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去往樓蘭(二) |
|
|
|
|
|
在“沙漠之魂”胡楊漸漸落葉的晚秋,科考隊北路離開喀什,車行500公里到達阿克蘇。“阿克蘇”原意為清澈的河水,自古以來,天山融雪化成阿克蘇河,並與和田河、葉爾羌河相交,匯成塔裏木河。塔裏木河流域孕育了眾多綠洲,古絲綢之路在漢代的北線和唐代的中線,都是大致沿着塔裏木河延伸。有水的地方,就有人類的足跡,就有文明的印記。塔裏木河的變遷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周圍靠水而居的古城和古國的興衰,這無疑正是此次追尋樓蘭遺跡的重要線索。 我們穿過綠洲、戈壁和金黃的胡楊林,來到三河之交的阿拉爾。在維語中“阿拉爾”是指鹿出沒的地方,可見過去這裡的生態環境相當優越。中科院王守春研究員説,斯文 赫定曾經在這條河上劃過木船;上世紀30年代,還有航運界人士提出在河上開行輪船,當時水量之大可想而知。我們眼前的河道雖然很寬,水量卻不大,而且從葉爾羌河方向的來水已經明顯是黑灰色了。 由於源流來水量減少,上中游圍墾、漫灌和大規模興修水庫,塔裏木河下游河道已經整整斷流30年,兩岸沙漠化加劇。千百年來從庫爾勒到若羌的這條綠色走廊一直在與沙海搏鬥,奮力阻斷着塔克拉瑪幹和庫姆塔格兩大沙漠的會合。它是一條重要的生態屏障,也是一條戰略通道,還是從葉城到和田、且末、若羌等南疆綠洲的生命線。根據目前嚴峻的態勢,對塔裏木河流域的治理無疑應當將生態環境的恢復放在首位。
| 責編:東子 來源:北京青年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