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 經濟首頁

王一鳴副院長(右)在看網友的問題

  有關城市建設的理念

  【姜生】請問:如何看待保存地方特色的城市建設和千篇一律的高樓大廈化城市建設?

  【嘉賓:王一鳴】 確實到中國城市去看一看,人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就是城市建設越來越趨同。我曾經去過拉薩,拉薩應該是一個很有民族特色的城市,是一個高原城市,但是現在建的也和內地的城市非常接近,高樓林立,都像現代化目標看齊。所以,人們對城市景觀的理解好象現代化就是高樓大廈,我想這個觀念是要改變的。城市的地方特色我覺得非常重要,它是城市個性的象徵,有個性才有魅力,有個性才有吸引力,有個性也才有活力。所以,怎麼樣在城市現代化建設進程中體現城市的個性,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課題。當然城市個性包括很多方面,但是我覺得城市的文化底蘊應該是最最重要的,它可以體現在城市的景觀上、城市的建築風格上、城市的架構上,也可以體現在人們的言談舉止上,以及人們的行為方式。所以,怎麼樣去挖掘地方的特色資源,特別是文化資源,把它與現代化的城市建設相互融合起來,使地方的文化底蘊融入我們城市現代化的進程中,我想中國的城市才會在世界上有它獨特的魅力,如果我們城市都千篇一律,那就會失去它的魅力和吸引力。

  【bobo33331】難道城市愈多,經濟就愈發達?

  【嘉賓:呂斌】我也同意城市的數量確實不能完全反映經濟的發達程度,在世界上大有城市化水平並不是很高、但是是非常富裕的國家,比如北歐等等。實際上也有城市化水平非常高,但是非常貧窮的國家,像非洲、還有亞洲的孟加拉等等一些國家,所以我覺得衡量一個城市經濟是否發達,從城市的多少來判斷,確實不應該成為唯一的標準。但是我們國家現在的發展階段很重要的一個背景,就是我們是城市化加速的一個階段,因為我們城市化水平已經超過30%,去年年底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表明我們的城市化水平已經超過40%,根據世界的經驗,城市化水平超過40%,城市化的速度就會加快。因為我們是一個13億人口的國家,要想發展,城鄉人口結構、包括城市的數量在目前的階段來看應該還有調整的必要。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們現在作為一個國策,推進城市化,我覺得這個大的方略是正確的。但是我覺得最近幾年我們在有些地區,有些城市出現了盲目追求城市化指標、城市化速度、城市化水平的現象,我們常常稱為“假城市化”或者“虛城市化”。

  我個人認為城市化一定要有工業化的基礎,或者換句話説,我們農村的人口轉向城市一定要有充分的就業機會、就業崗位,這種城市化才是健康的,這樣的城市化才能夠真正地進一步促進、推動經濟的發展,否則的話,就會帶來很多城市問題。最近我們中央一再強調解決的三農問題,我覺得實際上跟我們前一階段城市化過程中在大好形勢的背後還有一些需要我們端正認識的問題,所以我們城市化的過程中,正如當前中央政府説的“堅持一種科學的發展觀”,比較理性的推動、促進我們的城市化進程。

  【西部刀客2】 如何找準城市的定位是城市發展的關鍵因素,請專家給我們介紹一些尋找城市定位的方法吧!!

  【嘉賓:王一鳴】城市的戰略定位是一個城市制定發展戰略的關鍵,只有對城市的定位經過準確的把握,我們城市發展戰略、城市規劃、城市建設才有章可循。當然,定位要做很多系統的分析。舉個例子,比如重慶,重慶是長江上遊的經濟中心城市,它的定位是“三中心、兩樞紐、一基地”,所謂“三中心”就是區域性商貿中心、金融中心、科教文化信息中心;“兩樞紐”就是交通樞紐和信息樞紐;“一基地”就是現代製造業基地。比如這種定位合不合理,就我個人來看,這種定位過於全面,很難體現出重慶的特有定位。重慶建設商貿中心和金融中心還需要較長的過程,一個城市的定位肯定跟它特有的空間、範圍是相聯絡的,如果重慶市定位在西南地區的商貿和金融中心,那麼它和成都是一種什麼樣的分工關係?簡單的從這個定位裏面是很難看清楚的。所以,這種城市的定位需要去把握方方面面的關係,要抓住城市的主要矛盾,要體現城市的比較優勢,和它的個性特徵。當然這種定位可以在城市發展過程當中逐步調整的,這種定位要對城市的發展有指導意義。

  再比如説上海,上海定位是“四個中心”,叫做經濟中心、商貿中心、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現在看來像上海這樣的城市,它的經濟發展對製造業的依賴還非常高,包括它的財政、收入來源,而這四個中心的載體都是現代服務業,而服務業對製造業的替代過程應該説還沒有完成,只有上海的服務業具有國際競爭力了,它才可以逐步的替代製造業。所以,上海近幾年又在加快它的製造業的發展,比如它的173工程,也主要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資來發展製造業。這樣看來,城市的定位明確了一個城市的發展方向,但是也需要在城市的發展過程中不斷的完善和調整。

  【中國吉祥0】《福布斯》雜誌中文版前不久公佈了其首次推出的“2004年度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行榜”,位列前10名的是杭州、寧波、大連、上海、溫州、北京、蘇州、無錫、紹興和深圳,您們對此怎麼看的?

  【嘉賓:呂斌】對於《福布斯》公佈的2004年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行榜,我基本上認可。但是這裡面我覺得能夠看出一個問題,就是這十個城市都是在東部,我們這樣一個資源廣闊的國家,有這麼多的城市和地區,但是商業最佳的都在東部這點,説明近些年儘管我們的城市發展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但是通過這樣一個排行還是看出差異。西部沒有一個城市能夠進入最佳商業城市,我覺得這説明可能指標本身,《福布斯》排序的時候一種特殊的視角,另外我們在促進發展過程中,説明我們西部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個人覺得現代商業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商品的銷售問題,而應該有一個大物流的概念,我覺得我們中西部實際上資源是非常豐富的,勞動力也非常豐富。 他們有很多物産、人口也很多,怎樣通過我們現代物流的概念下,現代物流的組織能夠把這些地區的商業發展起來,我覺得從個排行來看,還是有很多工作要做。因為我是做城市研究的,全國大大小小的城市都去過,我個人覺得我們中西部有一些城市儘管人均GDP不是很高,但是從商業點來看還是蠻繁榮的,廣西的南寧等等。當然也跟這些地區的市民消費的價值觀有關係,東部的很多城市包括我們工業基礎非常好的城市,在消費、商業這方面也還應該向中西部的一些非常有特色的、有魅力的城市去學習。

  【西部刀客2】 如何以科學的眼光看待城市轉型這樣一種現象?如果一個城市需要轉型,他所具有的必要條件是什麼?

  【嘉賓:王一鳴】城市的轉型是有特定內涵的,比如我們説資源型城市轉型,指的是經濟從對資源採集的依賴向資源加工增值産業佔主導地位轉變;又比如工業生産基地向經濟中心城市轉型,指的就是要逐步強化城市的輻射和集聚能力,強化它的中心城市功能,使城市成為各種生産要素交換的樞紐和平臺。從更廣泛的意義來説,城市轉型對每個城市的發展過程來説,都是要經歷的一種特定階段,不同的城市面臨轉型的任務有所差異,但是這個特定階段遲早都會經歷的。比如,上海原來是一個老工業基地,改革開放後,它正在成為一個經濟中心城市,在這種全球化加快發展的態勢下,上海的國際化程度又在迅速提高,它又在向一個國際化大都市轉型。我們現在在政策層面上比較關注的是資源型城市的轉型,隨著資源日趨枯竭,這些城市面臨著城市發展缺乏産業支撐,就業面臨各種困境,另外資源採集過程當中也帶來了生態的破壞,比如煤礦城市的塌陷。

  如何來加快資源型城市的轉型,從産業上説,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延伸産業鏈,發展相關的後續加工産業,提高産業的附加值;當然,還可以選擇發展其它替代産業,這方面能不能成功,取決於我們勞動力的知識結構和技能能不能通過培訓有較大的改善,適應這些替代産業發展的需要。現在有些礦業城市之所以在發展替代産業上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除了受資金和市場條件約束外,我認為更重要的是人力資本跟不上。所以,未雨綢繆,不斷加強勞動力的培訓,發展職業教育,對一個城市提高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力是非常重要的。

  【Vmars】目前中國城市是以攤雞蛋的方式發展,並在城市建設上千篇一律,如何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保持本地的風格。

  【嘉賓:呂斌】目前我國“攤雞蛋”或者説“攤大餅”的發展模式主要表現在一些大城市,特別是一些超大城市上。我也覺得這種模式對於一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高一個城市的效率是不利的。我比較主張城市(特別是大城市)應採取緊湊城市的發展模式,所謂的“緊湊”並不是簡單的指高強度、高密度的發展,而重要的是功能的緊湊,尤其是我們的居住功能與商業服務功能,以及就業的地點應相對的緊湊。對於大城市來説,應該強調多核心的、網絡式的組織模式。我國近些年由於城市化的速度非常快,所以有些城市在文脈的繼承上,地方特色的發揚上考慮不夠,出現了城市建設上千篇一律的現象。我個人覺得在城市的發展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注意保持和發揚城市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當然我們也需要創新,我覺得我們切忌不可盲目地照搬照抄西方的一些模式。

  如何創新?我也認為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我覺得我們的城市規劃師、城市設計師、建築師在做規劃、做設計的時候一定要首先對我們自己的文化有一個認同,在充分對地域文化、地域特色進行調查提煉的基礎上來開展我們的工作,我想這是我們做好工作的一個前提,也是我們的責任。

  【曲徑通幽】能否説目前一線城市的基礎建設已經結束,城市發展與管理的重點已經轉向城市政府機關服務職能的建設與競爭?

  【嘉賓:呂斌】我不認為我們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基本結束。當然,東部的發達地區的一些城市近些年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比較大,改善的比較快,但是我們中西部的大多數城市,包括東部的一些中小城鎮的基礎設施建設實際上欠帳也還比較多,我們還需要持續地做很多很多的工作。即使是像北京、上海、廣州這樣一些發達城市,基礎設施已經改善比較多的城市,我覺得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尤其是知識經濟時代面臨著一些新的需求,基礎設施還需要不斷地改善和優化。當然我也同意城市的發展不僅僅是在硬體上下功夫,在軟體上(也就是在管理上)同樣應該下功夫。在這個方面,在我們經濟體制轉軌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努力的空間還很大,特別是政府如何能夠順應形勢,及時地、貼切地轉變這種服務職能,這是當前我們面臨的重要課題。

  【中國吉祥0】 王院長能否也説説您的經歷與感受?

  【嘉賓:王一鳴】我去過城市很多,幾乎每個省會城市我都去過,當然還有很多地級市我也去過。我總的感覺是,中國的城市差別不是很大,即便是在內陸地區的城市,現代化氣息也非常濃厚。在烏魯木齊這樣的內陸城市同樣可以吃到新鮮的海味,在西寧、銀川這樣建城區面積並不是很大的城市同樣可以看到現代化的高層建築。但是,真正能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那些個性鮮明的城市,因為要比現代化,國內城市很難跟上海相比,有些城市並沒有很多摩天大樓,但是給人的印象很深。比如前一陣我去了九江,感覺是非常適合人居住的一個城市,文化氣息也很濃,山水風光非常宜人;去了重慶,會感覺到山城獨特的景觀;去了青島,海邊的那一段岸線上獨特的建築景觀始終讓人很難忘懷。所以説,一個城市留給人們的記憶往往就是它最有特色的那一點,那一線。

  【中國吉祥0】 什麼是城市的科學發展觀?

  【嘉賓:王一鳴】 科學發展觀是發展的世界觀,決定發展的模式和發展戰略。科學發展觀的提出,並不是針對哪個城市和地區的,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並不存在城市的科學發展觀,但我認為城市的發展戰略制定可以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也就是説城市發展要以人為本,要統籌協調,就是要以城市最廣大居民的利益為出發點,而現實當中自覺或不自覺損害居民利益的事還是很多的,比如一些城市為了搞形象工程,強制居民拆遷,這不能叫以人為本。另外,有些城市經濟發展很快,但是,教育、衛生、文化設施遠遠跟不上居民的需要,還有城市的防災設施也非常落後,比如今年出現的大雨,造成了不少城市的交通癱瘓,這些都不能叫統籌協調。所以説,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就是要解決城市發展的目的和怎麼發展的問題。

  【襯衣球鞋】 行政體制有時候會不會打破了城市本身成長的過程?

  【嘉賓:王一鳴】 在改革不斷深化加快建設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行政體制對城市發展的制約正在不斷弱化,市場的力量正在不斷衝垮行政體制的藩籬,市場經濟是不會有行政邊界的,它必然要突破行政邊界的束縛,比如在今天的長江三角洲有兩省一市,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16個城市開始走到一起,構築共同發展的平臺,這就是市場經濟的力量,第一推動力來自於企業拓展市場的需要和自身發展的需要。所以,我們要順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加快培育城市間橫向的協調組織,培育各類行業協會和仲介機構,構建生産要素市場和交易平臺,促進生産要素的自由流動,這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內在需要,是行政體制難以阻擋的。

<<上一頁下一頁>>
第3頁
(編輯:靖海來源:CCTV.com)

相關文章:

  • 關心城市就是關心我們的未來 (2004/09/14/ 16:29)
  • 2004CCTV城市中國系列活動主創人員及專家在線(一) (2004/09/14/ 16:36)
  • 2004CCTV城市中國系列活動專家在線(二) (2004/09/14/ 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