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鄭茂清 |
觀點: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其中重要的目標就是:“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明確提出“必須把可持續發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堅持計劃生育、保護環境和保護資源的基本國策”;要求我們“合理開發和節約使用各種自然資源”。
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是落實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必然要求
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自然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發展的重要物質保障。我國人均耕地面積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淡水資源量只有世界人均佔有量的1/4,人均石油和天然氣的儲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和4.5%,礦産資源人均佔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且重要礦産的國內保障程度低,資源供給不足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重要制約因素。特別值得重視的是,目前我國能源利用率為33%,比發達國家低10個百分點,單位産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
多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省經濟保持了兩位數的發展速度,在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方面取得的成就同樣有目共睹。2003年,全省調度考核的重點企業工業總産值比上年同期增長16.36%,能源消耗總量同比只增長12.21%,節約、少用能源145.31萬噸標準煤。全省固體廢渣綜合利用量達到1500萬噸,資源綜合利用創産值30億元。
不過,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湖南人均資源佔有量不足,耕地面積減少,淡水資源不平衡,煤炭不能自給,電力供應緊張,石油、天然氣更是完全依賴省外市場。有些行業和地區資源利用效率低、浪費大、污染重,全省仍有部分企業的部分産品能源、原材料消耗指標大幅上升,考核的主要工業産品消耗指標中,上升幅度在10%以上的有42項。
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推動循環經濟發展,保障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保障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各地區、各部門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一定要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開展資源節約活動的重要意義,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採取有效措施,扎紮實實地推進資源節約工作。
要建立健全資源節約責任制。要從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政績觀的高度,建立健全資源節約責任制,明確專門領導負責資源節約工作。
要加強規劃指導,完善法規標準。結合我省的實際,抓緊編制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等專項規劃,提出目標、發展重點和政策措施。要加快推行清潔生産,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通過總結、推廣清潔生産示範企業的先進經驗,引導、帶動各行業和企業提高對清潔生産的認識,加快全省清潔生産的推廣步伐。
要加快資源節約技術的開發和推廣應用。重點支持一批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技術開發、技術改造項目,通過發佈目錄、組織現場會、舉辦展覽、技術交流等方式,加快先進成熟技術的推廣應用。
廣泛開展對全社會的資源節約宣傳,不斷提高全民資源憂患意識和節約意識
我省通過歷年的節能宣傳活動,全社會資源節約意識不斷提高,節能效果不斷增強。在資源節約宣傳及今年的節能宣傳周活動中,一定要圍繞活動主題,宣傳能源形勢和節能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宣傳國家有關節能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標準規範;宣傳節約對保障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重要作用;宣傳節約先進典型,曝光嚴重浪費資源的行為和現象。
大力開展全社會資源節約宣傳教育,提高憂患意識。要充分發動社會宣傳,促進公眾從自身做起,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粒米、一方土,形成全民參與資源節約的良好社會風氣,共同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
全面推進資源節約工作,是緩解資源瓶頸制約,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在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建成資源節約型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責編:劉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