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古老的十月太陽曆
央視國際 (2005年05月21日 14:21)
曆法,這是衡量一個國家、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之一。彝族古老的十月太陽曆,便是彝族對中華民族文明所作的重大貢獻。
據彝族學者劉堯漢、盧央等人研究,彝族十月太陽曆有下列特點:
一、與中國傳統的陰曆不同,十月太陽曆既不用初一、初二、初三等序數紀日,也不用甲子、乙醜、丙寅一類的干支紀日,而是用十二屬相紀日。但崇虎的彝族的屬相順序不是鼠、牛、虎、兔……而是把虎放在首位,以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犬、豬、鼠、牛為序來紀日。彝歷以三個屬相周36日為一個月;每輪迴三十個屬相周360日為一年。十個月終了,另外5天(或6天)為“過年日”。平年為5天,每隔四年的閏年為6天。這樣四年平均為365.25天,與回歸年(太陽年)365.2422日相近。
二、一年分五季,分別為土、銅、水、木、人代表,一季分公母(或稱雌雄倆月,分別為一月土公,二月土母,三月銅公,四月銅母,五月水公,六月水母,七月木公,八月木母,九月火公,十月火母。
三、十月曆以觀測太陽運動來確定冬夏,以北斗星的鬥柄指向來確定寒暑。當太陽“運動”到最南點(日至南)時為冬至,到最北點(日至北)為夏至。而冬季(農曆十二月)傍晚觀測北斗柄正下指時為大寒,夏季(農曆六月)傍晚北斗柄正上指時為大暑。為此,彝族以大暑歡度火把節;以大寒為歲首,過“十月年”。
因為彝歷不按月亮盈虧為周期,而是以地球繞太陽為周期,故稱“太陽曆”。
彝歷一年分為十個月,每月恒定36天。由於每月日數相等,不分大月、小月,便於使用和記憶。同時,由於彝歷是根據北斗、太陽來定冬夏、明寒暑,便可把一年內各季節劃分得十分準確。因此,民俗研究者稱讚這種既整齊、準確,又簡明、易記的彝歷,是“文明的十月太陽曆”。
據研究,彝族十月太陽曆,源出遠古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它是原始母系氏族社會羌戎氏族部落的虎圖騰的名號,經歷了萬年以上,並由它的遺裔之一彝族延續至今。
十月太陽曆與中國傳統文化有着深刻的關係。僅以數字而言, “三十六”與“七十二”,常見於經、史、子、集,是中國傳統中常用的成數。例如,秦始皇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兵法韜略有“三十六計”,社會行業有“三十六行”或其十倍“三百六十行”,武林中的少林拳法有“三十六跌打”,《水滸》則以“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象徵其108位英雄好漢。至於道教,其“十部妙經合三十六卷”,觀庵仙山則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等等。關於這些成數的來源,過去曾有過種種解釋,但都未能令人信服。然而,若用十月太陽曆去解釋,便可解説得明了。原來,這些都是源於太陽曆的一年十個月,一月三十六天,一季兩個月七十二天。
有趣的是,十月太陽曆的觀測,竟與古代彝族的火葬場地“向天墳”有密切關係。彝族學者劉堯漢、盧央等人,在貴州威寧,雲南楚雄、武定、彌渡,以及四川雷波等彝族地區,發現了眾多的“向天墳”。據研究,這些各地彝族酋長、土司、貴族的火葬墳場,因墳頂有葫蘆形的凹陷向天而得名。它一般都較高大,兼具古觀象臺或天文臺的作用。
例如,現存最大的一座是貴州威寧鹽倉區古彝王的向天墳,呈大、中、小三圓臺堆壘而成的金字塔形。墓基周長217.2米,直徑70米,墓高47.3米,有臺階自基臺、中臺而達頂臺。據考察,這座名為“直穆烏屈”(彝語“烏屈”為墳墓,“直穆”為王、酋長、首領之意)的向天墳,建在一座山上,正南有一個孤立的山峰,而東、西、北三面都只有比向天墳矮得多的小山。這樣,墳南的山峰為向天墳附近唯一的突出標誌物。根據南面山峰的高度,以及與向天墳之間的距離,冬至那天,日中時分的峰影正好投射在向天墳頂的“葫蘆口”,因而成了測定冬至的場所。而向天墳北面是一片開闊地,夏天晚上,北斗星斗柄南指之時,又正好在墳頂的上面。就這樣,世所罕見的向天墳,成了古代彝族用來日測太陽運動以定冬夏,夜觀鬥柄南指以定寒暑的觀象臺、天文臺,從而制定了十月太陽曆。(供稿:彝族人網)
責編:郭翠瀟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