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中華養生文化特徵

虛靜養神,開發潛能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16日 15:44

  祖國養生學向來認為“神”是一切生命活動的主宰和生命存亡的根本。因此,養生的首要任務就是通過“養神”來保養和提升人的內在生命力。與此相適應,一種極具濃郁民族特色的文化現象也就破土萌芽了,這就是以“清虛靜篤”作為內在生命力自我提升的主要手段。

  追溯歷史可以發現,虛靜養神這樣一種中國養生文化的特點,首先肇端于先秦時期的老莊哲學。

  莊子就提出了“恬淡寂寞,虛無無為”才是“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的觀點,從而得出了“純粹而不雜,靜一而不變,淡而無為,動而天行,此養生(神)之道也”(《莊子刻意》)的結論。順著老莊哲學所開啟的這條思路,後代的養生家無不提倡“養靜為攝生首務。”(清曹庭棟《養生隨筆》)晉代著名養生家嵇康在《養生論》中集中探討了虛靜養神的要義:

  “清虛靜泰,少私寡欲,知名位之傷德,故忽而不營,非欲而強禁也。識厚味之害性,故棄而弗顧,非貪而後抑也。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氣以醇白獨著,曠然無憂患,寂然無思慮,又守之以一,養之以和,和理日濟,同乎大順。”

  應該指出的是,中國養生理論所強調的清靜養神,並非叫人心如死灰,什麼也不想,而是認為順時而動才是養靜的根本。《養生隨筆》卷二稱:“靜時固戒動,動而不妄動,亦靜也。”所謂“不妄動”,實際上是指行止有常、飲食有節。可見靜養之法最要緊的乃是心神安定,舉手投足皆應安詳平和,這也就是袁了凡《靜坐要訣》所説的:“立則如齋,手足端嚴,切勿搖動;行則徐徐舉足,步動心應;言則安和簡然,勿使躁妄。一切運用,皆務端詳閒泰,勿使有疾言遽色,雖不坐而時時細密、時時安定矣。”這就表明古代養生家已經認識到,只有動中寓靜,才是真正的“靜”。

  考察中國養生文化中的“虛靜養神”學説,不難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同一味訴諸體力消耗的運動養生方法不同,“虛靜養神”理論更注意於人的意念守情、恬淡虛無,在盡可能排除內外干擾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逼近生命活動的低耗高能狀態,以便從根本上改變人體內部組織器官的不協調狀況,達到卻病延年和發揮人體內在潛能的目的。這種理論的作用機理,中國古代哲人早就有過這方面的深刻認識,《管子》中就曾經提出過“去欲則宣,宣則靜矣”、“靜則精,精則獨立矣;獨立則明,明則神矣;神者至貴也”的觀點。《莊子大宗師》説得更為透徹:“其嗜欲深者,其天機淺也。”

  從文化史的觀點來看,“虛靜”不但是古人追求內在生命力自我提升的一種有效手段,而且也是傳統哲學,特別是道、釋和宋明理學觀照外物、修身養性的主要方法。佛家也是在“禪性”狀態中觀照世界的。所謂“禪”,在梵語中正是沉思之意,而沉意與虛靜則具有相近的內涵,其本質都是要求人們暫時切斷感覺器官與外界的聯絡,排除一切外在干擾,中止大腦中的其他意念,使意識集中到一點,從而進入一種單純、空明的狀態。佛家認為只有如此,人們才可能理解整個人生、認識宇宙的終極真理。這也就是佛教經典的《大智度論》中所説的“實智慧從一心禪定生”、“得禪定則實智慧生”的含義所在。深受道、釋影響的宋明理學家對“虛靜”更是推崇備至。程頤“見人靜坐,便嘆其善學。”(《宋元學案伊川學案下》)朱熹也向他的學生提倡“半日靜坐,半日讀書。”(同上卷一百十六)明代理學家對“虛靜”的體會較前更為深刻。陳白沙提出“為學須從靜坐中養出個端倪來,方有商量處”(《白沙集與賀克恭黃門》)。

  為什麼如此多的中國古代哲人都不約而同地傾心於“虛靜”學説呢?從文化特徵的角度來看,其原因就在於中國傳統文化在思維形式上具有偏重直覺的趨同性,而虛靜狀態正是誘發直覺思維的一個重要條件。《宋元學案》中就記載了很多宋代理學家在這方面的切身體會,茲引數例如下:

  程頤的弟子王頻讀《論語》,“玩索其意味,又退而讀之。讀了又時時靜坐,靜坐又忽讀,忽然有個入處。”(《宋元學案震澤學案》)

  朱熹説:“讀書閒暇且靜坐,庶幾心平氣和,可以思索義理。”(《滄洲諸儒學案》)

  陸象山説:“學者能常閉目亦佳。”弟子詹阜民“遂學靜坐,夜以繼日,如此者半月。一日下樓,忽覺此心已復澄瑩。”(《槐堂諸儒學案》)

  以上事例都生動地説明了在虛靜狀態下,以直覺頓悟方式鑽研學問,思索義理確實大有益處。

  既然虛靜狀態是誘發直覺頓悟思維的一個主要條件,那麼它就自然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藝術審美活動結下了不解之緣。中國古代的文學藝術家都特別講究寫詩作畫前清心靜虛。劉勰《文心雕龍神思》篇説:“陶鈞文思,貴在虛靜;”皎然《詩式》提出:“有時意靜神王,佳句縱橫,若不可遇,宛若神助”;畫家米芾也認為:“畫之老境,於世海中一毛髮事泊然無所染,每靜室僧趺,忘懷萬慮,與碧虛寥廓同流。”可見,這些著名的藝術大師都把“虛靜”作為藝術審美創造的必要條件。

  其實,無論是哲學的徹語,或是藝術審美活動,它們都只不過是人的內在生命力的外現方式之一,因而不可避免地與傳統養生理論有著共同的旨趣——把“虛靜”作為人的內在生命力自我提升的有效手段。就此意義而言,我們可以把“虛靜”視為華夏民族傳統文化心態的一個重要標誌。

(編輯:吳曉洋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