,主要包括氣候和地理兩大因素。人們要想健康長壽,就必須努力去適應自己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素問 上古天真論》中所説的“法于陰陽”,就是指主動適應四時氣候來養護身體。後代養生家多因循《黃帝內經》的上述思路,逐漸創立了一系列非常實用的適應環境養生法,它們包括:
適應四時節令養生法
《素問 四氣調神大論》指出:“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浮沉于長生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
春季養生法。《素問 四氣調神大論》指出:“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從臟象理論的角度來看,肝膽經氣在春天條達舒暢,善養生者此時必須避免肝氣鬱結、思鬱沉悶,而應該使思想開朗,肝氣舒暢,這是在思想修養方面適應春季的養生要求。與此相關,春季往往會出現肝氣過旺,導致肝氣勝脾。按照五行調控理論,此時還應該“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千金要方》),以便從飲食方面滿足春季養生要求。
夏季養生法。《素問 五運行大論》説:“南方生熱,熱生火。根據這一特點,古人提倡夏季養生應該做到精神愉快,情志平和,不得性躁、發怒,以免引起體內火旺。在起居方面,應晚睡早起,適當曬些陽光,以適應自然界隆盛的陽氣,有助於體內過盛的陽氣向外宣泄。在飲食方面,《養生論》認為:”夏氣熱,宜食菽以寒之,不可一于熱也。“主張夏季應多吃雜糧以寒其體,不可過多食用熱性食物,以免加重體內的火熱。
秋季養生法。《素問 四氣調神大論》稱:“秋三月,此為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養收之道也。”秋季的飲食應減少辛味而增加酸味,以免肺氣太旺而使肝氣過於抑制。此外,由於秋天氣燥,人們應多吃芝麻之類的食物以潤燥養肺,少吃寒冷食物,多吃溫性食物。在起居方面,應早睡早起,趁著秋季天高氣爽,山川景色明凈之際,多登高遠眺,以舒肺氣。
冬季養生法。《素問 四氣調神大論》説:“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圻,勿擾平陽,早臥晚起,必得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養己所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由於冬季是腎經旺盛之時,腎味屬鹹,此時的飲食應當減少鹹味,增加辛味,以便起到宣達肺氣,鞏固腎氣之效。
適應晝夜晨昏養生法
因為人的生理活動與一天中的晝夜晨昏變化存在密切關係,所以養生者必須採取相應的調護措施。唐代著名養生家孫思邈就説過:“善攝生者,臥起有四時之早晚,興居有至和之常制。”具體而言,為了資助陽氣的發生,早晨應多進行戶外活動,吐故納新,導引肢體,舒展筋骨,流通氣血,旺盛生機。但晨起也不可過早,因為過早起床陽氣尚未發生,加上風寒和濕露侵襲,則對身體有害無益。進入晚間之後,最重要的養生手段就是設法保證人體有充分的睡眠時間。古人認為最好的睡眠姿勢是屈膝側臥,醒時則伸腳舒體,變換姿勢,流通氣血。為了確保睡眠時間的充足,古代養生家還創立了很多行之有效的誘導入睡的方法。曹慈山《老老恒言》中就載有“操縱二法”;“操者,如貫想頭頂,默數鼻息,返觀丹田之類,使心有所著乃不紛弛(馳),庶可獲寐。縱者,任其心遊思于杳渺無聯之區,亦可漸入朦朧之境。最忌者,心欲求寐,則寐愈難。蓋醒與寐交界關頭,斷非意想所及,惟忘乎寐則心之或操或縱,皆通睡鄉之路。”
在適應晝夜晨昏的養生方法中,我國古代養生家還特別推崇早晨起床前叩齒三百,晚間臨睡前又叩齒咽津。
適應地理環境養生法
古人認識到了地理環境與人的壽夭之間存在著如此密切的關係,所以古代養生家都十分重視生活環境和改造,並相應創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適應地理環境的養生方法。這些方法包括:
山林養生法。山林中空氣新鮮,是一種理想的養生場所。唐代著名養生家孫思邈的《道林養性》、《退居養性》就闡述了山林養生的好處,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箋》則詳細記載了山林養生方法,書中寫到:“時值春陽,柔風和景,芳樹鳴禽,邀朋效外,踏青載酒、湖頭泛舟,問柳尋花,聽鳥鳴于茂林。”
日光養生法
古代養生家在長期的養生實踐中已經直觀地感受到了日光具有保健作用。晉代養生家嵇康在《養生論》中就提出了“晞以朝陽”的觀點,孫思邈也提倡“呼吸太陽”。歷代道教養生家更是推崇日光的養生作用,《黃庭經》中就有“日月之華救老殘”的説法;宋代的《雲笈七簽》中還發明了與現代日光浴相類似的所謂“採日精法”。此法要求人們早起面向太陽,雙目微開,僅露一線,調勻呼吸,仰頭將日光吸入腹內。如此便可長生久視。
除了注重山林養生和日光養生之外,古代適應地理環境養生法還包括“花卉養生”、“礦泉養生”等各種方法。這些方法的共同特徵就是要通過人的主觀努力,盡可能地讓人體充分利用外界地理環境中的有利因素,避免不利條件,從而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