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國家地理 > 國家地理報道


麗江:不能承受商業之重
10.14 16:41


    
    王冬海(化名)是麗江縣一中初三的學生,家住麗江古城一個僻靜小院裏。每逢旅遊旺季來臨時,蜂擁而至的遊客總是讓王冬海一家的生活過得有些不知所措。王媽媽念叨著要搬出古城,到新城另置新居,可又對這居住了幾十年的老屋戀戀不捨。
    
    尤其讓王冬海苦惱的是,“每天都有好些遊人拉著我照像,我都快成人家照片裏的背景了。”
    
    清流濁流今朝往夕
    
    小橋、流水、人家。水是麗江古城的靈魂,它來自於玉龍雪山千年冰川的點滴融匯,流經每一戶人家的門前,納西人世世代代在裏面淘米洗衣。在“世界文化遺産”的申報和通過理由中,“家家流水、戶戶垂楊”的水鄉風貌,被認為是麗江區別於其他古建築群的最重要標誌之一。
    
    “最懂得古城用水公約的是媽媽,按照我們納西族的規矩,每天早上8點之前只能洗菜淘米,中午十一二點才能洗衣服,下午2點後才能洗拖把。這是連3歲小孩都懂的道理。”王冬海説。
    
    納西人愛護水,就象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可是很多外來者卻並不理會這世代傳襲的風俗。走馬觀花、來去匆匆的遊客,往往不經意間就隨手把垃圾扔到河裏了。一位每天都在古城巡視的城管人員告訴記者,在旅遊旺季至少每天能“捉”到10多起犯禁者。可是儘管這樣,仍止不住這種現象,人們仍能在河道裏看到垃圾種種。
    
    最讓王冬海氣憤的是,有些新搬來的住戶,只要城管人員沒看見,他們就在河裏洗拖把、丟東西。“夜深人靜的時候,有些人甚至往裏頭倒痰盂!”有的飯館、客棧的廚房污水,也不經處理就直接排到河中了。“按納西人的老話,往河裏扔東西,是要遭龍王報應的!”王媽媽在一旁插話道。
    
    直接結果是古城水質的迅速退化。儘管來往的遊人還驚異於“東方威尼斯”的綺麗風貌,可是對於古城居民來説,早已不復當年的的清流了。古城總體水質目前只能達到三類水標準,在下游部分地區,甚至低於五類標準。在抽查樣本中,糞大腸桿菌超標最為嚴重。據專家分析,致污的主要原因是過多的人流量對水系自身凈化造成嚴重威脅。
    
    “以前我們喝的水都是從河裏打的,現在可不行了。”王媽媽心痛地説。“將來環境若是破壞,這些外地人拔腿就走了,他們沒有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來愛護。”
    
    “過於濃厚的商業氣息正在破壞麗江古城的生態平衡和傳統的生活方式。”在當地環保部門一份報告中説道。一位從事宣傳的工作人員認為,這甚至已成為明年麗江古城接受聯合國第一次5年定期監測評估的一個重大障礙。
    
    “山坡羊”不再,“鳳尾竹”起舞
    
    傣族名曲《月光下的鳳尾竹》悠揚的曲調終日迴響在麗江古城中,不知從何時起,賣葫蘆絲的樂器店從四處冒了出來。然而在“東巴宮”演奏的納西古樂傳承人楊曾烈老先生告訴記者,納西族地區的傳統民族樂器,應當是蘆管和胡撥;納西人世代傳唱的,是洞經音樂《山坡羊》、《到春來》和《浪淘沙》。
    
    “走在古城街道上,你看到的是一幅與真實納西人無關或變異了的旅遊商品交易圖。”雲南省生物多樣性和傳統文化研究會的生態學者李波説。
    
    遊人如潮,意味著商機無限。古城裏原來居住著6000多戶納西族居民,自從旅遊業蓬勃發展起來,主要街道上的1600多家戶主紛紛開起了店舖和客棧。政府部門統計,這其中有70%以上都是外來人口在經營。王冬海告訴記者,他家門前這條街上的店主,幾乎都是近幾年從福建和大理遷來。而且鋪面出租,合同往往一訂就是幾十年。
    
    納西人遷出了祖祖輩輩居住的老屋,搬到新城裏嶄新明亮的商品房中。那長滿青苔的臺階、井沿,見證了百年風雲的雕花木門窗,已被翻修一新,迎接八方來客。古樸寧靜的古城,正在變成遊客和商貿的街區。只有站在小小的四方天井,摒棄了外面世界的喧囂嘈雜,仰望澄凈藍天,才能重新體會到這高原小城本來的美。
    
    夜幕降臨,河邊的飯館、酒吧燈紅酒綠、觥籌交錯。“我對書中描寫的香格里拉充滿了嚮往。今年暑假一個人來到這裡,可沒想到看到的儘是外地人。那小橋流水人家的安靜生活,幾乎是看不到了。”來自廣州的女孩何莉莉不無遺憾地説。
    
    原麗江古城保護行動計劃辦公室主任段松廷對此感到非常擔憂,“人口的置換和空間污染,如果再不進行有效控制,將導致古城文化主體的轉移和失落。而這正是古城作為文化遺産最有價值的部分。”
    
    不但是傳統的“用水公約”遭到破壞,變了相的文化産品也充斥著古城的旅遊商品市場。北京遊客林夕興衝衝地在古城買了一件印著東巴文的文化衫穿在身上,雲南省社科院納西族學者楊福泉告訴他,“吉祥如意”四個字中有三個都寫錯了。
    
    由於缺乏對文化産品的權威認證機構,街頭賣得紅火的各種東巴文化衫、壁挂等飾物謬誤百齣。甚至連店主都不知所云。“巨大的商業利潤促成了民族文化的表層利用,長此以往,將使民族文化的主體精神變異、消落。”楊福泉説。
    
    2002年7月,世界遺産協會開始對亞太地區世界遺産地進行6年一度的檢測。8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關於世界遺産保護地的研討會上,不少學者提出,我國目前面臨著如何有效保護世界文化遺産的嚴峻考驗。
    
    “大眾旅遊”還是“精品旅遊”?
    
    據政府部門提供的數據,麗江古城去年遊客人數達到320萬人次,旅遊業收入17億元,今年更上一級臺階,有望達到20億元。在旅遊黃金週期間,每天中午,大約有3萬人同時涌入古城狹窄的街道,在新華街、東大街等長約3公里的遊覽街區中,人頭攢動,接踵摩肩。然而與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有資料顯示,當地政府每年用於古城保護的投入卻不足千萬元,其中從旅遊收益中返還的還不到100萬元。當地人形象地稱之為“旅遊越發展,古城越衰敗。”
    
    不只是麗江,據一些專家透露,他們在調研中發現,雖然一些地方從世界遺産上獲益不淺,但遺産地的保護管理基金卻往往得不到有效保障。
    
    麗江旅遊已有17年的發展歷史,從1995年起,更是進入了高速發展的時期。這一幕幕活生生的生活畫卷,不能像兵馬俑那樣用玻璃櫃框起來,禁止觸摸和拍照。任何外來文化都會對這裡的原生形態産生影響,更不用説強勢的現代文明。因此麗江古城保護面臨的挑戰無疑是巨大的。
    
    “最大的衝擊來源於古城不得不迎合遊客的需要,掠奪居民的需求和空間,對古城進行改建和開發。這必然會導致對原有的真實性和傳統氛圍的破壞。”麗江市政部門一位工作人員説。
    
    生態學者李波對此提出了更加明確的建議。他認為,在逐漸走向成熟的旅遊規劃中,應當把大眾旅遊和精品旅遊項目區分開來。根據各地環境所能承受的分量規劃不同的模式,開發不同項目。切不能讓景區負重超過了實際的承載能力。
    
    “當地人世世代代生活在這個地方,他們才是這裡的主人。你來開發,實際上是利用了他們的家園。尊重當地人的意見,保證他們的權利,是旅遊開發中應當著重考慮的問題。”在他看來,可持續發展的旅遊模式,除了對環境的低影響外,還有一個重要特徵是以當地人為開發主體,實現文化上的平等對話,而不是帶著遊客去獵奇。否則,納西人的生活家園被置換,千百年沿襲下來的傳統文化終將不復存在。數年後人們看到的,將是一幅外地人演繹的“麗江旅遊圖”。
    
    最近,當地政府提出再次拓寬遊覽路線的計劃,欲打通古城南北通道,修繕古城南片小區,把遊客進一步疏散到古城腹地。“聽説南邊那一帶都要開發成旅遊區,開商店建客棧,那麼我們往後是不是也要搬出古城,住到新區去呢?”14歲的王冬海向記者問道。(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曹瀅)
  


沿著洛克的足跡:外國學者看滇西北70年生態變遷  (2002年10月15日)

發表評論 


責編:王卉 來源:新華網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