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首頁  全程報道  巔峰全紀錄  珠峰五十年  大本營  登山者説  線路模擬  視頻專區  互動論壇

中國電視報特稿(3):保重,我的同事
2003.5.7



(中國電視報苑文剛特別報道)4月21日,一個中國電視人為之驕傲的日子——人類首次在海拔6500米的高度通過衛星移動站(DSNG)將電視信號通過衛星成功傳送至地面。這一成功,為央視大型直播節目《澳的利2003,站在第三極》的順利直播提供了堅固的技術保障。在6500米高山營地實施這一技術的是央視的4名工程技術人員:汪惟平、慕永輝、鬱建、譙俯。

央視此次大型直播節目的技術核心點,就是設置在海拔6500米前進營地的衛星移動站。它承擔著把中國登山隊通過6500米前進營地和7028米以及東山脊攀登過程的電視信號送上衛星的重任,它是反映中國登山隊攀登過程中各種行為電視傳輸的唯一樞紐。如果此處技術方案不能順利實施,整個電視直播將大打折扣,其重要性不言自明。然而,在如此高海拔地區實施電視信號的傳送,此前沒有先例,無論對電視傳送設備還是工程技術人員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

央視首批9名工程技術人員智衛、汪惟平、王紅波、鬱建、慕永輝、譙俯、李宇任、侯利軍、顧映捷于3月29日,抵達拉薩。其間,他們到距拉薩約60公里、海拔4200米的甘丹寺進行了適應性登山訓練。雖然感覺不錯,智衛、汪惟平還是有些高原反應,在醫生的一再要求下,打了點滴,實施了最安全的治療。而他們每日給北京的電話中總是一再強調“一切順利,所有人員都很適應。”他們承認,如果當時把隊裏出現的問題反饋給北京,恐怕會對第二批、第三批進藏人員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負擔,“一切都好”是他們一致的口徑。

經過日喀則、協格爾的短暫適應,4月6日,他們終於來到了海拔5154米的珠峰大本營。仰望巍巍珠峰,人們心中充滿了敬畏與激動。守著珠峰,他們將在此地工作生活幾十天。

珠峰的巍峨壯麗難以言説,珠峰的變幻莫測無人知曉。初到珠峰第一夜,珠峰便以它特有的方式給所有人來了個下馬威。是夜狂風大作,23:00停電,四週一片漆黑。一個四五平方米的小帳篷要擠5個人。參與此次電視轉播的央視工程技術人員80%此前沒用過睡袋,拉鏈怎麼拉、怎麼鑽進去、穿什麼衣服鑽進睡袋比較合適……所有這一切——關於睡覺的問題,在日常生活中從來不是問題的問題,在這裡成了一個問題。好在傳送部高級工程師汪惟平有些基本經驗,在他的示範下,大家才亦步亦趨地學會了用睡袋。那一夜狂風肆虐,睡在帳篷的人總感覺一陣疾風,會把你從窄窄的小鋼絲床上掀下來。高寒缺氧,狂風大作,那一夜,無人入睡。

在來珠峰之前,還是在懷柔國家登山隊訓練基地,登山隊教練與央視人員閒聊時,曾談起過高山宿營問題。依他們的經驗,高山宿營時,最好在口鼻附近搭一條毛巾,以備夜晚寒冷結冰。但是,對從未用過睡袋的人來説,一夜翻身無數,毛巾早已不知跑到何處,護住口鼻處的睡袋邊緣一夜之間早因人的喘氣而結成冰碴。

從4月6日抵達大本營,到4月11日央視電視轉播設備車安全抵達期間,9名央視工程技術人員與中國登山隊隊員及登山隊電視協作人員一道,進行了攀爬絨布德寺、適應5500米高度等一系列適應性訓練。當央視隊員汪惟平和慕永輝首批到達5500米高度時,他們興奮的心情難以言表。在5500米高山營地帳篷內,他們一行人在中國登山隊隊長王勇峰的帶領下,一邊喝著熱茶,一邊狂吼著《青藏高原》等歌曲,那一刻真是令人激動。來後,汪惟平告訴我:“王隊長真了不起,登山時,他告訴我,你就慢慢地跟著我一步一步走”,按照王隊長的要求,汪惟平和慕永輝經受住了這次歷時兩個小時的長途訓練,使他們大大增加了衝擊6500米前進營地的信心。

4月11日,裝有此次電視轉播設備的央視兩輛箱式貨車安全到達珠峰大本營。根據以前的安排,應該有一部分搬運工協助裝卸,可等設備車一到,裝運工卻還沒有著落。時間不等人,於是,所有工程技術人員及中國登山隊電視報道協作人員全部當起了裝卸工。千噸貨物,300多件各種設備,一幹就是6個小時。第二天,絕大部分人員心慌發悶,四肢無力,經隨隊醫生檢查,是因為疲勞過度,心肌缺血。

他們之所以急著裝卸設備,目的是想儘快從所有設備中找出衛星地面站,以便加緊測試調整。因為,這套設備能否正常工作,關係到整個電視直播的成敗。

位於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無論在中國登山隊的登山過程還是電視直播過程,都是一個咽喉要地。要想在此地搭建一個衛星地面站(DSNG),它的要求相當苛刻。一是設備要輕,二是要耐低溫,三是要耐低壓。經過仔細酌選,最終選擇了重量只有28公斤,工作高度標定在3333米的産品。經過拆包調試,這台機器在海拔5154米的大本營一切工作狀態正常,這使大家對它在6500米的表現有了一定的信心。

在大本營的幾天,央視技術人員對所有將安裝在6500米前進營地的轉播設備進行了認真的檢測、調試。一切停當後,4月17日,汪惟平、慕永輝、鬱建、譙俯4人隨著馱滿各種裝備的約60頭牦牛運輸隊,前往前進營地。從海拔5154米的大本營到海拔6500米前進營地,一般需要3天才能到達,長路漫漫,能不能上到前進營地,誰心裏也沒譜兒。在4個人中,只有汪惟平此前到過6000米的高度。當晚宿營5500米營地,據汪惟平説,晚上21:40進帳篷睡覺,淩晨3:56看表依舊不能入睡。清晨起來,只可擠兩個人的小帳篷內全是冰霜,落在臉上、脖頸上,冷得直打激靈。

4月18日,他們從5500米趕往6000米營地,其間走了7個小時。在5800米處,他們看到了非常壯觀瑰麗的東絨布冰塔林。當晚,他們宿營在冰塔林,帳篷就搭在滿是碎石的冰面上。

又是一夜無眠。第二天早晨6:00多鐘,4個人在帳篷裏聽到外面有藏民在不停地祈禱聲。趕忙穿上衣服,出帳篷一看,原來,一頭運輸的黑色牦牛不幸累死在半山坡。六七個藏族牦牛工把它抬到遠離路邊的一個小土坡上,默禱之後,靜靜離去。

收拾停當後他們準備吃早飯,飯前,第一件事就是喝水。在海拔6000米之地,口乾舌燥,嗓子眼和上腭仿佛乾裂一般,喝上一口熱水,是最愜意的事。端起水杯,一口水入口,一股異樣的味道直衝上來,同行的登山隊員問:怎麼,有牛糞味?汪惟平幾個人一吸鼻子,一咂摸,果然如此,當即狂吐出來。他們想問問是否還有別的乾淨水,得到的答覆是:水是從冰塔林下取來的,興許運輸牦牛在哪休息過。所以,所有的水都一樣,全是這個味。無奈之下,只好強忍著喝下去。為了在前往6500米營地的行進途中保證有水喝,不致過分乾渴,他們每個人只好往各自的保溫瓶中灌滿這種滿是異味的水。在醫學界,海拔6500米的高度被認為極度缺氧之地,稍有不慎,會有生命危險。

他們一行4人每人一根雪杖,一個保溫水瓶,輕裝至極。就這樣,他們從6000米營地趕到6500米前進營地,走了3個半小時,用他們的話説:“簡直讓人發瘋。”

當汪惟平、慕永輝、鬱建3人趕到中國登山隊營地,走進空空如也的專為電視轉播搭建的大帳篷時,他們的心情異常激動,他們終於站到了6500米這個高度。

在他們3個人到達6500前進營地一個半小時後,小個子譙俯才跌跌撞撞趕到。走進帳篷,見到他們,原本樂觀開朗的他仿佛像受了萬般委屈的孩子,頓時淚水漣漣,一邊哭一邊説:“太累了,我不想活了,實在是走不動了,真想從冰縫跳下去,一了百了!”3人見狀,趕忙扶他坐下,遞上熱茶送上紙巾,一邊勸慰著,幾個男人也止不住流下眼淚。在這極其難挨的為時3天的長途攀登中,他們的身心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個中甘苦一言難盡。

到達6500米前進營地當晚,為了安全起見,4個人決定睡在大帳篷裏。大約23:40左右,原本平靜的珠峰忽然狂風大作,驚人膽魂。一陣狂風把大家從睡夢中驚醒,還沒明白髮生了什麼事,大帳篷在狂風中已轟然倒塌。睡在門口的慕永輝以最快速度穿上羽絨褲,爬出帳篷,用手電微弱的光向只有2米之遙睡在小帳篷裏的央視攝像耿德霖發求救信號。由於狂風呼嘯,能見度極低,耿德霖根本不知道這邊發生了什麼事,還誤以為是詢問他的情況,便躲在帳篷裏大聲喊著:“我沒事,挺好的!”

一見耿德霖這邊沒有理解他求救的信號,小慕急中生智,掏出高山營地用於求救的哨子,一陣急似一陣的哨聲好似衝鋒號,驚醒了營地所有的人。這時人們才發現央視的大帳篷已被風吹倒,大家紛紛從各自的帳篷中爬出,投入到緊張的營救之中。

大帳篷吹倒時,汪惟平、鬱建兩人恰在帳篷最裏邊,支撐帳篷的一根鐵棍恰巧壓在汪惟平的腿上,令他動彈不得,鐵棍的另一頭,剛好砸在兩人睡袋中間不到20公分的地方,事後想來凶險萬分。被救出帳篷後,他們又頂著狂風把帳篷重新搭了起來,這時他們發現,一根直徑有5厘米的鋼管被吹成了390,足見風勢之猛。經過一夜折騰,所有人高山反應強烈,頭痛欲裂。

雖然難受萬分,第二天一大早,他們還是硬挺著穿好衣服,吃過早飯,開始了設備調試。

在海拔6500米高度,利用衛星移動站(DSNG)傳送電視信號,此前尚無先例。當他們把所有設備安裝好開機實驗時,那臺在大本營正常工作的高功率放大器一點反應沒有。怎麼回事?經過認真的技術排除,他們判斷,問題出在氣壓上。要是能把海拔6500米的高度降低,這台機器就能正常工作。怎麼降呢?正在大家束手無策時,汪惟平眼睛一亮:“登山隊不是帶著高壓氣袋嗎,把機器放在高壓氣袋裏,沒準能降低海拔高度。”

中國登山隊所備的高壓氣袋是為高山地區登山者應急之用的,一旦有登山者出現高山反應,命懸一線,只需把傷者放進去,立即充氣,氣袋內海拔高度可下降1500米左右,它是登山者的救命袋。

經過與登山隊的協商交流,在確保不損壞高壓氣袋的前提下,決定一試。把高功率放大器放進氣袋,幾個身強力壯的小夥子在一旁拼命踩著充氣閥往裏充氣,由於導線外延,密封不足,氣袋是一邊充氣,一邊漏氣。就這樣,高功率放大器所在氣袋的氣壓還是下降了近1000米。終於,從大本營那頭傳來了令人振奮的呼喊:“收著了,信號收著了!”大本營當時一片沸騰,而在海拔6500米的前進營地,汪惟平他們只有盯著監測儀器,根據技術數據上證實,電視信號傳輸成功!完成了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電視信號傳輸,他們疲憊至極,臨睡前,中國登山隊給他們送來了4瓶氧氣,當晚,他們美美地睡了一覺。第二天一大早,4人順利下山,趕回了大本營。

4月23日,我在海拔4300米的協格爾見到了汪惟平、慕永輝、鬱建、譙俯,他們是下來做短暫休整的。4月26日,他們又回到珠峰大本營。6500米前進營地,他們此後不知還要上幾次。

保重,我的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