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自然探索 > 探索手冊   


登山裝備大檢閱

怎樣走地圖上沒有的道路

漂流--刺激且浪漫著

探險不是冒險

保溫與禦寒哪個更重要

溯溪勇敢者的新遊戲

2000年中國登山回顧

適應性及高山疾病

沙漠中利用植物找水

自行車的選擇與服飾

雨 天 行 軍 小 常 識

攀 岩 運 動 的 來 源

帳 篷 的 用 途 功 能

攀 登 主 繩 常 識

登山運動中的兩大殺手

怎樣才能成為攀岩高手

攀岩注意事項

基本登山裝備簡介

淺談保護繩基本概念 

解析滑翔傘的構造

如何在野外方向判斷方向

體驗橫向攀岩

野外飲用水的凈化處理

漂流“裝備”好才能漂得美

野外行走及鞋襪的選擇

野外生活如何選擇適當的營地

野外生存中的水源尋找

令人著迷的攀岩技術

小窺攀冰技術

話説高山反應

潛水裝備清單

長途自行車旅行指南

再談登山繩

野外急救守則

雪地攀登裝備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內登山活動管理的暫行規定

怎樣防止高山病

高山病的起因

登山繩索的技術指標

什麼是理想的登山靴

毒蛇咬傷的急救

防潮墊的使用常識

地席的使用

登山靴的保養

冰錐使用小知識
美麗的丹霞地貌

    丹霞是地理學上很重要的名詞。它是指紅色砂岩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紅色砂、礫岩層中沿垂直節理髮育的各種丹霞奇峰的總稱。主要發育于侏羅紀至第三紀的水平或緩傾的紅色地層中,以中國廣東省北部丹霞山最為典型,故名。上世紀30-40年代,原中山大學地質係陳國達教授提出了"丹霞地形"的概念並推動了華南丹霞地形的研究;40-70年代末,原中山大學地理系吳尚時、曾昭璇教授將紅層地貌作為獨立的岩石地貌類型進行了系統的研,並使“丹霞地貌”這一名詞得以廣泛傳播;80年代以後,科學工作者先後對我國21個省區近400處丹霞地貌進行了實地考察,並把丹霞地貌研究推向全國。1991年在廣東省丹霞山召開了第一屆全國丹霞地貌旅遊開發學術討論會,並成立了"全國丹霞地貌旅遊開發研究會"。丹霞山是丹霞地層和丹霞地貌的命名地,現為國家地質地貌自然保護區。
    
    丹霞地貌發育始於第三紀晚期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這次運動使部分紅色地層發生傾斜和舒緩褶曲,並使紅色盆地抬升,形成外流區。流水向盆地中部低窪處集中,沿岩層垂直節理進行侵蝕,形成兩壁直立的深溝,稱為巷谷。巷谷崖麓的崩積物在流水不能全部搬走時,形成坡度較緩的崩積錐。隨著溝壁的崩塌後退,崩積錐不斷向上增長,覆蓋基岩面的範圍也不斷擴大,崩積錐下部基岩形成一個和崩積錐傾斜方向一致的緩坡。崖面的崩塌後退還使山頂面範圍逐漸縮小,形成堡狀殘峰、石墻或石柱等地貌。進一步的侵蝕,殘峰、石墻和石柱也將消失,形成緩坡丘陵。在紅色砂礫岩層中有不少石灰岩礫石和碳酸鈣膠結物,碳酸鈣被水溶解後常形成一些溶溝、石芽和溶洞,或者形成薄層的鈣華沉積,甚至發育有石鐘乳。沿節理交匯處還發育漏斗。在砂岩中,因有交錯層理所形成繡錦般的地形,稱為錦石。河流深切的岩層,可形成頂部平齊、四壁陡峭的方山,或被切割成各種各樣的奇峰,有直立的、堡壘狀的、寶塔狀的等。在岩層傾角較大的地區,則侵蝕形成起伏如龍的單斜山脊;多個單斜山脊相鄰,稱為單斜峰群。岩層沿垂直節理髮生大面積崩塌,則形成高大、壯觀的陡崖坡;陡崖坡沿某組主要節理的走向發育,形成高大的石墻;石墻的蝕穿形成石窗;石窗進一步擴大,變成石橋。各岩塊之間常形成狹陡的巷谷,其岩壁因紅色而名為“赤壁”,壁上常發育有沿層面的岩洞。
    
    中國廣東丹霞山、金雞嶺、南雄的蒼石寨、平遠的南臺石和五指石,江西鷹溪、弋陽、上饒、瑞金、寧都,福建武夷山、連城、泰寧、永安,浙江永康、新昌,廣西桂平的白石山、容縣的都嶠山,四川江油的竇□山、灌縣的青城山,陜西鳳縣的赤龍山,以及承德等地,都有典型的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區常是奇峰林立、景色瑰麗,旅遊資源豐富,如丹霞山、金雞嶺、武夷山等早已成為著名風景區,而且,沿垂直節理崩塌的陡崖使巨厚的紅色砂、礫岩層暴露無遺,對研究、恢復紅色盆地的古地理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丹霞山位於韶關市東北54公里處,距仁化縣城9公里,是廣東四大名山之一(其餘三座名山是羅浮山、四樵山、鼎湖山),為國家地質地貌自然保護區。丹霞山海拔408米,不算高,但它的山崖,遠看似染紅霞,近看則色彩斑斕,許多懸崖峭壁,像刀削斧,直指藍天,無數奇岩美洞,隱藏于山中,景色相當奇麗。因而,有人曾説過這樣過譽的話:"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廣東一丹霞"。
    
    丹霞山的岩石含有鈣質、氫氧化鐵和少量石膏,呈紅色,是紅色砂岩地形的代表,為典型的丹霞地貌。
    
    丹霞山風景區可劃分為上中下三層。
    
    上層景區有長老峰、海螺峰、寶珠峰。長老峰上建有一座兩層的"禦風亭",是觀日出的好地方,可容200多人。在亭上可看到周圍的僧帽峰、望郎歸、蠟燭峰、玉女攔江、雲海等勝景。海螺峰頂有"螺頂浮屠",附近有許多相思樹。下有海螺岩、大明岩、雪岩、晚秀岩、返照岩、草懸岩等岩洞。寶珠峰有虹橋擁翠、舵石朝曦、龍王泉等景點。中層景區以別傳寺為主要景點,從這裡到通天峽,兩旁岩石像合掌一般,遊人必須小心翼翼,手扶鐵索,碎步而上。"幽洞通天"四個蒼勁大字刻在石壁上,更增添了這裡的險勢,使人頓生寒意。但這段陡直的丹梯鐵索已加建了穩固的鐵欄,扶著上落十分安全。下層景區主要有錦岩洞天勝景。在天然岩洞內有觀音殿,大雄寶殿,在洞中,還可看到馬尾泉,鯉魚跳龍門等風。這裡有一塊很著名的"龍鱗片石",隨四季的更換而變換顏色。下層景區要鑽隧道、穿石隙,較為刺激。丹霞山下有一條清澈的錦江,環繞于峰林之間,遊客可乘舟漫遊,欣賞沿江兩岸景色和摩崖石刻。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