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部門負責人談進一步深化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業改革


    積極主動 深入創新 加大力度 穩步推進 有關部門負責人談進一步深化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業改革

    最近,中宣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對深化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業改革作了進一步部署。為使大家更好地了解這方面的情況,新華社記者近日專門採訪了中宣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的負責人。

    在充分肯定近年來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業改革成效的同時,有關部門負責人指出,當前,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業面臨新的形勢,迫切需要抓住機遇,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更好地完成黨和國家賦予的任務。下一步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業改革總的要求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積極主動,深入創新,加大力度,穩步推進。要以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進一步壯大實力,增強活力,提高競爭力,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業發展之路。關於近期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務,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説,要重點做好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積極推進集團化建設,組建一批主業突出、品牌名優、綜合能力強的大型集團;

    二是加大市場整合力度。以集團為龍頭,積極組建書報刊、音像製品連鎖營銷系統、物流配送系統,發展電影院線發行放映系統;

    三是調整結構,加強管理。運用改革的思路和方法,優化組合,改善結構,提高質量,增進效益。大力推進地(市)縣廣播電視播出機構職能轉變;建立中央、各省衛星電視頻道和省、地、市電視節目傳輸平臺,有效利用資源,擴大覆蓋面;加強對引進境外電視劇的管理,加強對境外衛星電視地面接收設施和境外電視臺節目落地的管理;進一步做好小報小刊小臺的治理工作;

    四是促進數字化、網絡化發展,推動産業升級;

    五是所有的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單位都要深化內部改革,轉變經營機制,增強自我發展能力。要加大力度扶持西部和少數民族地區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業的改革發展。

    記者從有關部門負責人處了解到,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涉及新聞出版、音像製品及電影方面的承諾主要內容是:在分銷服務方面,3年內逐步向外國服務提供者放開在國內市場的書報刊批發零售業務。在音像製品方面,在不損害中國審查音像製品內容權利的情況下,允許外國服務提供者按照中國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與中方夥伴設立合作企業,從事國內市場音像製品的分銷。在電影方面,允許外國服務提供者建設、改造電影院,外資比例不超過49%;在與中國有關電影管理條例相一致的情況下,中國允許每年以分帳形式進口20部外國電影,用於影院放映。

    有關部門表示,我國政府將按照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嚴格履行義務,做好相關工作。需要説明的是,這些承諾,不涉及廣播電視領域,不涉及新聞出版行業的出版製作和經營管理領域。有關部門負責人就大家比較關心的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業融資政策作了介紹,我國的新聞媒體由國家經營,不吸收外資和私人資本。根據事業發展需要,報業集團、出版集團、廣電集團的新聞宣傳部門經批准可在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部門融資,其經營部門經批准可以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由集團控股,吸收國有大型企事業單位的資金,投資方不參與宣傳業務和經營管理。發行集團經批准可吸收國有資本、非國有資本和境外資本,由本集團控股。電影集團在保證集團控股的前提下,經批准可吸收國有資本、非國有資本,可吸收境外資本合作拍片、改造影院。

    其餘企事業單位一律按現行規定執行,不得擅自擴大融資渠道。融資必須嚴格報批程序。融資的具體辦法,由國家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依照國家規定商有關部門制定。對前一段融資行為不符合規定的應予以糾正。有關部門負責人最後強調,深化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業改革一定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既要積極主動,又要慎重穩妥。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

    新聞媒體是黨和人民的喉舌,是宣傳思想陣地,事關國家安全和政治穩定,負有重要社會責任,在改革中一定要以大局為重,從黨的事業和國家利益的高度來處理問題,無論什麼情況下,黨和人民喉舌性質不能變,正確的導向不能變。一切改革都要有利於發揮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工作者的積極性,有利於促進事業的繁榮健康發展,有利於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全黨全國工作大局服務。(新華社供稿)


責編:劉琼 來源:央視國際網絡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