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家地理 > 國家地理報道 > 正文

關注首次人造天象:“炮轟”彗星意義重大

央視國際 (2005年06月28日 09:36)

  
美國國家宇航局公佈由“深度撞擊”號探測器發回的最新“坦普爾一號”彗星彗核的照片

   今年7月4日炮轟彗星太空實驗已進入倒計時,在這舉世矚目的重大天文事件前夕,記者就公眾關心的問題對天文學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進行了專訪。

  “無論從科學的層面看,還是從公眾欣賞的層面看,7月4日即將發生的‘炮轟’彗星太空實驗都具有重要意義。”王思潮介紹,這次事件是1994年“彗木相撞”之後的又一次天文熱點事件,所不同的是,上次人類在被動地觀測木星挨撞的“悲壯里程”,這次則是人類轉守為攻,主動去撞擊彗星。這是人類主觀能動性在宇宙中的充分體現。

  從科學層面看,在撞擊過程中,撞擊艙將攜帶照相機衝向彗核,拍下一幅幅精彩照片,直至“壯烈犧牲”前2秒鐘。在“以身殉職”前,它已將圖像和數據發回宇宙飛船。宇宙飛船自身也帶有高分辨率的相機和紅外分光計等精密觀測設備,在離彗星僅500公里的安全距離近距拍攝撞擊時沖天而起的蘑菇雲,記錄撞擊坑的大小、深度、形狀和內部結構,分析從彗核內部噴射物質的成分,並將觀測到的寶貴圖像和數據傳回地球。

  由於彗星含有太陽系最原始的物質,這些圖像和數據在幫助人類首次揭開彗星內部秘密的同時,也會幫助揭開地球乃至整個太陽系的起源和宇宙生命起源之謎。另外,這些數據也為防止彗星撞擊地球提供了寶貴資料。

  從公眾欣賞的層面看,這是人類第一次自己創造的美妙天象,觀賞性非常高。目前,這一天文事件已吸引了眾多的天文愛好者。美國宇航局網站(www.nasa.gov)在“頭版”用整版介紹這次深度撞擊太空實驗。世界各國的天文愛好者都已開始將望遠鏡對準了坦普爾一號彗星,聞名遐邇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斯皮策”太空望遠鏡、“錢德拉”太空望遠鏡也準備在這次史無前例的天文事件中一展身手。全球已經有不少心切的天文愛好者拍下了一張又一張炮轟前彗星的照片。

  另外,要想觀測這次史無前例的炮轟彗星事件是有較大難度的。對於愛好者來説,這次天文事件既是難得的機遇,又是一次嚴峻的挑戰。因為,撞擊彗星前要想找到坦普爾一號彗星相當困難。看來,要想親眼目睹彗星在撞擊前後的變化,愛好者現在就要抓緊練習了。 

資料圖:1月12日,在美國佛羅裏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美國宇航局將“深度撞擊”彗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深度撞擊”預定將發射一發“炮彈”于7月4日與彗星TEMPEL1在距地球1.32億公里處相撞。 新華社/法新
資料圖:工作人員揭去遮在“深度撞擊”彗星探測器上的塑料布
(記者蔡玉高)

責編:陳玥  來源:新華網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