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國家地理 > 古蜀道覓蹤 > 正文

古蜀道覓蹤:五婦冢山敕法臺

央視國際 2004年10月10日 16:35


  自梓潼縣城沿川陜公路北行5公里,即達水觀音景區,它是七曲大廟旅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主要景點有觀音閣、劍泉晚照、五丁祠、五婦廟、瓦口關、趟腳石、送險亭、古驛道、文昌祠、羅漢堂、敕法臺等。送險亭前石坊上,刊刻著“坡去平來”四字,告知由秦陜沿古蜀道南來的旅人,平川沃野的成都平原就在眼前,有聯雲:“曆盡艱險才博得腳跟站穩,前程坦夷豈能夠掉以輕心”。

  因時間有限,孤客、藍天白雲以前都曾遊覽過劍泉、水觀音,我們沒停車又繼續前行。上行不遠,忽見路邊有一石碑,上書“赦法臺”。駕車的孤客説:上去看看怎樣?大家隨即附和。右拐離開108國道上山,因山路陡峭,又是碎石路面,接近山頂時,汽車熄火。大坡度起步,車輪與碎石磨出了濃煙,離合器片一股刺鼻的糊味兒。對於我們的坐騎,大家都心疼不已,趕緊下車步行,孤客駕空車衝上山,停在了赦法臺前的空壩中。

  即將竣工的赦法臺,是梓潼道教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這裡可謂是全方位觀景點,其北面山頭依次設魚鳧廟、蠶叢祠,作為景區補充。這讓人不禁想起李白《蜀道難》中“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始與秦塞通人煙。”的詩句。登高望遠,視野開闊。環顧四週,山下潼江滾滾流淌,麥田菜地青黃相間。遠處山巒逶迤,峰迴路轉,古柏參天,濃蔭夾道,使人心情格外舒暢。

  據史載,周顯王三十二年甲申(公元前337年)正月,丙申朔。是年,秦惠文王駟初即位,蜀遣使致賀。惠文王知蜀王好色,許嫁秦女五人于蜀,蜀王開明遣五丁壯士迎之。還至梓潼,見一大蛇入穴中。一人攬其尾掣之,不能勝,五人大呼共拽,山崩塌,壓殺五丁壯士及秦女五人。蜀王哀傷,乃登其山巔而望之,因命其山為“五婦冢山”。于平石上作望婦堠,作思妻臺。今其山名五婦嶺,或五丁冢。李白《蜀道難》描繪的“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方勾連”,就是對此的描述。當然,由此打通蜀道,秦乘勢從蜀道滅了蜀國,此是後話。

  和孤客、秋天、林卡、藍天白雲一起進入赦法臺,將其大門、石碑、大悲樓等逐一收入鏡中。當我拍下《五婦堠臺遺址》的石碑後,忽然看見旁邊還有一碑,上書“紅軍鳳凰山戰鬥紀念碑”,細看碑記,哦,原來這五婦嶺也叫鳳凰山。沒想到這古蜀道、古戰場,也是紅軍長征途中浴血奮戰的戰場之一。認真拍下此碑,對當代革命史又添一份了解。

  .

(編輯:王卉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