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中國世界遺産】故宮:建築的華彩樂章 歷史的不朽見證
央視國際 2004年05月24日 14:13
600多年前,一座無與倫比的宮殿開始在北京興建,建成後的它,不僅成為了當時皇帝的住所,更成為了一座舉世無雙的文化寶庫,它展示著中國千百年來建築藝術與皇家收藏的巔峰之作,代表著中華民族在那個時代的光榮與夢想,這就是1987年中國被首批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的文化遺産——故宮。為了迎接下個月28號在蘇州召開的世界遺産委員會笫28屆大會,我們特地選取這座不朽的藝術寶庫,作為最為精華的代表,向人們展示中國的世界遺産。
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説,“紫微垣”,也就是北極星,位於中天,是天帝的居所,天人對應,所以故宮又稱“紫禁城”。紫禁城的中線是北京的中線,也是當時全國的中央子午線,顯示出故宮是天下的絕對中心。
這裡是中國最後兩個封建王朝——明清兩代的皇宮,先後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和處理朝政。從公元1420年宮殿全部建成,到1911年中國封建王朝終結,直至今天,故宮始終見證著歷史的進程,講述著無聲的故事。
下詔修建紫禁城的是明朝的第二個皇帝朱棣,從他即位的第四年起,整整修了十四年故宮才得以告成。重重殿宇,層層樓閣,令人撲朔迷離的故宮相傳曾有房舍9千9百9十9間半房,這是一個在民間流傳頗廣的説法,古人認為天帝居住的天宮為一萬間,皇帝身為天子需自我克制不能超越天帝,故少半間。當然,事實上這一數字是8千多間。
建造這樣一座皇城,造價是不可想象的。當時最艱苦的工程是運送鋪設臺基、臺階、欄杆所需的漢白玉石料,有意思的是,這項工作只能在冬季進行,因為只有這時才可以在路上潑水成冰,讓笨重的石料滑行前往京城。這塊殿前的禦道石,長16米,重量超過200噸,是故宮裏最大的一塊石頭。據説為了運送它,動用了兩萬民工,他們拉拽著旱船,排成了一里的長龍,這支龐大的隊伍每天前進的速度不超過5里,而從石頭的産地河北曲陽到北京,足足有400里之遙。根據皇室記載,僅運送這塊石頭,就耗費白銀達11萬兩。
以耗全國之人力物力修建起的故宮,佔地達78萬平方米,擁有數百座宮殿,它堪稱中國皇家建築最為出色的代表,不僅有著嚴整的對稱佈局,而且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巨大的城池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南部外朝以"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中心,是皇帝舉行大典和召見群臣、行使權力的主要場所;北部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是皇帝和后妃們居住及皇帝處理日常政務的地方。後廷裏帝後居中,東西又各有六宮給嬪妃們居住。在這些建築裏,人們可以看到令人驚嘆的彩畫、裝飾等內裝修工藝,代表了當時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
同時,故宮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宮殿式博物館,這裡收藏著超過百萬件的珍貴文物,包括當時工匠製作的供皇家賞玩的工藝品,以及許多傳世的歷代收藏,文物數量之多、藏品之精良堪稱一絕,據1925年公開出版的二十八冊《清室善後委員會點查報告》一書所載,當時故宮留有文物一百一十七萬餘件,包括三代鼎彝、遠古玉器、唐宋元明之書法名畫、宋元陶瓷、琺瑯、漆器、金銀器、衣料和傢具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珍貴的圖書典籍、文獻善本。可謂金翠珠玉無所不包,奇珍異寶盡聚於此。
隨著清王朝國事的衰敗,故宮的色彩變得逐漸暗淡,1911年辛亥革命後,清王朝被推翻,末代皇帝被允許暫時留在宮內居住,在此期間,皇宮失去了它往日的威嚴與秩序,宮廷珍寶被太監大量竊取,1923年,太監們為了掩蓋罪證甚至縱火焚燒了建福宮花園,此外,末代皇帝溥儀本人也以各種名義將皇室收藏帶出宮外,這一切在1924年得到了改變,那一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溥儀被逐出皇宮;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宣告成立。在開放的第一天,北京市內萬人空巷,交通堵塞,人們爭先恐後只為親眼目睹那神秘的皇宮,這一事件成為當天各大報紙的重要新聞。故宮這座皇家宮殿開始走向民間,成為普通百姓遊賞的去處。
在日本發動侵華戰爭期間,為了保護故宮文物不至遭受戰火毀滅或被掠奪,故宮博物院決定將文物避敵南遷。從1933年2月至5月,宮內重要文物被裝成1萬3千多箱,輾轉運至南京;在解放戰爭即將勝利之際,南京國民黨政府又從中挑選出近3千箱文物運往台灣。雖然故宮文物現在分隔兩地,但值得慶倖的是,在這場長達十餘年的慘烈戰爭期間,正是由於故宮博物院的工作人員付出的血和淚的代價,才保證了文物沒有一件丟失和損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