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2004年一季度

漢城-仁寺洞街的夢幻之旅【night lover】03-28

央視國際 2004年03月29日 16:40

  仁寺洞之行

  春節期間,我們在中國時的韓語老師回韓國過年。老師家住在漢城的江南,他從小在漢城長大,對漢城自然非常熟悉,是漢城的“地頭蛇”。我們想借著這個機會,讓老師作為我們的“導遊”,帶我們在漢城四處轉轉,老師很高興地答應了。當我們隨著老師在漢城的錯綜複雜的地鐵裏穿行的時候,我們禁不住心中的好奇,問起他我們的目的地,老師驕傲地回答説:鐘路三街的仁寺洞!

  鐘路區位於漢城的北部,鐘路三街是鐘路區的中心,幾乎是鐘路區的代名詞。東大門、景福宮、光化門、漢城大學等著名的建築和學府都位於鐘路區內,讓它成為了漢城最繁華的地段之一。而説起鐘路區之中,最繁華的地方就要數仁寺洞街了。

  仁寺洞街是指從鐘路2街起,經過仁寺洞,到寬勳洞北邊安國洞十字路口的一條斜街。仁寺洞街有著古老的歷史淵源,是漢城中最古老街道之一。從朝鮮王朝時代開始,仁寺洞就是繁華的市中心地區。仁寺洞街名字的由來就是源於朝鮮王朝時代的寬仁坊和大寺洞這兩個地名中間的兩個字取名而成。後進過幾百年的歷史變遷,在20世紀開始逐漸的成為了藝術館、畫廊等雲集的地區,很多藝術家也聚集於此。經過近一百年的發展,現在的仁寺洞街兩側已經擁有各種畫廊、藝術館、博物館幾百家,同時藝術的發展也帶動了其他的相關産業的發展,仁寺洞街中也遍佈了各色手工藝品商店、特色飯館、茶社、酒吧等等,使仁寺洞街成為了漢城名副其實的藝術和文化中心。

  我們隨著老師乘坐三線地鐵在鐘路三街站下車(見圖1、2)。從地鐵站出來我們就跟在老師後面,走入了一片居民區。老師説他帶我們走了一條捷徑。走過一條條的小衚同(圖3),看著有些雜亂的小街,我也不禁感慨,這才是另一個真實的漢城。作為遊客看到的往往只是繁華現代化的漢城,很少有機會鑽到小衚同裏,看到漢城很生活化的一面。也只有和韓國人一起才能有機會看到這樣的漢城。就像到北京,如果你不進入那些鱗次櫛比的衚同,你就沒有真正了解北京一樣。

  走出了這片居民區,眼前豁然開朗,面前就是車水馬龍的“鐘路二街”。我們沿著鐘路二街而行,走過了“三日門”公園,遠遠的可以看見鐘路區的標誌性建築之一:稅務大廈。走了不久,前面就出現了一個小小的廣場--南仁寺庭院。廣場旁邊的一個牌子上刻著“仁寺洞”三個字,仁寺洞街就是從這裡開始的(圖6、7)。

  每天下午4點都會有一對裝扮成朝鮮王朝衙役和捕快的隊伍,押送著一輛囚車從這裡開始穿過仁寺洞街,讓遊人了解朝鮮王朝時候的歷史文化。

  走入仁寺洞街,馬上就感覺到了不同的風格和氣氛。此時正奉週末,仁寺洞街上人頭攢動,好不熱鬧。沿街而行,兩側的店舖鱗次櫛比,不管是畫廊還是藝術品商店的裝修都是各具特色,招牌也都充滿了藝術氣息。(圖9。10。12。12)隨便推開了一家商店的門走了進去。小店不大,但佈置不像是一家商店,更像是一家博物館。這是一家手工藝品的商店,裏面的商品有金銀飾物,木雕瓷器,手工編織品,種類不少。這些琳瑯滿目的商品都擺放在架子上或者櫥窗中,可以讓人隨便觀賞。如果不是看到上面的價簽的話,這裡會讓人覺得更像一個小型的博物館。看著小店裏面典雅的佈置,知道店的主人一定費了不少的心思。當然小店中的藝術品價格也夠得上這個店的品味。

  進了幾個店舖之後,漸漸地喜歡上了仁寺洞街上的這些畫廊和商店。每當你跨進一道門後,你都會發現一種新的風格和氛圍,發現許多新奇的東西。每個門裏都有各自的特色,從傳統的手工藝品、木雕、瓷器到古董、錢幣,甚至老式陳舊的鍋、碗、瓢、勺等等家什,其豐富程度超出想象。在這裡可以充分滿足你挖掘和發現的慾望。除了那些琳瑯滿目的藝術品之外,這些畫廊、藝術管和商店或大或小,或新或舊,或傳統或現代都體現著一種濃烈的藝術氣息。就好像參加化裝舞會人們通過各自的服裝體現著自己個性一樣。在這裡,每個建築、每一家店舖、街上每一塊招牌從裏到外都體現著各自的特色和主人的品味。同時,不管名字是畫廊還是商店,物品都是像博物館一樣放在陳列架上,讓人可以近距離地欣賞。當然不能隨便動手。這一點,仁寺洞街體現出了強烈的平民意識。不用管你是不是懂得藝術,不用面對熱情的導購小姐,不用擔心你口袋裏消瘦的錢包,不用擔心看完不買的尷尬,讓你可以充分的體會欣賞和發現的樂趣。而且不管是名字是畫廊還是商店,裏面的物品幾乎都是可以出售的。通過這種方式,仁寺洞街將商業和藝術統一了起來,而且統一的很和諧、很自然,一點不遮遮掩掩。看著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我想這也是仁寺洞街吸引人原因之一。這一點也是中國的商家們應該學習和借鑒的。

  走在仁寺洞的街上不時有隊伍打著各色旗號,喊著話迎面走來。他們或者是宣傳天主教的,或者是為某個政治團體做宣傳的。

  隨著老師一路東遊西逛,不知不覺腳步已經量過了半條街,日也過午。沒等我們開口,老師已經開始喊餓了。他説要帶我們去吃一頓韓國的美食。説實話,到韓國時間已經不短了。對韓國的飲食實在不敢恭維。中國的飲食和中國五千年文明一樣博大豐富。台灣的柏楊曾經説過,人生三大幸事:住美國房子,吃中國菜,娶日本老婆。中國的飲食世界文明。和中國這個“飲食文化”大國相比,韓國飲食簡直就是“簡陋”。在我們眼裏,根本談不上文化二字,只能算是解決生物的基本生理需求。當然,每種文化和習慣都存在著差異,我們不能用我們的標準去衡量人家。

  我們跟著老師,一邊抱怨著韓國的飯菜,一邊也盼望著老師能給我們驚喜。我們鑽進了一條小衚同中,窄窄的衚同中卻也藏了許多雅致的飯館和茶社,頗有曲徑通幽之感。最後我們來到了一個名字叫“仁寺洞壇裏面葉”的飯館。名字古怪,裏面也讓人印象深刻。

  走進大門,裏面完全是韓式的傳統佈置。木質的桌椅,木質的屋頂和墻壁,就連櫃臺也帶著韓式的味道。最有特點是靠墻的櫥櫃裏面放滿了大大小小的各式壇子,佔了正正一面墻壁。老師説這裡最有名的就是泡菜,那是裝泡菜用的壇子。難怪這家飯館叫“壇裏面葉”。這裡不但壇子多,人也很多,看來生意很好。老闆招呼我們坐下,老師點完了菜,然後詭異地笑笑:等等吧。也許是生意太好的原因,也可能是店大欺客吧,我們的飯菜到我們都忍無可忍的時候才上來。一個攤餅,一壇泡菜,幾樣小菜,感覺沒有什麼特別。最後上來的著實嚇了我們一跳--一大瓦盆疙瘩湯,瓦盆的大小和臉盆一般!我們開始狼吞虎咽起來,説實話,攤餅和湯雖然都有韓國的特色,但是味道都一般吧。泡菜確實是格外的好吃。我來韓國時間已經不短了,泡菜也吃了不少,這裡的泡菜確實是與眾不同。就連老師也説這裡的泡菜是他吃過的最好吃的泡菜。

  從飯館出來之後,我們沿著一條小街來到了一個院落的門前。門前挂著兩塊牌子:傳統茶園和耕仁美術館。院門是兩扇古色古香的大鐵面,並不十分顯眼,但是出出進進的人真的不少。人們能夠穿過小巷來到這個並不顯眼的院子,可見它一定有不凡之處。果然,老師説這裡當年就是樸泳孝家。説起這個樸泳孝在韓國的近代歷史上可是非同一般,現在韓國的國旗就是在一百多年前設計的。雖然他是一個親日分子,並不十分光彩,但是在韓國的歷史,包括中國的歷史上都留下了一筆。這裡之所以出名,除了樸泳孝的原因之外,主要是因為這裡的茶館和美術館。我們走進院子,看到的是一排韓國傳統的房子。這就是當年樸泳孝住的地方,現在已經是傳統的茶園。通過敞開的木頭窗子,看到裏面擺放著韓國傳統的矮桌子,桌子上放著茶具,不少人在裏面席地坐在桌前,品茶聊天。韓式房子的對面是幾棟很具有現代感的建築,那就是現代美術館。老師説這些現代建築是近幾年才建的,感覺破壞了這裡的傳統氣氛。但是我看這個院子一半是韓式的傳統,一半是現代的藝術,相對而建,並沒有讓人感覺水火不容,反而這種反差倒形成了一種特色。站在院子的中間看著兩邊的建築,有種時空錯位的感覺,好像瞬間穿越了歷史。

  我們又返回了繁華的仁寺洞街上,繼續我們的探索。正在街上走著,前面傳來了一陣銅鑼的聲音。隨著人群閃開,一支隊伍出現在街上。看著高高的“左捕盜廳”的旗帆就知道是表演押解犯人隊伍的來了。隊伍的前面是幾桿大旗開道,後面跟著幾個各舉刀叉的武士。武士的後面是一頂轎子,那應該是老爺的轎子。再後面是一輛被武士們圍繞的囚車,囚車裏坐的就是犯人了。看著囚車裏的坐著的那個人不斷地擺弄著數碼相機,想必是好奇的遊客友情客串的。又隨便進了幾家小店之後,我們來到了一個大樓面前。這裡是漢城著名的一家舊貨商店:圖圖的舊東西。看著門口貼的大副的變形金剛的招貼畫和櫥窗裏的鐵臂阿童木,兒時看過的動畫片的片斷又回到了我的腦海裏。許多人慕名到這家店裏來,以至於這家店在人多的時候要買票才能進去!我猜這麼多人來這裡不一定要尋找什麼東西買,只是在尋找自己的童年吧。

  不知不覺中,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兩側的店舖也漸漸地少了,已經走了仁寺洞街的盡頭。駐足回首,人流依舊,許多店家的燈都亮了起來,各色招牌也都閃爍著霓虹。暮色中的仁寺洞街又是另一副風景。

(編輯:紅立來源:CCTV.com)

相關文章:

  • 漢城-仁寺洞街的夢幻之旅 (2004/03/29/ 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