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首頁 再説長江 線索徵集 主題活動 長江百科  
 
"三峽"之名古今談
央視國際
  

    "三峽",是"長江三峽"的簡稱,是長江自重慶奉節至湖北省宜昌市長約208公里的江段上所穿越的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三大峽谷的總稱。她是萬里長江的"黃金河段",是世界著名的峽谷和觀光旅遊勝地。三峽因長江而存在;長江以三峽而驕傲。長江,中華之魂魄;三峽,長江之精靈。

    讓我們如"詩仙"李白一樣,從奉節白帝城上船,但不是"千里江陵一日還",而是該下船時就下船,走進三峽的時(歷史的)空(地理的)隧道,走近那"一山一水一風景",投入到這"畫的長廊"、"詩的長廊"和"人間天堂"的懷抱,醉在夢裏,樂而忘返。

    不過,長江與三峽在遠古已成一體,我們的"三峽遊"也必須貫通時空,去作時間上和空間上(或者説"歷史上和地理上")的許多思考與聯想。而這種思考與聯想需要作一番正本清源的工作,我們首先從三峽得名由來開始。

    一、神州大地,"三峽"幾何?

    清代吳秋士曾選編過一本《天下名山遊記》(上海中央書店, 1936年版),其中錄有徐吉羽《三峽考》一文,該文開篇即言:"古來三峽,罔不知之,然有二焉"。徐吉羽認為有兩個"三峽"。而現今出版的一些辭書,有的認為中國有5個三峽,有的認為有9個三峽(張民主編《少年趣味文化知識寶典》,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潘爽亮主編《數字趣典》,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那麼,中華大地上,自古以來,以"三峽"指稱的地方到底有多少呢?

    神州大地,日月經天,江河行地,雄奇、險峻、幽深、秀麗的峽谷往往與大江大河相伴共生,有的一江一河上即擁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峽谷。因此,華夏大地上以"三峽"指稱的地方可以找出十數處之多,並且隨著地理科學探險的深入,"三峽"的數目還會增加,讓我們從長江上遊數起:

    岷江三峽:在四川省眉山縣以南至樂山市之間的岷江上,是平羌峽、背峨峽和犁 頭峽三個峽谷的總稱。是由岷江水切割龍泉山南端而成。

    巴之三峽:又叫"巴郡三峽"。兩晉南北朝時期,人們把東突峽(今銅鑼峽)、明月峽(今明月峽)、廣德峽(今黃草峽)稱為"巴之三峽"。見常璩《華陽國志巴志》和庾仲雍《荊州記》等的記載。

    長江小三峽:今人把位於長江重慶市轄區內的貓兒峽、銅鑼峽、明月峽稱為"長江小三峽"。"長江小三峽"有兩峽與古代"巴之三峽"的兩峽相同。

    嘉陵江三峽:是瀝鼻峽、溫塘峽與觀音峽三個峽谷的總稱,在重慶市西北部嘉陵江上。是嘉陵江下游切穿華鎣山南段所成的峽谷。

    鴨江三峽:在今重慶市涪陵武隆縣烏江的支流鴨江上,是犁轅峽、花園峽、穀雨峽三個峽谷的總稱。

    長江三峽:今天人們以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為長江三峽,簡稱三峽。這是中國最大的三峽。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中謂為"巴東三峽",唯瞿塘峽稱作"廣溪峽",後來也把這一"三峽"稱作"瞿塘三峽"。

    川東三峽:徐吉羽《三峽考》把瞿塘峽、歸峽和巫峽稱為"川東三峽"。

    大寧河小三峽:大寧河是長江三峽段的最大支流,在巫峽北面,有龍門峽、巴霧峽和滴翠峽三個峽谷。

    馬渡河小小三峽:大寧河東岸有支流馬渡河匯入,馬渡河裏面也有三個峽谷,即 三撐峽、秦王峽、長灘峽,稱為"小小三峽"。

    楚西三峽:徐吉羽《三峽考》把西陵峽、明月峽、黃牛峽稱為"楚西三峽"。因這三個峽都在西陵峽內,故又稱為"西陵三峽"。又因西陵三峽在夷陵州(今宜昌市)境內,又可名為"夷陵三峽"。見清人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

    1992年4月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關於興建長江三峽工程決議》,長江三峽及三峽地區再一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和旅遊的熱土,人們對"三峽"這一名稱的認識和看法,概括起來大體又有大、中、小三峽的3種説法:

    大三峽:指的是長江西起四川宜賓,東至湖北宜昌共1044公里的江段。即廣義的三峽。

    中三峽:指的是西起重慶市,東至湖北宜昌共659公里的江段。目前,不少人把這一江段視為通常所説的"三峽"。

    小三峽:特指西起奉節白帝城,東至宜昌南津關的192公里江段裏的瞿塘峽、巫峽、西陵峽這3個特大峽谷。即狹義的三峽。

    以上"大三峽"、"中三峽"、"小三峽"、"三峽"、"小小三峽"均與長江或長江的支流相關,且都在長江上遊。長江上遊這麼多的峽谷,正是其不同於中下游的地質、地理生成的結果。

    清江三峽:清江古稱夷水,是長江進入中游的一大支流。位於湖北省長陽土家族 自治縣境內清江上的平洛峽、巴山峽和半峽,稱為"清江三峽",此三峽風光秀麗雄奇,集清江山川風光之大觀。

    當我們把踏三峽"的足跡邁向嶺南,就可走進廣東省的2個"三峽":

    一為"北江三峽":在廣東省韶關市與清遠縣間的北江上,自北而南依次有育仔峽、香爐峽和飛來峽。係北江切割山地而成。這北江三峽,清代似乎直接稱為"三峽",峽名也與今稱不同,謂為湞陽峽、大廟峽、中宿峽,見清人屈大均《廣東新語三峽》。

    一為"西江三峽":在珠江最大支流西江上,自西而東有大鼎峽、三榕峽、羚羊峽三峽,係西江切割山地而成。

    此外,在祖國寶島台灣省台北市西南,有一個鎮名為"三峽",該鎮地處大漢溪、橫溪、三峽溪三條河匯流處,溪中灘多水急,類似長江三峽的水勢,故命三條河會合之地的城鎮為"三峽"。

    一個個"三峽"為神州大地增色,給華夏兒女添輝!而舉世聞名的"三峽",就是本書將要介紹的"長江三峽"。

    二、"三峽"得名與"巴東三峽"

    雖然神州大地上以"三峽"指稱的地方達十數處之多,但在歷史上,"三峽"的得名和概念內涵卻屢有變動。

    漢代《水經》一書,載有廣溪峽(今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但漢代作為地名的"三峽"一詞,還不曾見於書面文字。東漢楊雄《蜀王本紀》載:"時巫山峽雍而蜀水不流,帝令鱉令鑿以通江水也"。似乎在東漢時期,人們對今天"長江三峽"習慣稱"巫山峽"。

    兩晉南北朝時朝,"三峽"作為地名已廣泛使用於文字記載和民間。

    從文獻記載看,學者們普遍認為, "三峽"之名始見西晉左思《蜀都賦》:"經三峽之崢嶸,"但左思所言"三峽",今天已很難證明就是人們所熟知的三峽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唐代李善《蜀都賦》注曰:"三峽,巴東永安縣有高山相對,相去可二十丈左右,崖甚高,人謂之峽,江水過其中"。這一注解,只能看作是唐代人們所認為的"三峽"。

    隨後,從東晉人的部分著述到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三峽"作為地名更是被多次使用,且更加明確的直指瞿塘、巫、西陵三峽。

    《太平廣記》卷三七四《靈異》引《蜀記》言鱉靈:"時巫山雍江,蜀民多遭洪水,靈乃鑿巫山,開三峽口。"《蜀記》為東晉王隱所撰,己佚,但與楊雄《蜀王本紀》的記載相比,《蜀記》直接把"三峽"與巫山連在一起。

    同為東晉人的袁山松,著有《宜都山水記》,又稱《宜都記》,描敘三峽風光,其書今不存,所幸多被《水經注》引用,今人尚能得見《宜都記》所描繪的三峽片段。

    《水經注》對"三峽"的描寫最為集中,在卷三三《江水一》和卷三四《江水二》中,酈道元寫道:江水又東,逕廣溪峽,斯乃三峽之首也。其間三十里,頹岩倚木,厥勢殆交。江水又東,逕巫峽,杜宇所鑿以通江水也。……有大巫山,非惟三峽所無,乃當抗峰岷、峨,偕嶺衡、疑(凝)。

    江水又東,逕西陵峽。《宜都記》曰:"自黃牛灘東入西陵界至峽口,一百許裏,山水紆曲,而兩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見日月。絕壁或千許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類。林木高茂,略盡冬春。猿鳴至清,山谷傳響,泠泠不絕。所謂三峽,此其一也。"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 分,不見曦月。……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與酈道元記錄下的這首古老的三峽漁歌一起流傳于三峽地區的民歌,還有一首叫《西曲歌。女兒子》,歌雲:"巴東三峽猿悲鳴,夜鳴三聲淚沾衣。"

    可見,從書面文字到民間口頭語言上,"三峽"作為地名已廣為使用。也就在兩晉南北朝時期,當時人們已有了兩個"三峽"的概念。《太平禦覽》卷五三引袁山松《宜都記》曰:"巴陵、楚之世有三峽。"又引庾仲雍《荊州記》曰:"巴陵、楚之世有三峽:明月峽、廣德峽、東突峽,即今之巫峽、秭歸峽、歸鄉峽。"這裡,按庾仲雍之意,是説從前以明月康任?quot;三峽",今則以巫峽等為"三峽",並不是説明月峽即巫峽,廣德峽即秭歸峽,東突峽即歸鄉峽。庾氏生平不詳,但從《水經注》已引其説來看,應是東晉南朝宋齊間人,離袁山松相去不遠。可見,當時明顯有兩個"三峽":一個是巴郡之三峽,一個是巴東郡之三峽。

    "巴郡三峽"或稱"巴之三峽",源於巴郡。巴郡,戰國秦于古巴國地置,治所在江州(今重慶市北嘉陵江北岸,三國蜀漢移治今重慶市區)。關於巴郡三峽,東晉常璩《華陽國志》卷一《巴志》載:

    巴子時雖都江州,……其畜牧在沮,今東突峽下,畜沮是也。……。其( 巴)郡東枳(今涪陵)有明月峽、廣德峽,故巴亦有三峽。

    細味《華陽國志》這段文字,當與庾仲雍的意思相同:大體當時人已習知巴東有三峽,故常璩這裡説"巴亦有三峽","亦"字即針對巴東之大三峽而言。查今重慶(古巴郡治)至涪陵(古枳縣)之間,著名峽谷有三,即銅鑼峽、明月峽、黃草峽。明月峽即今明月峽無疑,在今重慶市東北80里。另據學者們考證,東突峽即今銅鑼峽,在今重慶市東北40里;廣德峽應即黃草峽,在今長壽縣東南30里。(劉琳《華陽國志校注》,第58一59頁注〔四〕,巴蜀書社, 1984年版)。《華陽國志》所謂"巴之三峽"應即今銅鑼等三峽。

    歷史上,關於"三峽"的指稱,説法不一,主要是在"巴東三峽"上。巴東三峽,源於巴東郡。巴東郡,東漢建安六年(201年)改固陵郡置,治所在魚復(今重慶奉節東,三國蜀漢改永安,晉復名魚復)。庾仲雍《荊州記》稱"巴東三峽"是巫峽、秭歸峽、歸鄉峽;酈道元《水經注》載"巴東三峽"是廣溪峽、巫峽、西陵峽;北宋樂史《太平寰宇記》卷一四八《夔州》:"三峽山謂西峽、巫峽、歸峽,俗雲'巴東三峽'。"這一説法為南宋祝穆《方輿勝覽》所接受,該書卷五十七《夔州》亦言:"三峽,謂西峽、巫峽、歸峽。"此外,還有以巫峽、巴峽、明月峽為三峽的,也有以瞿塘、艷、巫山為三峽的。(譚傳樹選注《三峽文薈》,第48頁注(50),文津出版社,1990年版)眾説紛紜,有的僅是具體峽名的不同,有的不但峽名不同,連峽的位置也不同。

    今長江三峽,古代除稱為"巴東三峽"外,又稱"瞿塘三峽"。明代馮夢龍《警世通言》一書寫到王安石三難蘇學士(蘇軾)、智辨峽中水的故事,將三峽分為上峽、中峽、下峽,好像宋明時期民間還有上、中、下峽的習慣稱呼,並喚長江三峽作"瞿塘三峽"。馮夢龍記雲:

    黃州至眉州,一水之地,路正從瞿塘三峽過。那三峽?西陵峽、巫峽、歸峽。西陵峽為上峽、巫峽為中峽,歸峽為下峽。那西陵峽又喚做瞿塘峽,在夔州府城之東,兩岸對峙,中貫一江,艷堆當其口,乃三峽之門,所以總喚做瞿塘三峽。

    "三峽"自得名以來,"巴東三峽"、"瞿塘三峽"遂逐步聞名于其他"三峽"(如"巴郡三峽"、"川東三"、"楚西三峽"等)而成為後來眾所週知的長江三峽,引得唐宋以來無數詩人文豪為之潑墨放歌,也引得不少史志方家為之書史修志。

    三、長江三峽的峽名演變

    長江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峽,歷史上除巫峽名稱較為固定外,其餘兩峽歷代均有異名。

    瞿塘峽為長江三峽之首,歷來以雄險聞名古今。古代對瞿塘峽別稱通常有三:

    一名夔峽。西周至春秋之時,瞿塘峽一帶曾為夔子國轄地。後來,唐武德二年(619年)置夔州,治奉節。故以地名稱峽,即稱之夔峽。清人王士禎《晚登夔府東城樓望八陣圖》詩有"猿聲落日滿夔巫"的詩句。夔巫:即瞿塘峽、巫峽。

    二名廣溪峽。《水經》、《水經注》以至唐初詩文中仍把瞿塘峽稱作廣溪峽。楊炯為初唐著名詩人,被譽為"初唐四傑"之一。他曾分別為三峽寫下了傳世佳作,其 《廣溪峽》詩云:廣溪三峽首,曠望兼川陸。山路繞羊腸,江城鎮魚腹。

    不過,大體在盛唐時,今瞿塘峽已不叫廣溪峽了,李白、杜甫、劉禹錫、白居易等文人的詩直言瞿唐或瞿塘:李白《荊州歌》:"白帝城邊足風波,瞿塘五月誰敢過?"杜甫有《瞿塘兩崖》、《瞿塘懷古》等詩,而"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長江》)、"瞿塘險過百牢關"(《夔州歌十絕句》)等句是杜詩名句。劉禹錫《竹枝詞》:"瞿塘嘈嘈十二灘酥械纜飯爬茨選?quot;白居易《夜入瞿塘峽》則發出了"瞿塘天下險"的感嘆。可見,今"瞿塘峽"得名在盛唐時。

    三名西峽或西陵峽。宋代《太平寰宇記》、《方輿勝覽》及明清的一些著述均有記載。《太平寰宇記》卷一四八《夔州》雲:"三峽山謂西峽、巫峽、歸峽。"同條又稱"瞿塘峽,在(夔)州東一里,古西陵峽也。連崖千丈,奔流電激,舟人為之恐懼。"又據明代王嘉言《瞿塘峽記》雲:"三峽同稱險矣,瞿塘為最,舊所謂西陵峽者也。"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的記載已見前引。清代《淵鑒類函》卷二五引《潛確類書》:"瞿塘峽在夔州府城東,舊名西陵峽,兩岸對峙,中貫一江,艷堆當其口,乃三峽之門。"不過,大概在南宋時,以"西峽"、"西陵峽"、"瞿塘峽"稱呼今瞿塘峽的現象同時存在,不見有"廣溪峽"的稱呼,但更多地是趨於稱呼"瞿塘峽"了。如陸游的詩文中即有《瞿塘行》等詩文,而其《入蜀記》卷六言:"發大溪口,入瞿塘峽,兩壁對聳,上入霄漢。"

    而"歸峽"、"歸鄉峽"等名稱,即今日西陵峽,因峽西之秭歸縣而得名,據《水經注》引袁山松雲:"父老傳言,(屈)原既流放,忽然暫歸,鄉人喜悅,因名曰歸鄉。"秭歸,屈原故里,古稱歸鄉,《漢書地理志》載:"秭歸,歸鄉,古歸國。"

    西陵峽自然便稱之為歸峽、歸鄉峽。古時,人們也把西陵峽大抵劃成兩段,秭歸範圍內為上段,稱歸峽;宜昌範圍內為下段,稱西陵峽。

    大體與今瞿塘峽稱作"西峽"、"西陵峽"的同時,今西陵峽仍有西陵峽之稱。《太平寰宇記》卷一四七《峽州》、《方輿勝覽》卷二九《峽州》都記當時有西陵峽,如《太平寰宇記》載:"西陵峽,在縣(夷陵縣,今宜昌市)西北二十五里。《吳志》雲陸遜破劉備還屯夷陵守峽口以備蜀,即此是也。"可見,今西陵峽雖稱歸峽、歸鄉峽,但西陵峽之名自《水經》、《水經注》以來仍同時存在。(來源:《中華長江文化大系》)

(編輯:東子  來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