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 專題首頁

聰明的生意(第四集)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29日 14:06

  主持人:各位好,您正在收看的是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這裡是《中國財經報道》的五一特別節目《聰明的生意》。今天我們要結識的兩位朋友都和網站有關,這兩年創業辦網站的不算少,我最近就發現了一個與眾不同的網上商店叫“難尋店”, 這個商店的特別之處就在於專門幫人尋找稀缺商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難尋店 尋找大商機


  留學生李承熹這幾天可真愁壞了,因為遠在韓國母校的師兄弟們催他幫忙買一樣特別的東西——舞龍用的龍皮,想要在校慶期間表演個節目,可是眼看日子越來越近,這事還沒有個著落。就在這時,事情有了轉機,李承熹的中文老師幫他在網上找到了一家難尋物品商店,於是發了一條求購信息,沒幾天,就有人拎著龍皮上門了。

  王金橋(拎著龍皮):是這個東西嗎?

  李承熹:是,謝謝。

  送龍皮的就是難尋物品商店的老闆王金橋,他做的生意就是:你買不到的東西,他幫你去找。而他的秘訣就是信息。就拿龍皮來説,別人找不到,而他前後用了三天時間,就找到了這家出售龍皮的戲服店。

  王金橋形容説就跟公安局破案性質一樣,根據商品的蛛絲馬跡,根據一些線索去尋找。您瞧,這就是王金橋的商店,雖説沒有貨架,只有幾件樣品,但是在他電腦的數據庫裏,您會發現,老鼠夾子、鞋套、防噪音耳塞、獨輪車,供求的商品千奇百怪,再看看客戶,還有不少大企業甚至國外使館。而這每一個記錄都包含著一個故事,他也從中賺到了錢,

  王金橋説這是他們原來用過的數據庫,積累的信息將近一千多個種類,查一個東西很快的,幾秒鐘就能查到。

  王金橋為顧客找到的商品大多比市場上出售的同樣商品價格便宜,他在此基礎上加收15%-20%的信息費,當然費用的多少會根據商品價值的高低和尋找的難易程度適當浮動。那麼,當年王金橋是怎麼想起來做這檔子生意呢?其實故事的起因也很偶然,那時王金橋還在電器商場當售貨員。

  王金橋回憶説有一天,他在公司上班,有一個人進來,當時夏天,他滿頭大汗,問你們這裡有沒有除濕設備,當時他考慮到在北方地區比較乾燥,這種東西很少,他説你留下電話後,再通知你。

  急著要買除濕機的是一家研究所資料室的員工,因為空氣濕度大,他們存檔的資料開始發黴。憑著一份熱心,王金橋想幫他。接下來幾天,跑圖書館、查書店、打電話,終於找到了除濕機的廠家,解了燃眉之急。王金橋説當時那個人特別感謝他,給了他2000元錢,他的印象特別深。

  幫人找東西也能賺錢,這件事讓王金橋開了竅!於是,1994年的4月,難尋物品商店開張了。最開始,王金橋做得凈是賠錢的買賣。雖然諮詢電話響個不停,但客戶一聽説要收費,馬上説“拜拜”,有時千辛萬苦找到了商品,可對方一看到物品上廠家的電話號碼,就藉口質量問題要求退貨,生意眼看要成了,客戶卻把他甩了。功夫不負有心人,難尋物品商店漸漸地有了名氣,生意日漸紅火,客戶們把王金橋的生意比喻成“包打聽”,而王金橋認為自己的生意就是“信息梳理站”。在這裡,能夠第一時間發現商機,找到市場空缺。

  王金橋説很多人在尋的時候,經過市場調查,某種商品是市場很少的東西,可能他就把這個産品上升到一個項目去做,把它作為一個代理去推廣,主動出擊。現在,王金橋已經拿到了幾十種難尋商品的代理權,經常根據顧客的要求找廠家訂制或改裝産品。加盟店也越開越多,難尋商店為他開啟了一個又一個商機的窗口。

  王金橋的“最字頭賬本”:

  最“便宜”的難尋物品:一次性鞋套,三分錢一個

  最“貴”的難尋物品:消防水炮,價值15萬

  最“難找”的難尋物品:哈哈鏡,不知道為什麼已經不生産了,找了一個月才有線索

  最“遠”的尋找路程:2000多公里,為某食品企業年尋找優質草莓原料跑遍了東北

  最“可笑”的尋找經歷:某大單位求購密集型書架,結果卻在這家單位的下屬企業找到

  主持人:這王金橋做難尋網的生意,一定很開心,因為他每天都要面對各種各樣的新鮮事,那麼對於他的聰明之處,專家給我們怎樣的提示呢?

  國家商業聯合會副秘書長王耀:他的網絡世界很小,所以他應該跟大的網站列在一起去,作為他們的一部分,這樣更多的消費者查詢網站的時候,很容易查詢到他,就知道他能找到這種最難找的商品。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企業研究所教授于啟武:別人認為是難的東西對他比較容易。難就是商品的稀缺性?這個東西少,買這個東西可地兒找,找了半天成本很高,人們就不願意費這個成本了。他做這個生意就一定比別人容易,憑什麼你容易呢?就是由難變易,這是商業上的一個要點。

  主持人:想不到幫人找東西也能賺錢,王金橋幫人找了那麼多稀奇古怪的東西,不知有沒有幫人找過左撇子的專用商品, 我們馬上就要認識的這位朋友——大連的老馬就是個左撇子, 他體會到了左撇子的煩惱, 還開了一家左撇子商品網站,他的生意怎麼做的呢?

  

老馬的左撇子世界


  “您寄來的剪刀我已經收到了,我的小孩收到剪刀後非常驚喜,真的是愛不釋手,一晚上就在那剪個不停,太謝謝您了!”

  這是大連的老馬收到的一封從河北發來的電子郵件。信裏提到的剪刀是什麼樣的,能讓孩子的父親高興成這樣呢?其實就是一把左撇子用的剪刀。

  老馬説他在網上給我發函,他有小孩,他的小孩在託兒所,人家用右手剪子挺好使,她小左撇子拿左手剪,怎麼都不得勁,他的老爹就跟著上火,後來還是他朋友找到這網站。

  老馬就是這家左撇子網站的創辦者,用老馬的話説,找他買東西的幾乎都是左撇子。就像這把剪刀,雖然看起來和普通的剪刀沒有多大的區別,但用起來就不是一回事了,説著説著老馬就給我們演示起來。

  老馬:從這個角度看呢,你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來,我再找這條線的話,正好把我的線蓋住了,反過來講,我用左手剪刀的話,它是左半片壓右半片,在這種狀況下,所以我再剪的話,我這個剪刀就不擋我的視線,而且我的剪刀的韌口,也是彌合的。

  也是左撇子的老馬,最初琢磨著辦這個“左撇子”網站,也只是把它當成一個挺有趣兒的事情去做的,後來還是網友給他支了一個高招,才成了一樁生意。

  老馬:網友説你既然是介紹這個左手用品,你就想法弄一點吧。就這樣,才開始萌發了做一點左手用品的想法,是這麼個過程。

  網友的一句話,使這位曾經在政府部門工作過的老馬開了竅,興趣和財富二者可以兼顧,這何樂而不為呢?於是他找遍了國內可以生産左手用品的廠家。

  老馬:可以這樣説,咱們國家有一些廠子,生産一些出口的手工用品,那麼他們現在把它截留一部分,比如它一次定貨定一萬,那他呢,衝你要五百,單獨去定500的話,他不給貨。

  本錢不足成了老馬最頭疼的事兒,費勁心思拿到的品種也只是那麼20幾種。

  老馬:因為什麼呢,它涉及一個問題,就是模具開發,技術上應該説,左撇子沒有任何問題。但是你這個模具開發的話,本身價格就比較貴了。而且現在就是説,這個事,恐怕還沒有得到商家的很好的一個重視,

  雖然老馬現在還掏不出足夠的資金去開發模具,但還是先把好不容易找到的剪刀、瓶起子,奶鍋等20多種左手商品挂在了網上。還托朋友在一家人氣很旺的商場代賣。誰也不會相信,這個只有六平方米,叫“愛不釋手”的小店竟然有上萬種的商品,現在他們只拿出一小塊地方賣左手用品,為的是吸引別人的眼球,你看,在貨架上還特意挂了一個寫著左手用品的指示牌子,這不,有位小夥子正在找自己要買的東西呢。

  記者:你怎麼聽説有賣左撇子用品的?

  小夥子:我聽同學們講的,説這有賣左撇子東西挺有意思的,我説有沒有賣奶鍋或者剪刀那樣的東西的?他説不一定,你去看看吧,我就覺得肯定有啊,就過來看一看。

  小夥子説,現在市面上看到的左撇子用品太少了,所以左撇子用品比正常的同類商品價錢要高一到兩倍。但一般顧客不會過多計較價錢,因為這畢竟為他們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老馬為了打開銷路,四處查資料買樣品,在倫敦考察的時候他就拜訪了一家也只有6平方米的左撇子用品連鎖店,還和店主合影留念。店主告訴老馬這裡的商品比正常商品貴三到四倍,但是買的人還是很多。當地的左撇子都知道這家小店,細心的老馬也花六千元買回來了十幾種樣品,他説等有錢的時候他也要多生産些實用的商品。

  老馬介紹説這是左手的鉛筆刀,右手這麼轉,它這麼轉,也是為了符合左撇子用勁的習慣,左手鉛筆刀,就是刀刃不一樣。這是左手的小表。

  儘管現在國內的左撇子用品還很少,靠賣這些用品錢也掙得不多,每年只有一萬多的利潤,但是老馬正在想辦法多找些特色的商品打開銷路。

  左撇子市場信息:

  中國有1億的左撇子

  國內目前有20幾種國産左撇子用品,包括剪刀、瓶起子、奶鍋、削皮刀、高爾夫球棍

  國外有300多種左撇子用品,有左手手錶、吉他、鋼筆、卷筆刀等

  主持人:王金橋和老馬的生意有許多共同之處,他們提供的都是稀缺商品服務,而且兩個人在生意中都遇到了相同的煩心事,就是雖然有市場,但找不到貨源,我們再聽聽專家顧問團給出的建議。

  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我們國家左撇子的消費其實是受到壓抑的,過去是生産者生産什麼你有什麼,是生産者主導。所以沒有人替左撇子著想,沒有人替左撇子著想,這是市場的空缺。

  《當代經理人》主編言實:要建立一個品牌,他可以生産不同的左撇産品,這個品牌是可以去做的。第二個,他應該塑造這個左撇子品牌,我個人認為,塑造左撇子文化,為什麼左撇子?左撇子聰明,還有左撇子酷。為什麼?我現在都用右手寫字,比如一個老闆用左手簽字,我們覺得他很酷,我覺得這是最大需求,我覺得應該主動塑造左撇子的文化,聰明、智慧、酷,我覺得這樣塑造會主動一些。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企業研究所教授于啟武:對這個主人公我也替他擔心,他賣貴了,在中國的市場消費者,不會像國外的左手的剪刀比右手的剪刀翻五六倍,可能消費者有意見。而且量很少,在哲學上,量少就沒有規模效應,那他怎麼賺錢呢?

  主持人:商機在於以人為本,這句話或許能給您帶來一點啟發,我們看看國外類似的故事,

  

海外傳真

  拾遺補缺

  在日本有一家叫“怪缺”的商店,專門經營其他百貨商場裏買不到的商品,比如6隻手指頭的手套,缺一隻袖子的上裝,少一隻褲管的褲子,許多人只要需要購買怪缺商品,就會立刻到這家商店,這家商店因此名氣很大,而且效益也很好。

  兒童理髮店

  印尼首都雅加達有一家“兒童理髮店”,孩子們可以在理髮的同時玩各種遊戲。雖然那裏的價格高出成人理髮的兩三倍,但由於能讓很難在理髮店裏坐下的孩子安分下來,許多家長都帶著他們的孩子去那裏理髮。

  主持人:其實,商機就在眼前,看您怎麼捕捉了,明天的節目中,我們將認識一個沒有專業技術的下崗女工,她從廢舊輪胎中找到商機,另外,都説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 那麼6個諸葛亮在一起會幹出一番什麼樣的事業?如果您感興趣的話,就繼續關註明天我們的節目吧。

  ( 張菁 潘敏付丹 陳君亮)

(編輯:依寧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