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頁 > 經濟半小時 > 近期報道
居民儲蓄“消化不良”((2003年02月17日 22時15分))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最新統計資料,2002年,國內城鄉居民儲蓄餘額達8.7萬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7.8%,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了10%,簡單説,也就是存款的增長大大超過了收入的增長。有人甚至給居民存到銀行的過剩存款起了個名字,叫“超儲蓄”。過高的儲蓄增長是否超出了合理的範圍?最近中國工商銀行的一個數字也很能説明問題,僅春節前後的40天裏,工行新增人民幣存款就突破了1000億元,比去年還多增252億元。

    
儲戶:我有一本經濟賬


    老百姓在歷次降息之後還是偏愛存款。記者在眾多儲戶跟蹤調查了一位儲戶,並走進了他的家庭,看看老百姓的賬是怎麼算的,這些存款是怎麼來的。

    春節剛過,銀行裏人很多。記者在這裡遇到了來存錢的趙大爺。他存的是過年兒女給的錢剩下的部分。他認為擱到自己的地方,會想法兒給花了的,及時存起來可以省下。趙大爺的家在北京南城一座普普通通的居民樓裏,房子不大,一家三代共同生活。聽説記者是來採訪儲蓄問題的,趙大爺打開抽屜,向記者展示了他的一件“寶貝”——一些賬本。他説:“我從80年代就開始記賬,有這種習慣一直記到現在。你看,這是1988年的。”

    記者看到,趙大爺的賬記了滿滿的七大本。在這些賬本上,他把每個月的收入和存款,把每天用在柴米油鹽上的花銷,都記得清清楚楚。

    “80年代我們兩口子收入才110多元錢,根本存不下來什麼錢。”

    趙大爺給記者算了筆賬。1980年他們夫妻兩個人的月工資是120元,1990年漲到了500元,2002年更是達到了2500元,比1980年增加了近20倍。與此同時儲蓄也在增加。趙大爺每個月都要把花剩下的錢存到銀行裏,1980年他每個月只能存20多元,1990年增加到150元,2002年則增加到每月存1000元左右,是1980年的50倍。“這幾年我們也有了些積蓄,將近有四五萬塊錢了。”錢多了,可趙大爺還是不敢花。賬本上寫得清楚:趙大爺現在一個月退休金1200元,各種花銷有500元,看病每月大約要用去200元。

    他告訴記者:“我們已經60多歲了,一架機器活了60多歲肯定會有毛病的。所以得有一個憂患意識——要看病。歲數大了想出外旅遊,到各地逛逛的想法也有。但不敢動存款。”

    住房、教育、醫療、保險,這些大宗開支困擾的不僅僅是趙大爺這一代人。趙大爺的兒媳是老師,小兩口帶著5歲的兒子跟父母住在一起。他們每個月的賬單是:兩個人月工資約6000元,小孩的託兒費等各種費用要花1200元,日常開銷1500元,剩下的3300元都要存進銀行。

    “絕大多數還得存起來。現在孩子得上學,房子還沒買,北京房價又那麼貴。”

    趙大爺告訴記者,他不是沒想過投資。他手裏有點股票,每天都要到證券交易所逛一圈。記者跟他來到交易所。大廳裏人不多,他在交易牌前站了很久。

    “股票兩萬多元錢基本上都套著,所以我準備取出一部分,乾脆把錢存進銀行。”

    
背景:利息越低 存款越多


    有錢不花存銀行,以備不時之需。趙大爺的想法代表了相當一部分儲戶的心態,在這一心態下居民的存款額也就這樣越積越多。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利率處和國家統計局了解到了一些數據,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這些年我國居民存款的情況。

    自1996年開始,中國人民銀行對人民幣儲蓄利息進行了八次較大幅度的降低,以一年期居民儲蓄利息率來看,1996年5月1日開始將原來的10.98%的利息率下調為9.18%,1996年8月23日再次降低至7.47%,同年我國居民儲蓄總額突破4萬億元,比1995年增加了將近1萬億元。1997年10月23日再次降息降低至5.67%,1998年3月25日再次降息降低至5.22%,同年7月1日又一次降息降低至4.77%,同年12月7日第三次降息降低至3.78%,同年儲蓄餘額則上升到5.5萬億。1999年6月10日降低至2.25%,2002年2月21日再次降低至1.98%,同年我國儲蓄餘額高達8.7萬億元。

    
調查:存錢的仍佔大多數


    這幾年的儲蓄有這樣兩個新特點:從儲蓄種類來看,在2002年的新增儲蓄存款中,定期儲蓄佔了56%,繼續保持了較強的穩定性;從儲戶的結構來看,個人存款仍然佔了大頭,所佔比例超過了85%。這幾年為了鼓勵消費和投資,刺激經濟增長,國家曾多次降息,可總是不能動搖儲戶存錢的決心。是哪些因素在影響著大家,我們的記者在北京街頭進行了抽樣調查。

    目前,我國的居民儲蓄餘額已經達到8.7萬億,已經連續7年高速增長。那麼目前儲蓄佔個人投資總量的比例有多少,人們選擇儲蓄的原因又是什麼,記者帶著調查問卷在街頭進行了隨機採訪。

    經過調查問卷的統計分析,記者發現,所有被問的人,都把自己的余錢的絕大部分存進了銀行。這次一共發放調查問卷50份,其中有六成的人,儲蓄額佔到了家庭投資總額的70%,另外還有三成的人,把80%以上的余錢放進了銀行。

    居民:“因為我們上班,每月都有穩定的收入,錢一般都存起來了。大部分至少一半是儲蓄。只是覺得錢沒有地方放,就放在銀行。”

    那麼這樣的儲蓄額度對於個人來説是不是最好的投資方式呢?記者採訪了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教授。

    他説:“這個跟我們的市場發展有關係。因為目前是金融市場初期發展階段。其他渠道可能比較狹窄,目前總的投資渠道還是比較單一。”

    趙錫軍教授認為儲蓄已經成為大部分50歲以上人群的首選投資方式,並且他們不太容易改變這種觀念。儘管從1996年起,中國人民銀行已經進行了八次較大幅度的降息,但人們對於儲蓄仍然有很大的熱情。

    在我們的調查中發現,儲蓄相對較為穩定成為人們選擇儲蓄的首要原因,有67%的人選擇了這項,其次是由於暫時還沒有找到別的更好的投資方式,排在第三位的因素是為養老,防止疾病,防止失業。

    居民表示,儲蓄風險小。“説白了現在沒人圖儲蓄的利息,圖個穩定,因為銀行比較保險。”

    今年人們對儲蓄依然是情有獨鍾,還是有了別的考慮,通過調查,記者發現選擇儲蓄與正在考慮其他的投資方式的人數一樣多,都佔到39%,另外選擇投資股票佔到15%,還有13%的人選擇投資房地産。雖然目前主要還是選擇儲蓄,但是在條件成熟的時候會嘗試別的投資方式。

    
專訪: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曹鳳歧


    存款多了,一方面説明老百姓生活富裕了,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説,存款過高對於我們國家的整體金融運行也有不利的方面,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曹鳳歧多年來一直在研究我國居民存款及銀行利率對國民經濟的影響,我們對他進行了採訪。

    2002年居民存款的增長比可支配收入的增長高出了7.8個百分點。有人認為這一差額就是一種超儲蓄。而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主任曹鳳岐則表示,從經濟學上説,他並沒有看到更多超儲蓄的概念。“經濟學上有一個高儲蓄的概念,是指居民可支配的收入中用於儲蓄的比率一般達到20%以上到30%。”

    記者:“我國算不算是高儲蓄國家呢?”

    曹鳳岐:“我國的這個比例可能是35%-40%之間,應該是高儲蓄國家。去年,整個的居民擁有的金融資産儲蓄存款佔了67.4%、股票投資為7%、國債的投資是8.8%、基金的投資佔5.4%、人壽保險有1.9%。儲蓄佔的比例這麼大可能反映了直接的消費不足,就是説有一些人大概是收入也不高,或是下崗,或失業,那麼一些錢他們是不敢花的;也可能是有一部分人準備買房子、汽車,但沒辦法一下子買下來,所以要儲蓄起來。我們8次降低利率是希望居民能夠把錢從銀行取出來進入股票市場和投資其它的一些方面。由於我們的股票市場還不夠完善,很多居民進去以後風險很大。除了國債外的其它債券,如基金市場都不夠發達,保險也不夠發達,應該説居民參與投資方面也是不足的。

    記者:”如果這個存款額繼續攀升或居高不下,那會對我國經濟産生哪些不良的影響呢?”

    曹鳳岐:“儲蓄是用國家銀行來進行運用的。而我們的投資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除了銀行的融資和投資外,實際我們還有很多直接的投資,如通過證券市場。而銀行目前的貸款和各方面效率也不夠高。所以在這個時候大家都把錢存到銀行,實際對銀行也是一個壓力。另外,我們要發展資本市場和其它的一些融資渠道,但老百姓的錢又不能夠進到這個市場或者我們的渠道還沒有暢通。所以這對整個中國的投資和消費都不是很有利的一件事。”

    如何消化掉這些過剩儲蓄呢?專家有不少意見,諸如完善有關社會保障體系,讓老百姓消除後顧之憂;另外應該大力發展和規範資本市場,完善消費信貸體系,促進銀行儲蓄向投資和消費的轉化;當然,老百姓過分依賴存款的傳統心理也會慢慢調整。

    (《經濟半小時》記者:張雪松 嚴靜鋒)
中央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