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地理 > 埃及印象記 > 正文

埃及印象記(8):畫家天堂,攝影樂園:努比亞村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15日 16:27)


  有人説:非洲人的藝術天賦是溶在血液裏的。

  也有人説:不去巴黎,不知道什麼是藝術之都;不到埃及,不知道什麼是藝術之源。

  阿斯旺地圖上顯示尼羅河西岸有中王國時代的岩窟墳墓群,不對外開放的阿加?漢廟,還有努比亞村。

  “從岩窟墳墓的小山上向北望,可以看到綿延的村莊,這就是努比亞村。西岸的渡口有小型卡車,可以租上一輛,去往努比亞村。家家戶戶的墻上都畫着朝聖的畫和努比亞的繪畫。”市面上能買到的書主要是寫給旅游人看的,而作為影人就得在字裏行間找靈感,我就為了最後一句話,軟硬招都使出來誘使同伴兩次到訪西岸。

  努比亞是東北非古代一個地區,古代努比亞人曾經統治整個埃及並創造了燦爛的文化。今天,埃及的努比亞人是該國的主要少數民族之一。他們依然保持自己特有的文化傳統,同時隨着社會的進步而悄悄發生變化。

  努比亞文明是非洲黑人文明中最早的一個,在非洲大陸上僅次於埃及文明。

  看見努比亞人,我才感覺得到自己真的腳踏在非洲大陸。

  在阿斯旺火車站前面的公共渡口坐渡船過尼羅河,我們就到了努比亞村碼頭。剛上碼頭,只見幾匹駱駝、幾臺農夫車在等待游客。我們已習慣用腳步去找感覺了,所以拒絕了所有的商業行為,但在村口卻被攔住了,指手畫腳地雞同鴨講的交談,同伴説別理他們,但他還是做了少少妥協,一人購買一瓶可口可樂,算是留下買路錢吧,只是還是有個男人自言自語地尾隨着我們。很不習慣被人“監視”中游走,我只得很有禮貌地走向他:我們只想步行看看!

  他很不情願地任由我們穿行在彎彎曲曲的小巷裏,但走幾步,我們的身後跟了一串的小逗丁,來到身前全仰起頭,伸出黑黑的小手:bosisi!

  這陣勢好難邁開腳步,和同伴商量一下決定就地坐下來,等他們對我們沒有期待了,再走。

  隨便就地一坐,靜下心來瞧瞧周圍,卻發現每一個角落都是一幅畫,雖然腳底下任一寸的地方都是黃沙,但並沒有熱浪滾滾的感覺,反倒有一種搖曳生姿的清涼,這是清澈小溪的作怪,這是椰棗樹的搬弄,這是苞米田的興風。

  一襲黑袍飄然而過,頭頂着黃陶瓦罐,我還沒反應過來,村婦已隱沒在一堵淡藍墻後了,再定睛一看,房子外墻就像一張臉,很卡通的一張臉。隨意地看過去,每幢房子都是一幅作品,且作品的顏色讓人瞧着很舒服、好養眼。

  淡紫、淺藍、土黃、橘紅。

  雖然地上全是黃沙,卻異常潔凈,走進一間庭院裏,一婦人就坐在沙子上打電話,見我在門外探頭探腦的,立刻打着手勢讓我進屋。原來院子裏的內墻也是一幅幅的畫,雖然畫得很像幼兒的畫,不外乎是小鴨、小雞、太陽公公之類的,但瞧仔細的話卻看不到其隨意性。或許這是他們的風格吧,就像我國的農民畫般。

  本來還想知道一下這些畫的內容和意思的,這下子就無需打聽了,只需用心去慢慢品讀每幅“作品”帶給我的視覺享受就可以了。

  網絡原創,嚴禁轉載,如有需求,請聯絡作者本人或CCTV.com(ng@mail.cctv.com)。

責編:王卉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