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鄉村--胡楊深處有人家(三)【風沙星空】2004-05-28
央視國際 2004年08月19日 12:06
六、英蘇,吐爾遜.努爾,69歲
尉犁縣的塔裏木鄉至兵團鐵幹裏克墾區34、35團有150多公里,塔裏木河一直傍着沙包、沼澤蜿蜒下行,陽光熾熱時,河水泛灰,映着兩邊的植被,顯出一種亙古和粗獷--暗紫色的檉柳林、枯黃/色、黃/色和淡黃/色的蘆葦叢、壯麗的胡楊林以及黃/色、紅色、白色、粉紅色、淺綠色--這些顏色構成的黏土圍繞在河水充沛的塔裏木河岸邊的遼闊平原上。
這100多公里的塔裏木河兩岸分佈着尉犁縣的塔裏木鄉、一牧場、二牧場和兵團的31、32、33、34、35團的幾十個連隊、塔裏木河水管處、大西海子水庫等,沃土良田,一望無際。
大西海子水庫在34團塔裏木河南岸,1969年建成前,塔裏木河可以流到若羌縣英蘇一帶甚至臺特馬湖,水庫攔截河水後,就成了塔裏木河的最終歸宿。上世紀80年代末期,塔裏木河流入大西海子的水量驟減,於是人們開始尋找原因,最終得出結論:水量減少有上游過度用水和開墾荒地的原因,也有尉犁到鐵幹裏克這一地帶過度開墾的原因,而大西海子下泄的水量隨之減少也造成了下游英蘇、庫爾幹段胡楊的枯死,綠色走廊的消失。2000年,國家投鉅資整治塔裏木河,至今已從博斯騰湖經孔雀河向塔裏木河六次輸水,從塔裏木鄉到鐵幹裏克段的胡楊長勢極好。
大西海子到羅布莊段有200公里,原有的英蘇、阿拉幹、庫爾幹段的胡楊在幾次大水漫灌後,乾枯的胡楊陸續開始恢復生機,開着紅色、紫色花的檉柳鬱鬱蔥蔥。
我們的汽車這時就行駛在鐵幹裏克到英蘇段,34公里。
英蘇,也叫“英吉蘇”,維吾爾語,意為“新來的水”,至於是什麼時候新來的水,誰也不知道。在我的記憶中,英蘇這個地名在上世紀70年代就有,據説是塔裏木河下游生態環境惡化的重點地區。這一帶原是若羌縣的主要牧區,由於塔河斷流,昔日的英蘇村已成一片廢墟,牧民由老英蘇搬到新英蘇。新英蘇是從尉犁縣走218國道進入若羌縣的第一個大的自然村落,以前是一個牧業大隊,3000多人,還小學、道班、護林站等,曾有草場2.67萬公頃,放牧的羊只有4萬多只。但後來由於這裡的地下水位下降至10米以下,水質變得苦鹹,並造成草地乾枯,胡楊衰敗,土地乾裂,牧民們沒草放牧,被迫搬遷至大西海子附近,學校解散,惟有枯死的、嶙峋的胡楊倔強地挺立在荒原上。
英蘇路邊那個藍底白字的標誌牌很醒目。
林中的幾十座土坯房屋大多已空無一人,路邊只有一排挂了一塊“英蘇護林站”的老舊牌子的房屋和一個飯館商店。護林站的門緊鎖着,飯館前坐著那個叫吐爾遜.努爾的老羅布人。吐爾遜正在給他懷中的小羊羔修剪毛。
吐爾遜是尉犁縣人,69歲,三年前國家修建218國道鐵幹裏克至若羌段時,他與妻子來英蘇開飯館商店,如今平坦的公路已穿過他的飯館門前,施工隊伍撤離後,他也將軋過今年夏秋後返回尉犁。他説,過往這一段的人大多在鐵幹裏克(34團)吃飽喝足後直奔若羌或米蘭或更遠的青海,誰也不會只走30來公里就到他的飯館停留。
吐爾遜説我們三人是今年入夏以來到他飯館前停留與他聊天的第一撥過路人。
我趁他們四處拍照時與吐爾遜攀談起來。
英蘇是塔裏木河從大西海子水庫流出後流經的第一個有人區域,原先這裡還有喀爾達依、喀迪爾庫都克、拜什托乎拉克等小居民點,但現在這裡僅剩了三撥人:護林站的3人、兩戶牧羊的7人以及他與他的老伴,共12人。
英蘇地當塔克拉瑪乾大沙漠與庫木塔格沙漠中間的塔裏木河下游地帶,塔裏木河兩岸2-3公里寬度內分佈有許多胡楊,吐爾遜來這裡3年,與牧羊人家的一位百多歲的老人阿不拉江很熟悉,兩人常常坐在飯館前的屋棚下看著偶過的汽車聊起過去的英蘇。阿不拉江告訴吐爾遜,很早以前,水塘密布,胡楊參天,牛羊滿圈,牧人牧放回來一身塵土,跳進塔裏木河沖洗一下,再與年輕時的夥伴亂侃起感興趣的話題。然而,20多年前塔裏木河斷流後,胡楊林裏的黃羊、野兔不見了,自家的羊也沒水喝了。於是他們開始打井。開始時井深只有3米,後來是10多米,打出來的井水是鹹的,人喝了拉肚子,綿羊更不喝,也養不成,只能養山羊,因為山羊吃乾草、幹樹葉。再後來,乾脆井裏的鹹水也沒了,村子周圍的樹也枯死了......當時已有80歲的阿不拉江被迫趕着羊群依依不捨地離開英蘇溯河而上,去了更遠的地方。儘管新的地方有水有草,但畢竟不是自己從小玩耍、生活、牧羊的家鄉,他仍感到不適應。老輩們從羅布泊撤離到老英蘇一帶後,已經不願意再去新的地方,到了他這一輩,老了老了,還得遠走他鄉。阿不拉江就奇怪了,這塔裏木河、這胡楊林、這喀爾達依、這英蘇難道就養活不了幾百戶牧羊人嗎?
前幾年,在塔裏木河中游牧羊的阿不拉江聽人説英蘇又有水了,胡楊開始綠葉飄蕩了,年屆近百的他就又帶着家人趕着羊群回到了新英蘇,開始在被迫離去又再回來的家鄉過起再熟悉不過的生活。
阿不拉江現在老了,不能與孫輩們一樣趕着羊群在沙包胡楊間放羊,於是他就照顧一下曾孫,在附近四處走走看看。看著新綠的胡楊,他就高興至極,捻着鬍子,給吐爾遜唱幾首他小時候學會的羅布民歌。
吐爾遜和阿不拉江每天要去兩次/真寺做乃瑪孜。我很奇怪,這裡沒幾個人,怎麼會有清真寺?於是吐爾遜就指給我坐落於路對面不遠處的那座清真寺。
那座清真寺十分袖珍,黃土泥巴糊的,高不過2米,沒有鮮艷的綠色彩鈾,沒有高大的宣禮塔,更沒有阿訇的長駐,寺周是幾棵低矮的新生胡楊,最多能容納10來個人同時做禮拜。
舉起相機拍時,我將鏡頭定在寺門頂上那兩個泥制的極小的月牙,試圖與喀什、烏魯木齊的清/真/寺在形制上對比,但我很快沒了念頭:寺的大小、豪華不重要,重要的是吐爾遜和阿不拉江可以在閒暇時來這裡靜默一陣,滿足自己心靈的空寂。
吐爾遜的生意很淡,貨櫃上貧乏的商品蒙着塵土,商品不外乎手電筒、蠟燭、香煙、飲料、毛巾之類,一天也賣不出去一樣東西。
飯館用水靠的是門前那個壓水井。我向吐爾遜要了碗,壓出水後喝了一口,舌中品出苦澀的鹹味--這水來自地下7米處,滋養胡楊可以,人喝,難以下咽。
我吐出口中的鹹水。吐爾遜笑着説,這裡的人就這口井,比澇壩水強多了。
吐爾遜半年後就要離開英蘇了,護林站的3個護林員和兩家牧羊人還呆會在這裡。
上車後,我想起了單位維族同事給我翻譯的塔裏木河下游英蘇一帶的地名來:喀爾達依:黑色的河流;喀迪爾庫都克:立着一根木樁子的井;拜什托乎拉克:五棵胡楊樹;恰裏蓋勒克:鳥兒的巢穴;托尕木:駱駝生存的地方;庫爾幹:城堡、村莊;依蘭勒克:蛇呆的地方;琼達什亞什克:很多大沼澤地……
關於這些地名,我有時覺得甚是奇怪,不是我看不懂它,而是我不理解它的含義。
地這些名有着遠古時期的遺留下來的痕跡,不僅表述了植物動物,還表達了自然現象,寄託着曾經在這裡生活的羅布人心中最美好的現實和祈盼。但這些地名也只能在舊的地圖上找到,在現實中很多已不在存在了。
1917年8月,《新疆游記》的作者、民國政府財部官員謝彬在若羌到羅布莊的途中夜宿一個叫“喀拉瓦爾”的地方,據謝彬的記載,“喀拉瓦爾”那裏“風起水漲,汗漫無邊。午夜無月,難覓淺徑,偶有失足,輒陷泥淖……朝曦方升,波光呈金黃/色,水鳥浮游,拍拍展翼,凝神而望,饒有逸趣”。
我在想,像阿不拉江這樣返回家鄉的牧羊人還是越少越好。塔裏木河整治非短期而為長期之事,一片毀棄的叢林綠色至少要20年才能恢復原樣,5年的塔裏木河治理,雖有了一點成效,但畢竟只是個開頭,最終的效應還沒顯現出來。牧人,還是別忙着返回吧。
由英蘇,經阿拉幹、庫爾幹到羅布莊、臺特馬湖的行程是156公里。
行進在這一路段,有種難以言表的壓抑。沙,裹着道路,樹,枯死地直立着,天高飛鳥絕,人煙無處覓……
穿過那片雅丹地貌區,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偌大的、到處都是枯死的胡楊的荒漠地帶。胡楊是沙漠之子,千百年來,它一直在阻擋着沙漠的進逼,然而,現在它們沒了生機了。
綠色,在這裡消失殆盡;沙漠,在這裡恣意肆虐。
這條路是古代絲綢之路西行的天山中道。馱着華夏絲綢的商旅們從玉門關整裝出發後,經若羌到了樓蘭,到了尉犁,到了龜茲,去了蔥嶺,去了波斯……
想象不出當年這條路的繁忙景象,是因了我們現在走的路太荒蕪、太孤寂。
阿拉幹距英蘇54公里,是塔裏木河下游與其文闊爾河的匯合處。孔雀河曾經從營盤(在尉犁縣境內)改道沿艾列克沙河在這裡匯入塔裏木河,1980年時這裡有草地13.3萬公頃,現在,由於塔河水量的減少和河道乾涸,這裡的植被大量枯死,荒蕪一片,胡楊林零星分佈,成活率不足40%,無人居住。
庫爾幹距阿拉幹55公里,是塔裏木河下游的主要沙化區。這裡植被稀少,全部是風蝕地、半固定沙丘和低矮的流動沙丘。由於河道長期斷流,這裡的沙丘每年前移18-32米,流動沙丘已堆滿下切很深的塔裏木河故河道,並延着沙河繼續延伸,累計長達2公里。河床及沿河兩岸沙化土地已從最下游河段即臺特馬湖入湖口向上游發展,並擴大到英蘇一帶。218國道的風沙線長達180公里,風沙危害段向南距若羌縣城僅32公里,甚至部分路段新修的柏油公路上被風吹聚的沙石蟄伏在路上,不時會有路標提醒人們:“沙害路段,注意慢行”。
東北方的庫木塔格沙漠和西南方、西/方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巨大的沙山遙遙相望,如果沒有218國道的阻擋,恐怕兩大沙漠會有合攏的那天。
羅布莊目前已是黃沙一片,隨處可見流動沙丘侵蝕218國道。這裡已無人居住。車爾臣河曾流經這裡進入臺特馬湖。1957-1959年這裡曾是河水豐富之地,兩岸植被茂密,蘆葦叢生,涉河需用卡盤擺渡過河,但現在這裡是僅有地名無人居住的廢棄村莊,村址在臺特瑪湖南,距若羌縣城65公里。從地名上看,這裡20年前曾經居住有羅布人,緊鄰的臺特馬湖枯幹後,羅布人散去,空留一片廢墟和幾間破敗的木屋土屋。
過了羅布莊後,就看見重又來水的臺特馬湖的蔚藍湖水了。
臺特馬湖又稱“喀剌布蘭海子”(維吾爾語“喀剌”,黑色;“布蘭”,風)。位於若羌縣鐵幹裏克鄉,是車爾臣河和塔裏木河的最終歸宿地。
歷史時期,臺特馬湖與羅布泊之間有河道相通,臺特馬湖湖水可流入羅布泊。臺特馬湖面積最大時達150平方公里,湖水最大容積2億立方米,1972年完全乾涸。
臺特瑪湖乾涸已有32年,現在的來水是這幾年塔裏木河輸水的結果。來水形成了10余平方公里的湖面景觀,結束了32年滴水未見的蒼涼歷史,叫人産生欣慰。
湖水將剛剛修建好的通往若羌的218國道平坦的路面浸泡得坑坑洼洼,有段路面被湖水的流向衝出一個百米寬的豁口,豁口上架着一座舟橋供過往的車輛行進,而不遠處的羅布莊到米蘭(36團團部)新修不到5年的56公里柏油路上也被黃沙聚成幾十米高的沙山,阻擋着車輛的前行,公路被迫放棄,去往米蘭須繞行若羌140余公里。
臺特馬湖的水微鹹,不是海水,也不是淡水,不適合飲用,僅能滋養耐鹼的植物。來水僅兩年的臺特馬湖,湖中淤泥上長出了蘆葦、紅柳等零星地冒在水面上,湖岸邊有了零星的次生胡楊和灌木。
七、鐵幹裏克鄉,不知名字的維族大爺
若羌最早在我的眼界出現,大約是在20多年前我讀初中時。抱着父親的一本《中國地圖》看新疆,在圖上的東南角找到她時,覺得好奇怪:四週全是沙漠戈壁,與哪個縣都不認識,並且距離遙遠,像獨居於村落之外的一戶鄉民。之後多年,我找到一本概説新疆地名的書,翻開“若羌”,上面寫着:若羌縣境,漢時為鄯善國地(鄯善國本名樓蘭,即今羅布泊以南的若羌、米蘭一帶),隋時置鄯善郡,唐675年改為石城鎮,1898年設卡爾克裏克縣丞(卡爾克裏克,現代維吾爾族仍以此稱若羌,意為“紡線車”),1902年置若羌縣,取漢代若國名。
若羌坐落於阿爾金山南麓,歷史上,這裡是絲綢之路中道西出玉門關最先抵達西域的一片綠洲。
若羌是古代吐蕃、羌人的游牧地,現在是塔裏木盆地東部的重鎮。若羌曾是多種文/化交流、互化、傳播的孔道,從西漢起,“玉石之路”和“絲綢之路”上的駝鈴聲在這裡叮噹了幾千年。在中國佛教史上,著名僧侶法顯、宋雲、惠生、玄奘等,曆盡艱辛在西去天竺或東歸故里的途中都曾在這片瀚海聖地講法講佛。在古代東西/方文明交往的歷史長河中,若羌似一顆明珠,在絲綢古道上閃爍着奪目的光輝。
若羌全縣人口不足3萬,面積卻是全國最大的一個縣,人們以“中國五千年,華夏第一縣”來讚譽若羌。
在稀少人群的縣城吃了午飯,我們便開始在城邊的馬路上問尋那個古鄯善國扜泥城遺址,但是,沒有人能回答我們--他們根本不知道他們居住的地方還有什麼遺址。
鄯善國為漢代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國在今若羌縣境內,王都扜泥城在若羌縣卡克裏克一帶。公元前77年(漢昭帝元鳳四年),昭帝派傅介子出使西域大宛國(現費爾幹納)去求取駿馬,並順路經樓蘭處理匈奴攔截絲路之事。傅介子率士卒到達樓蘭國後,因樓蘭國王安歸不願歸順,於是傅介子殺了他,漢昭帝下昭立其弟尉屠耆為王,並更其國名為鄯善,將國都搬遷至今若羌的卡爾克裏克一帶。此後,鄯善一直和西漢保持友好關係,“鄯善”這個地名代替“樓蘭”一直沿用下來。鄯善屬西域都護時有1570戶4.4萬人,勝兵2912人,國境內大多為沙漠戈壁,不適宜農耕,國民以游牧為生。
我們要找尋的,就是古鄯善國的國都扜泥城遺址。
在縣城邊的鐵幹裏克鄉政府門前,我揪住一位年長的老者問起扜泥城遺址。起先他還以為我們是要找米蘭古城遺址,但在我們再三追問下,才告訴我們,在縣城邊幾十公里的戈壁灘上確有一座古遺址,他小時候還到過那裏放牧,但他又説,別去了,沒有東西了,都叫沙漠埋了。
老人在白楊樹下襬了個地攤,售賣沙棗和紅棗。我鬱悶地坐在樹下看著他的售賣,卻一直在想著那個扜泥城遺址。
也許大爺説的沒錯。歷史資料中關於“鄯善”的記載不多,能搜尋的就這麼幾條:
《漢書.西域傳》:“鄯善國,本名樓蘭,王治扜泥城,去陽關千六百里,去長安六千一百里。戶千五百七十,口四萬四千一百。”
法顯説: “其地(鄯善國)崎嶇薄瘠。俗人衣服粗與漢地同,但以毯褐為異。其國王奉法。可有四千余僧,悉小乘學。”
玄奘在其旅行記末尾作了極其簡單的記述:“從此(鄯善國)東北行千餘里,至納縛波故國,即樓蘭地也”……
資料説,這個扜泥城的遺址的確存在,只是像老人説的那樣“叫沙漠埋了”。
(2004年5月16日 烏魯木齊)(網絡原創,僅供CCTV“國家地理頻道”使用,其他網站嚴禁轉載)
圖:塔裏木河下游,英蘇,袖珍的清/真/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