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學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07日 17:10)
民俗學是研究民間風俗習慣的一門科學。它的主要任務,是以科學的態度,對歷史與各代的民俗事象,進行調查、蒐集、整理、描述、分析和研究,探求它的本質結構,特點與社會功能,揭示其發生、發展、傳承、演變、消亡的規律,為人類社會的健康發展服務。民俗學的內容包括對民俗事象的理論探索與闡釋,對民俗史和民俗學史的研究與敘述,民俗學方法論以及對民俗資料的收集保存等方面的理論與技術探討等,具體有六大部分:民俗學原理、民俗史、民俗志、民俗學史、民俗學方法論、資料學。“民俗學”作為專門學科術語,是由英國學者湯姆斯首先提出,後逐漸被世人所接受。民俗學被中國學術界所重視,始於1918年北京大學歌謠運動;中國早期民俗學組織有北京大學歌謠研究會和中山大學民俗學會,有影響的出版物有《歌謠》週刊,《民俗》週刊等。(中國民間文化搶救工程辦公室)
責編:郭翠瀟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