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2月21日 18:45 來源:人民日報
節日是一個民族的集體心理符號。現在,洋節越來越火,我們自己的民族節日卻越過越淡。
民族節日如此弱化,這大概是自打有節日以來罕有的現象。儘管在兵荒馬亂、金人南侵的南宋時代,我們仍看到,當時的節日風俗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這是陸游筆下的節日。“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這是
辛棄疾筆下的節日。就是在八國聯軍入侵和社會急劇動蕩的清末民初時期,老北京的傳統節日風俗也沒有太大的改變。為什麼在經濟開始起飛的今天,民族節日卻出現了這樣的弱化情況?
做了苗族的節日考察之後發現,苗家人從未出現這種節日弱化現象。相反,越是改革開放,苗家人的節日反倒越發紅火起來。
從苗家人的角度看,它面對的環境是“兩大化”:一個是近的,以漢族為中心的全國一體化,一個是遠的,以現代科技、經濟為中心的全球一體化。我覺得,苗族人的節日越過越旺,很像是苗族自身的文明生態對這“兩大化”所作出的本能的反應。
黔東南雖説地處邊遠,但走進八埂、六合、五河這些寨子,你可以發現,寨子裏的年輕人幾乎都到外面打工了。還有一點,就是電視、電話這些現代通訊方式的變化,對這些古老的苗寨和苗家人的衝擊也是前所未有的。
我們最早關心的一個問題是:長期在漢族主流文化的環境中生存,苗族人為什麼沒有全盤漢化?而經過考察之後,我們發現的事實恰恰相反,漢族主流文化的勢頭越大,它保持自身特色的能力反倒越強。這的確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而且苗族人很會借勢,很善於利用“一體化”的力量。去年10月我們去黔東南,在革東趕場,就看到有人擺了一個攤,桌上放臺舊彩電,原來是賣光盤的,內容都是這一帶苗家人的節日和風情的錄像,雖説錄製效果有些粗糙,但內容豐富,有臺江姊妹節、雷山苗歌、施洞龍舟節,歌、舞、節應有盡有。
這些光盤不都是一體化的東西嗎?正好,我就借你這個勢來傳播我苗家的特色。跟攤主一聊,都説這種當地盤賣得相當好。既傳播了苗家的文化,還掙了錢,何樂而不為?
八埂、六合、五河三個寨子的節日,都由村委會組織,請縣文化館的人來錄像,並製作成光盤,各家各戶都保存一套。還要帶給在外打工的人。
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告訴年輕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也很無奈”。等你們發現外面世界很無奈的時候,再看看光盤,想想你們自己家的節日,這種節日氣氛是你們在外面看不到的,這樣的親情、鄉情是你們在外面體驗不到的。你們看看吧,連老外和城裏的人都要跑到我們這裡來看我們的節日。
所以,每逢春節,苗寨在外打工的年輕人都回到自己的寨子,在紅火的節日裏重溫那一份久違了的親情和鄉情。過了節再回到城裏,就等於充電了。
從歷史上看,在少數民族裏遷徙時間最長、遷徙路線最長、遷徙範圍最大的民族,當屬苗族。而從改革開放至今,大批苗族年輕人走出苗寨,到城裏打工,這在苗族上千年的遷徙史上,也是罕見的現象。這些年輕人從外面帶給古老苗寨的衝擊,也是有史以來最大的。
但有趣的是,苗家的節日,也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升溫、日益興旺的。這對我們節日日漸弱化、日漸失語的漢族來説,是否也是一種啟示?
責編:王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