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經濟半小時 > 周末熱點訪談
專訪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吳敬璉(2001年01月02日)
  2000CCTV經濟年度人物的評選活動已於昨天落下了帷幕。這一次評選的標準主要是:年度候選人是本年度中國經濟的活躍分子,是某一重大經濟現象的浪尖人物,是重大經濟事件的當事人。在2000年中國十大經濟人物的名單中,年齡最大的是經濟學家吳敬璉先生,今年70歲。在最終的網上推選活動中,吳老的人氣最旺,排在"人氣排行榜"首位。在十大經濟人物的頒獎晚會上,吳先生也成了壓軸的重量級人物。中央電視臺《經濟半小時》記者陳大會對剛剛當選為2000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的吳敬璉作了專訪。

  陳大會(以下簡稱"陳"):我們首先祝賀您當選2000年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吳敬璉(以下簡稱"吳"):謝謝。

  陳:到現在為止,在中國十大經濟人物中您排在第一位。用通俗的説法:您是人氣最旺的。我們相信那麼多人投票,上百萬的人,每一個人的投票理由都是不一樣的,可能1000個人有1000個人的理由。現在結果已經出來了,您排在第一位,我能不能代替大家問一個問題:您自己看來是什麼原因?

  吳:對我來説我還是有一點意外。我聽到這個消息以後想過一下。

  陳:您那一下想的是什麼?

  吳:我想也許這個原因在於:我們經濟改革的主人就是我們的大眾。但是,直接關係到他們切身利益的聲音,我總覺得可能還不夠。

  陳:太少了?

  吳:我想作為一個經濟學家,應該要處處關心最大多數人的利益。也許今年我有一些工作讓他們感覺到是代表了他們的利益,代表了他們的呼聲。是不是這個原因,我不能確定。

  陳:我們發現在這個社會上,聲音其實是很多的,那麼一個經濟學家站出來,他的聲音不會被淹沒嗎?

  吳:經濟學家應該樹立這麼一種氣氛、這麼一種習慣、這麼一種傳統:就是經濟學家要處處代表這個社會,代表這個社會的多數人,代表這個社會的前進方向來説話。

  陳:在選出來的十大經濟人物中,人們發現只有您一位是經濟學家,其他的那九位都不是,為什麼?

  吳:這個我不知道。應該有更多的經濟學家,而且在我們經濟學同行裏面,能夠為了民族的前途,為了大多數人的利益説話的不在少數。但是也許他們的聲音還是不夠大。

  陳:不夠響亮?

  吳:不夠響亮。那麼這有各方面的原因:有他們個人方面的原因,也有社會的原因。譬如説你們傳媒,傳媒應該提供更多的機會讓經濟學家暢所欲言。

  陳:在2000年您站出來做了這麼兩件事:一個是在四月引發了網絡......

  吳:3月。狂炒網絡股、製造泡沫經濟,對於新經濟的發展、對於信息産業的發展是否有利?我認為是不利的。

  陳:在十月份我們又對您作了獨家專訪,就是基金黑幕的事情。那麼這兩個事情很多人認為它是有背景的,但是您認為是由感而發的。

  吳:對。

  陳:他們那些人對您的態度是什麼樣的?

  吳:什麼人?

  陳:就是包括提反對意見的。總之,對您站出來説話,這些人的意見是什麼樣的?對您站出來説話

  吳:對於第一個事情的意見我不知道,他們的理由是我反對發展新經濟。但是從我的文章裏我從來沒有反對過發展新經濟。而且至少十年來,我是在各處都要推進中國的高新技術産業的發展,那麼他們要做什麼我就不懂。他們意思是説:要發展新經濟就得炒作網絡,要炒作網絡股,這樣可以融資。這個從經濟學觀念來看是完全不對的。

  陳:這就是您站出來講話的代價。

  吳:我是始料未及的。

  陳:在2000年的時候,您引發的這兩次大討論給您帶來了很多壓力。您也象剛才那樣一笑置之?

  吳:那當然。你也只能這樣,因為沒有別的辦法。我的一個朋友,美國斯坦福大學的教授劉遵義。他發表過某個言論,我聽到了別人對他的反感。我跟他説了,他也是一笑了之。他説斷人財路嘛,人家總是要反對的。

  陳:您有同感?

  吳:是,但是沒有辦法。你作為一個經濟學家,你只能按照這門學科教給你的東西去做。

  陳:經濟學家是有自己的規矩的?

  吳:是,那當然是有自己規矩的。凱恩斯就做得很好。我作為經濟學家説話的時候,我一定按照經濟學的原則去説。凱恩斯做得好在什麼地方:他講到股市的時候,他就不説過度投機有利、泡沫經濟有利,他不是這麼説的。他作為經濟學家,他告訴人們股市上的價格決定往往是無理性的。他在作為一個股票的投資者、甚至投機者的時候,他完全可以通過投機賺錢。這是悖論,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事情。你是什麼職業,你就按照這個職業的要求去做。不能因為我是一個投機家,我就跑到這來拼命宣傳投機對所有人都有好處,而且把這些小投資者都往這裡頭引,把他們套住,這就不好了。

  陳:我們曾經把冰心老人稱作是中國文壇的良心,那麼現在也有人把您稱作是中國經濟界的良心,這個叫法您接受嗎?

  吳:經濟學界的代表之一,最多如此。

  陳:在今天的中國社會中,"經濟"這兩個字無處不在。大家都在講錢,都在講創造財富和盈利,良心這兩個字有什麼用處?

  吳:中國老話就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市場經濟它需要一個人和人之間的信任關係,沒有這樣一種信任關係,如果靠爾虞我詐是發展不到現在的市場經濟的。

  陳:我們確實有另外一種擔心:就是在這麼多候選人當中,您是唯一的作為經濟學家當選的。我們剛才説到的是良知,在今天的社會當中,您覺得靠很少人的良知,我們的市場和我們的經濟靠得住嗎?

  吳:這是靠不住的,不可能靠少數人的良知。比如我常常跟我的私營企業家朋友們談道:我到你們的辦公室也好、家裏也好,看不到書。看到的書,大家都有一本書《胡雪岩》。我説這可不行,你們怎麼只學勾結官府的辦法,這不行。他再多的聰明才智,加上勾結官府,暴發了,但是也害了他。最後因為某種原因,他又垮臺了。所以你看我們現在一代一代的企業家有很大進步。雖然他們心裏也有很多的牢騷:我規規矩矩的,結果某某人一討巧就上去了。但是他比較這兩種方法,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國家,有一個規範的市場更好。於是在這兩種取財的方法中,他就會越來越趨向於取之有道。這就會變成一種社會力量,來凈化我們的環境。當然這裡面也應該注意到,政府在這裡起的作用應該説是更重要。

  陳:政府也需要有道德?

  吳:對,政府要安排一種環境。這種環境使得善於經營、勤於勞動的人能夠富起來。你要建設這個環境,首先就要律己,就是要把政府的行為端正。

  陳:吳老,這是您四年前寫的一本書叫《何處尋求大智慧》。現在大家都在尋求錢,那麼在每一個人的良心上我們能夠尋求到大智慧嗎?

  吳:那當然應該能夠尋求到。因為你光靠小技巧,甚至是邪門歪道,可以暴發於一時,但是歸根到底還是要失敗的。特別是一個民族,不能靠炒作使這個民族富起來。

  陳:在您這本書的最後一頁,我發現了您引用了一段話。在新的一年,在新的一個世紀到來的時候,我們覺得請您把它讀給我們應該是最合適的。

  吳:魯迅曾經説過: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

  陳:您今年已經70歲了,這是您的理想嗎?

  吳:對。

  舊的一年過去,好在我們把良心留下了。在2000年十大經濟人物評選中,有評論説:我們也許不需要諾貝爾經濟獎,但我們需要敢講真話、講實話的經濟學家。其實在完善中國市場經濟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的又豈止僅僅是經濟學家的直言。在明天,《經濟半小時》將專訪另一位獲獎人物柳傳志,記者的提問和他的回答,可能會出乎你的預料。(《經濟半小時》記者陳大會)
中央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