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學人風采

麻國慶

央視國際 2004年10月26日 15:46


  麻國慶 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人類學研究、民族學

  中國民族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

  中國都市人類學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

  國際都市人類學會會員

  人類學與民俗研究中心秘書長及主編

  學術經歷

  1986年 西北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本科畢業(現為文博學院)

  1989年 中山大學人類學系文化人類學碩士畢業

  1989年6月至1991年9月 中山大學人類學系留校任教

  1991年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研究生

  1994年10月至1996年10月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文化人類學專業留學(北京大學和東京大學博士生聯合培養、日本文部省獎學金、教育部派遣)

  1997年 獲北京大學法學博士學位

  1997年4月至今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講師、副教授

  2001年11月至2003年11月 日本學術振興會博士後(外國人特別研究員)、日本東京都立大學大學院社會人類學專業客任副教授

  主要著作(含合著及譯著)

  《家與中國社會結構》 北京:文物出版社 11-10-98

  《走進他者的世界——文化人類學》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2002年(第二版)。

  中國社會研究叢書(5冊)(麻國慶策劃),文物出版社,1999年。

  《未開的臉和文明的臉》(麻國慶、張輝黎譯),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1年

  主編 Clan and Lineage in China, 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vol.34,no.3,spring 2002,USA.

  主要論文

  分家:分中有繼也有合——中國分家制度研究,《中國社會科學》1999第1期

  宗族的復興與人群結合,《社會學研究》2000年6期

  全球化:文化的生産與文化認同,《北京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

  比較社會學:社會學與人類學的互動,《民族研究》2000年第4期

  全球化與文明對話中的周邊民族,《全球化下的中國與日本》, 社科文獻出,2003.

  費孝通先生的第三篇文章:全球化與地方社會,《讓社會更美好》,群言出版社,2002

  文化的技術與文化共同體——兼論技術的進步與困惑;法鼓人文社會科學論叢第5輯,《科技與人文精神》2002年,台北。

  祖先祭祀及其空間場:以閩北樟湖鎮及其周圍村落的調查為中心;《21世紀:文化自覺與跨文化對話》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漢族的家觀念與少數民族,《民族發展與社會變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草原生態與蒙古族的民間環境知識;《內蒙古社會科學》2001年1期

  鄂倫春族經濟和社會發展調查報告,《中國人口較少民族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調查報告》,中國人口較少少數民族發展研究組,2001年2月。

  漢族的家族與村落:人類學的對話與思考,《文化人類學的新格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1月。

  人類學:理解與應用,《文化人類學的新格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1月。

  漢族的家觀念與實際,《應用心理研究》第5期,2000年春,台灣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借女生子,《讀書》2000年第2期

  漢族的家觀念與少數民族,《雲南民族學院學報》2000年2期;

  秘密社會與傳統漢族社會結構,《思想戰線》2000年第3期

  社會結合的紐帶——日本的神社與中國的廟,《全球化與中國、日本》新華出版社,2000年。

  論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北京日報》理論版,1999/12/29

  日本的家與社會結構,《世界民族》1999年第3期

  擬制的家與社會結合,《廣西民族學院學報》1999年第2期

  宗族的重構與祭祀空間——以閩北劇頭村祖先祭祀為例,《人類學與民俗研究通訊》1999年1期

  文化的複製與生産:宗族的復興與祭祀空間,北京大學社會學人類學研究所工作論文1999/7/10

  內蒙古土默特地區的都市化與蒙古族的文化變遷,《中山大學學報》1990年第4 期

  都市、都市化與土默特蒙古族的文化變遷,《都市人類學》北京:華夏出版社 8-1-91

  漢文化影響下陽春排瑤的宗族家庭與宗教,《廣東民族研究論叢》第五輯 5-1-91

  論影響土默特蒙古族文化變遷的因素,《內蒙古社會科學》1991年第1 期 1-1-91

  漢族社會家族研究的人類學理論與實踐,《社會問題的歷史考察》成都:成都出版社

  漢族傳統社會結構與家族,《社會科學戰線》1993年第4 期 4-1-93

  環境研究的社會文化觀,《社會學研究》1993年第5 期 5-1-93

  人文因素與草原生態,《多民族地區•資源•貧困與發展》天津人民出版社 12-1-95

  社會的結合和文化傳統,《社區研究與社會發展(上)》天津人民出版社 10-1-96

  文化:理解與應用,《中國人類學的發展》上海三聯書店 7-1-96

  「農耕モンゴル族の家観念と宗教祭祀」橫山廣子主編『中國における諸民族文化の動態と國家をめぐる人類學的研究』、『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研究報告別冊』、2001年

  「漢民族社會における大家庭の観念と実際」 『中國21』第4期 愛知大學 1998年 

  「神社と廟:社會結合の紐帯」 『比較民俗學』第9期 築波大學 1996年

  渡辺欣雄 麻國慶 日中共同研究•伝統の復興と創造(上、中、下)沖縄タイムス、2002年11月18日、19日、20日。

  「定住の現代狩猟民族の自立と悩みーオロチョン族の「進歩」と「文明」の表現」,東京都立大學人文學部『人文學報』329號(社會學37)、2003年

  理學と漢族村落における宗族と祖先祭祀 『國立歴史民俗博物館研究報告』106集、2003年。

  03年9月「「家」の再構築」、慶応大學地域研究センター編、 CAS Newsletter,No.121, 4-5頁

  03年12月「龍の後継:祖先と子孫」渡邊欣雄編『路地裏の宗教-中國民俗宗教の営み-』(アジア遊學58號)、勉誠出版、72~82頁

  The Recreation and Production of Tradition,The Revival of Lineage and Folk Beliefs in a Field Survey of Zhanhu Town in Northern

  Fujian Province

  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vol.34,no.3,spring 2002,pp.69-91;USA.

  Han Clans and villages,An Anthropological Diglogue and Reflection 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Summer2001/vol.33 ,No.4 USA.

  2001,The Local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Minorities in China,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view: China, Edited by : Sun Honglie,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AS), China

  House Division: Divided Continued and United---A Study of House Division institutions in China,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No.3 Autumn 2000

  Urban Culture and urban ecology in China 1998, Tradi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Macau and ItsNeighbors toward the 21st Century, University of Macau,Macau Foundation ,December 1998

  Public Water and Private Water: Water Management and Community in Nomadic Mongolian and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Mongolian in Inner Mongolia, the Japan Center for Area Studies/NME, UNESCO, and the French Water Academy 編、Water and Cultural Diversity.待出

  末成道男:日本の台灣原住民の研究(1895-1998)(上、下) 『世界民族』2001年3期と6期。

  橫山広子(英文):離開土範疇、『東亜社會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參與的主要研究課題

  民間環境知識與生態保護的社會人類學研究(教育部留學歸國人員資助);

  蒙古民族的民間環境知識與草原生態保護(教育部“九五”規劃);

  1997—1999年,中國民族關係變遷研究:承擔農耕蒙古族的社會結構與蒙漢關係(日本文部省);

  參與費孝通教授主持的“當代社會人類學的理論與方法”的課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九•五”重大項目),承擔東亞的社會人類學研究部分等;

  參加國家民委的課題“10萬人口以下的少數民族社會經濟綜合調查”,本人為東北內蒙古調研組組長,本地區的調查和研究。(本項目已經成為國家十五計劃的立項項目);

  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都市化過程中文化的生産與民族認同”。

  日本文部省 中日傳統的復興與創造的社會人類學的比較研究 01-03年

(編輯:郭翠瀟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