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地理 > 川北行 > 正文

到四姑娘山去 【博陵】  

央視國際 (2005年01月07日 15:39)

  終於踏上了去四姑娘山的路。晨光裏,我們乘坐的汽車在成灌高速路上輕快地奔馳,經陴縣、都江堰溯岷江上行,當初去九寨溝的印象又浮現在記憶裏。

  過都江堰不久 ,兩旁多是正在或準備拆遷的建築,不時出現一個個在建的高大橋墩,用作計劃中的江橋和高速路。處在都江堰上遊的紫坪鋪水庫經過長期的論證後,已開工了數年,不久我們腳下行駛的路面也將被庫水淹沒。


臥龍大熊貓苑

  映秀,一個不大的鎮子。還是八年前的那個丁字路口,向右是去汶川、九寨的路,左面通往臥龍、四姑娘山。當初去九寨、黃龍時,在書本裏還很難找到有關四姑娘山的記載,只在較詳細的地圖上才有標著,以致使這處距成都僅220公里、“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絕佳景色少人問津。

  沿著岷江的一條小支流但奔騰之勢絲毫不減的皮條河,兩旁的景物與映秀以前迥然不同。清氣吹涼爽,林木顯幽深,加上啾啾的鳥語、河裏飛濺的白色浪花,使行進其間的人心清目明、暑氣頓消。

  一塊“臥龍自然保護區歡迎您”的牌子赫然在路的上方,已經進入了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哦,要不沿途翠綠的竹子越來越多了呢!前行不久,河邊橋畔有一座頗具規模的“大熊貓苑”。雖是在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公路兩旁要見到它們的蹤跡又談何容易!1980年,中國政府與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在臥龍建立了保護大熊貓的研究中心,這裡有比任何一個大都市動物園大得多的大熊貓種群。“大熊貓苑”,30元門票。但既然來了,不去也要後悔。現在開放的僅是一期工程,二期正在建設中。這裡模擬野外的環境、清新的空氣和稀疏的遊人,確實是一頭頭憨態可掬的大熊貓們的舒適的家。不少大熊貓的“宅院”墻外挂著中外認養者的名字,後面山上曲折的棧道一直通向山的深處。

  車子繼續西行,林漸稀疏路漸高。巴朗山就要到了,每一個去四姑娘山的人在做資料準備時都會記下它的大名。傳説中的巴朗山本是一位叫做“巴朗”的老人,為保護自己的四個美麗的女兒,與山神墨爾多抗爭,死後化作巍巍群峰。它的海拔高度雖然不是很高,但公路必須穿越的埡口卻有4523米(一説4487米),是一般遊客翻越的較高高度,難怪近山路上有不少租售氧氣袋的地方。不知什麼時候天空的雲多了起來,一幅氤氳山野的景象。山路十八彎,盤旋復盤旋。大片起伏的高山草甸漸漸替代了莽莽山林,由於寒凍風化的作用,山坡多是碎石版礫,使草甸略顯稀疏。埡口雖高,卻是人們必停歇的地方。打開車門,一股寒氣襲來,幾乎使人忘了正是炎夏。旁邊另一輛稍早到來的車,正走下穿著毛衣、裹著防寒服的人們,有説心跳氣短的,有覺腿軟難抬的。我們多只穿長、短袖T恤,別人看了不知是羨慕還是笑我們傻。大家爬上高坡一覽來去之路,雖有陰雲,座座雪峰仍依稀可辨。來時的路似九曲回腸,記錄著攀爬的艱難。遺憾的是沒有看到據説是可比黃山的雲海,山高雲更高。欣賞和忙碌了一陣之後,還是快快地離開,否則,我們也不能在這高高的寒風埡口上再逞英雄了。

  翻過巴朗山不久,到達一處叫做“貓鼻梁”的地方,路旁一塊石碑上寫著“四姑娘山 主峰海拔6250米”。透過峰巒凹陷處,是幾公里外煙雲籠罩的雪峰,那就是“蜀山王后”——四姑娘山。只是,一襲輕紗遮住了她的臉,使走近她的人心裏揣上幾絲神秘。

  四姑娘山在阿壩州的小金縣境內,毗連汶川縣,屬邛崍山系。她的藏語名稱叫“斯各拉柔達”,意思是保護山神。過去有説“四姑娘”山名由藏語音轉而來,而現在主要是四位姑娘的美麗傳説,包括藏民傳説。除最高的四峰(四姑娘)外,大峰、二峰、三峰依次為5355米、5454米和5664米。“蜀山之後”、“蜀山王后”的稱謂,大概是因為她獨成體系和妙曼的姿容,而非高度居次(“蜀山之王”貢嘎山擁有眾多6000米以上的高峰)。四姑娘山有各具特色的三條溝:雙橋溝、長坪溝、海子溝,還有一條與長坪溝相連的屬於理縣的畢棚溝。

  近年來,四姑娘山的名字飛出了高原群山,像一位走出了閉塞村野的天生麗質的少女,她的不施粉黛的天然之美使世人驚羨。有人將她比喻為“東方的阿爾卑斯山”,不算過譽。但我覺得還是不用“的”這一定式,“我就是我”,世間一切有真質內涵者,還用借助別人的聲譽嗎?


細雨中的雙橋溝

  在雙橋溝口換乘景區的大巴,三十多公里的溝內大多有較好的路面。細雨伴著車子的啟動不期而至,寒冷大大勝過來時的巴朗山埡口,大家把帶來的衣服統統穿上,猶覺寒氣徹骨。流水小橋、險峰峭壁、松柏藏寨、一片片沙棘樹在路的兩旁閃過,不覺中人們忘了雨,忘了寒冷。下車來的人們撐起雨傘,綿綿雪峰和茵茵草甸裝扮了這神奇境域。粉紅的報春花大片大片地織進了嫩綠的草甸,紫色的、黃色的、白色的奇花異卉鑲嵌著這大自然的傑作。淺灘枯樹,是誰精心雕琢了這巨大的盆景?遠近的山羊、牦牛透著悠閒,攆魚壩的魚群遊的自由自在。靜靜的白塔和舞動的經幡,映出皚皚雪峰的神聖與莊嚴。這裡的水或許不如九寨之水,但有的是更多的雪峰、草甸,更多的花,還有更多的寧靜。

  返回的路上,車上的電視機裏還是來時播放的內容,但來時大家多看著窗外,沒有注意。此時,大概是有了實實在在的感受,伴著一路山光水色,一曲《四姑娘山你下雪了嗎?》,大家都沉浸在高亢優美的旋律中,雖然外面下的是雨,但看到的是座座山峰的雪,想象著雪滿山野的時候。大家忘了一路的疲憊,慶倖在盛暑天裏,經歷了這清爽、奇異的遊程。

  來到日隆鎮的住宿地,以為進到屋裏會暖和些,誰知比室外還冷。伸手摸一下被褥,冰一樣涼。從來沒有感覺過的冷,幸好每張床上都有電褥子,説明盛夏中的寒冷經常光顧這裡。躺在床上,望著墻上挂著的一幅四姑娘山大照片,初陽照射下,主峰高挑的身姿亭亭玉立。

  第二天一早去長坪溝,天雖陰沉但已沒有了頭一天的寒冷,穿兩件T恤足夠,看來昨日的奇冷也非每天都有。

  長坪溝路上有比雙橋溝更多的沙棘,但路卻不似雙橋溝。汽車拐兩個長長的彎路就到達終點,餘下的須騎馬或步行。天又下起小雨,馬站旁有遊客在選擇著騎馬進山,根據路途的遠近分為50、100和150元不等。我們撐起傘來,決定步行。一座頹倒的喇嘛寺,斷壁殘垣外挂著五顏六色的經幡。前行不久,踏上了一條蜿蜒上下的木板棧道。坡下訇然下瀉的澗水在枝杈的縫隙間或隱或現,如千百匹奔騰的駿馬,喧囂聲時近時遠。濛濛雨霧飄飄灑灑,透過越來越密的原始森林的樹梢,打濕了高大的松柏和杉樹,也滋潤了漫山數不清的知名的、不知名的花與草。水滴沿著古樹枝幹的長藤、綠挂簌簌下落,避雨的松鼠一瞬間不知了去向。這就是延續了千百年的古柏幽道嗎?浸濕的棧道並不覺濕滑,寥寥的遊人走在這寂靜的林間享受著空山雨趣,或坐在路旁簡陋的木凳小憩,看山頭雲的變幻,聽大森林的雨聲、蟲鳴。雖然棧道時有上下,但鞋不沾泥的林間步履,比起身著雨披由穿高筒靴的馬伕牽著馬在泥濘中行進要優哉遊哉多了。開闊的枯樹灘給密林中的遊人一個暢意的機會,清溪、石灘、枯樹、山花,好一幅寒山野趣圖。據説溪流的對面還有古驛道的存在,到擂鼓石、木樏子以後,馬匹也難通行的地方,是探險者的去處,經畢棚溝直到理縣境。


長坪溝

  人説,長坪溝是觀察四姑娘山最好的地方。但除了飛落的長瀑,綠樹、白雪的局部,兩天來四姑娘山始終未掀起她神秘的面紗。人們多次登上了珠穆朗瑪峰,登上了“蜀山之王”的貢噶山,登上四姑娘山的大峰、二峰和三峰,而至今沒有人登上過四峰(據説有兩個日本登山隊曾經登上過),是因為她清俊、嶕峣的高格調嗎?

  擁有眾多“此景只合天上有”的壯麗、秀美景色的四姑娘山,就像一位精於奇彩異紋女紅的少女,人們不需看,就猜想她一定是美麗的。其實,我們已經感覺到了四姑娘山的美。

  網絡原創,嚴禁轉載,如有需求,請聯絡作者本人或CCTV.com(ng@mail.cctv.com)。

責編:王卉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