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歲時節日

吃新節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17日 10:28

  有好多南方民族都有吃新節的習俗,這是個農事節日,多是為了慶賀豐收並希望來年豐收過的節日,大都在莊稼成熟時節過。每個民族又各有不同。

  仡佬族

  仡佬族每年農曆七八月新谷成熟即將要收割時,仡佬族便選擇一個日子進行吃新(也叫嘗新),祭祀祖先,感謝祖先的恩德,保祐來年風調雨順。祭祀當日,各家主婦到田間摘新糧,做好祭祀祖先。有的地區還殺雞殺豬,甚至殺牛祭天、殺馬祭地。吃新日這天摘誰家的新糧都不為過,反而以此為榮。

  廣西隆林地區是農曆的八月十五日,拿新米、酒、肉到田頭去祭祀,然後摘下最大的稻穗和小米穗挂在灶上,這以後才能吃新米或新包谷。吃新節是僅次於過年的大節。

  侗族

  侗族也有吃新節的習俗。各地時間並不太一致,大都在農曆的六、七月。在早稻成熟時,家家摘取新谷,嘗新米飯,用雞、鴨、魚來供奉祖先,同時舉行唱侗歌、侗戲、鬥牛等活動。

  基諾族

  基諾族的吃新節是在八九月間穀子成熟時舉行。節日早晨,各家到田地裏摘新糧、蔬菜來做,並殺雞祭祀。蒸飯時注意觀看甑子裏冒出的蒸汽的方向:從東方冒出預示子孫興旺;從南方冒出預示豐收;從西方冒出象徵狩獵順利;從北方冒出則是不祥的徵兆。飯菜煮熟後,由家長主持祭祀寨神、鐵匠神、火塘神等諸神。傳説基諾人原來只吃山芋和野菜,是他們的狗帶回一粒谷種,他們將它種下,但是所獲不多,後來一位白髮老人傳給他們種穀子的知識,於是他們收穫了滿倉新米,從此他們才有了過新米節的傳統。

  景頗族

  景頗族在每年穀物成熟時為感謝眾神賞賜豐收,並祈求以後年年豐收,也舉行嘗新祭祀。先從全寨集體祭祀,然後各家再辦。著新裝的老年婦女們將盛滿新谷的竹籃(籃四週插滿鮮花、玉米、高梁等)背到山官或寨頭家,新谷用鍋炒後由年青婦女舂成米,再拌以姜末煮成飯。男子捕來魚等做菜。飯菜準備就緒後,請宗教師主持祭祀儀式,念祭詞,祈求保祐全寨平安無事,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祭後,參加的村民每人分得一小包新米。還以新米飯祭狗,以示謝恩。相傳古時景頗人學會種谷後,不料有一天谷魂上天去了,因而穀子長不好,人們挨饑受餓。這時狗日夜不停地吠叫,終於叫回了谷魂,穀子又長好了。

  阿昌族

  阿昌族每年農曆八月十五要過嘗新節。相傳有一老寡婦,善農事,鄉親們在她的幫助下,家家豐收,人們尊稱她為“老姑太”。她死前對兒子説:“我死後,每到八月十五,用我的柺棍捆上一棵新包谷,靠在堂屋裏,保管你們有吃有穿。”從此,阿昌人有了過嘗新節的習俗。節日當天,先把屋裏屋外打掃乾淨,再到地裏拔一結得最大最多的芋頭,又砍一棵結雙穗的新包谷,將它們捆在竹棍上,靠在堂屋的左角或右角。隨後煮上新米飯,殺一隻雞,又摘來脆栗和梨,擺在祭桌上。全家人站在堂屋裏,由家長念誦祭詞,祈求老姑太賜福免災。

  藏族

  四川鐵布藏族在每年青稞收穫後,每家用新打下的青稞磨面,做一頓新糧飯。做好後,首先供佛唸經,敬請神佛享用。他們認為豐收是神佛保祐的結果。他們會在這一天請親朋到家中吃飯。

  佤族

  佤族在新谷成熟時也要慶賀。各地的日子不太一致,請村中有威望的老人來選擇日子,過節時找幾個小姑娘穿上節日的盛裝,背上揹包到田裏摘谷穗,並把“谷魂”帶回村中交給主祭的頭人,用新米煮成雞肉爛飯以後全村人一起吃,並請經師看雞卦。飯後大家一起唱歌跳舞。

  哈尼族

  哈尼族在每年農曆七月或八月選擇一個屬龍日舉興,為期三天。節日早晨,各家一早就到田間背回一叢單數連根拔起的稻子。將新谷焙幹後捋成谷粒,舂成新米。用甑子蒸飯時,要先放一層舊米,加一層新米,表示年年有餘,歲歲增長。下午,要殺一隻公雞,希望生活像公雞的羽毛一樣美麗。各種蔬菜都要嘗一下,特別是要吃一碗竹筍,表示當年的莊稼要象竹筍,節節向上。在嘗新前,要先盛一碗米飯給狗吃,相傳在哈尼人還不會開田種地前,整天靠吃野菜度日,天神的女兒很善良,要求父親給人間一點稻種,卻受到父親的反對,於是偷偷地把谷種帶到人間,並教哈尼人種植稻穀的方法。這事觸怒了天神,他把女兒貶為了一隻狗。哈尼人民不忘姑娘的恩德,每逢新米節時,把第一碗米飯給了狗。

  拉祜族

  拉祜族在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日這天,到稻田裏掐取熟了的谷穗,烘乾脫殼,殺雞煮新米,並將新米飯敬獻給天神厄莎。傳説天神厄莎的女兒舂米時不小心把米灑了幾粒在地上,被一隻斑鳩吃在嗉子裏。厄莎來到人間告訴人們,要想過好日子就學會種穀子,谷種就在天天飛到水塘邊喝水的斑鳩的嗉子裏。拉祜人按照天神的指點學會種稻穀。為了感謝天神厄莎,拉祜人形成了過新米節的習俗。

  來源:文化部“中華文化信息網”

(編輯:郭翠瀟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