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切實有效地落實救治關懷措施
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救治關懷,不僅可以延長他們的生命,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大大減少艾滋病在人群中的傳播,而且有利於解決艾滋病帶來的社會問題,維護正常的經濟社會秩序。
多年來,衛生部等部門開展了深入的調查研究,制定和採取了一系列救治關懷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及其家庭的政策措施。2002年,我國開始自行生産抗艾滋病病毒藥品,並免費向河南、安徽、湖北等重點地區的患者提供。2003年,我國政府提出了“四免一關懷”政策,即:國家實施艾滋病自願免費血液初篩檢測;對農民和城鎮經濟困難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實行免費抗病毒治療;對艾滋病患者遺孤實行免費就學;對孕婦實施免費艾滋病諮詢、篩查和抗病毒藥物治療;將生活困難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庭納入政府救助範圍。2004年3月,國務院下發了《國務院關於切實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提出了一系列防治措施。各地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和部署,在衛生部、財政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積極開展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療,並派醫療隊下鄉進村治療,對艾滋病困難家庭採取減免各項提留和統籌、子女學費,發放救濟款物等一系列救助關懷措施,取得了很好效果。我在河南省上蔡縣看到很多患者通過治療恢復了健康,重新樹立起生活的信心,有些還參加了力所能及的生産勞動,當地的社會秩序也恢復正常。這充分表明做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及其家庭的救治關懷有多麼重要。應該認識到,“四免一關懷”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艾滋病防治最有力的政策措施。貫徹落實這一政策措施一定要突出一個“實”字,在落實上下功夫。我去河南省調研時,與當地患者、醫務人員、專家和幹部分別進行了座談,提出了落實“四免一關懷”政策的十幾個問題請有關部門研究。前不久,我們召開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又專門研究落實工作。財政部、衛生部、民政部等部門即將出臺一些具體規定。但是,儘管有了明確政策,也有了實施辦法,落實起來還會碰到許多具體困難。比如,抗病毒藥品怎麼有效發放到患者手中,怎麼保證患者按時服用;如何做好減輕藥物副作用的輔助治療;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及其家庭的救助怎麼開展,救助對象和標準怎麼確定,孤兒寡老怎麼領養;基層防治人員的積極性怎麼調動,他們的待遇問題怎麼落實;疫情嚴重地區的婚檢問題怎麼解決等等。只有把一個一個具體問題都搞清楚了,都有了解決辦法,才可能把這些政策措施落實好。
落實“四免一關懷”政策措施,要注意與建設綜合防治示範區結合起來。2003年以來,衛生部在全國建立了127個以進行社區宣傳、諮詢、救治關懷為主要內容的艾滋病綜合防治示範區。我以為,這是落實“四免一關懷”政策措施的很好的平臺。示範區的建設,一要積極開展人員培訓、健康教育、行為干預、醫療護理、母嬰阻斷和諮詢關懷等綜合服務,營造有利於艾滋病防治的社會環境。二要在解決新婚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識宣傳教育和免費艾滋病檢測,在保護兒童免受艾滋病威脅等方面總結積累經驗。三要不斷完善定點醫院與家庭治療、社區治療相結合的治療管理模式,不斷完善對高危人群實施行為干預措施的治療管理方式。總之,要探索落實“四免一關懷”政策遇到的實際問題的解決辦法,為全國其他地區的防治工作提供經驗。示範區建設應當扎紮實實地抓,做到建設一個成功一個,切不可盲目求多求快。
落實“四免一關懷”政策措施,還要注意加強艾滋病防治隊伍建設。當前,我國艾滋病防治隊伍不健全,人才缺乏,有治療經驗的和能夠勝任基層防治工作的醫護人員都很少,遠遠不能滿足需要。要採取多種方式,調整充實一批具有從事艾滋病防治工作基本素質的醫護人員,大力開展各級各類艾滋病防治人員的培訓,造就一支具有創新能力的科研隊伍,一支能有效指導基層防治工作的專業人員隊伍,一支勝任基層工作的防治隊伍。要切實關心和愛護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員,特別是基層醫護人員,在政策上照顧他們,在工作上支持他們,在生活上關心他們,鼓勵他們不斷地為艾滋病防治事業作出貢獻。在河南省調研時,我深有感觸,廣大艾滋病防治人員,特別是基層防治人員,工作任務繁重、條件艱苦、待遇很低,存在潛在的職業風險,而且往往還不被理解。但他們不畏艱辛,以崇高的職業精神和關愛之心,為一個個患者送醫送藥,解除病痛,令人十分感動和敬佩。對他們多一些關心、多一點照顧,不僅對穩定和建設好艾滋病防治隊伍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是對他們的肯定和鼓勵,是他們應有的回報。另外,我們要高度重視發揮那些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精湛的防治技術、忘我的工作精神、熱心於艾滋病防治事業的老專家、老學者的作用,他們是我們防治艾滋病工作的骨幹力量,要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一定要把落實“四免一關懷”政策措施的工作做得細而又細、實而又實,真正把黨和政府的關懷落實到每一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身上,送到他們及其家人的心裏,幫助他們減輕疾病的痛苦,幫助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幫助他們擺脫生活的困境。要通過落實“四免一關懷”政策措施,不斷探索積累經驗,提高救治關懷工作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