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 商界名家

評書突圍

央視國際 2003年06月26日 11:29

  題  目:《評書突圍》

  播出時間:2003年6月26日

  嘉  賓:中國煤礦文工團的國家一級演員連麗如
       北京單田芳藝術傳播有限責任公司的總經理肖建陸
       北京時代新紀元文化傳播公司的總經理陳紀新

  片  長:30分
現場圖片

  路一鳴:觀眾朋友們好,歡迎收看《商界名家》。在我上小學的時候,一到中午放學同學們都往家跑,不是為搶那口飯吃,而是因為怕錯過中午播出的評書,等上了中學這個習慣慢慢要改變了,現在工作了,聽評書的時間變成在出租車裏了。雖然聽評書不過癮,但是那種感覺仍然讓我們感動,據説現在評書的聽眾仍然是學生和退休在家的老人們,評書到底目前有多大的市場?還有多少人喜歡評書?會不會有更多的人來聽評書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我身邊的這位是中國煤礦文工團的國家一級演員連麗如老師,也是著名的評書表演藝術家,歡迎您。連老師身邊的這位是北京單田芳藝術傳播有限責任公司的總經理肖建陸先生,歡迎肖經理,

  路一鳴:肖先生身邊的這位是北京時代新紀元文化傳播公司的總經理陳紀新女士。前一段時間一直在操作滾石到中國來演出這樣一個活動。

  陳紀新:對。

  路一鳴:評書市場很多人一聽就非常熟悉,但要仔細琢磨起來,您就了解得不那麼清楚了,我們通過一段短片來看一看評書市場上有些什麼事情。

  路一鳴:我們今天的談話就試圖回答剛才這個短片提出的最後一個問題,不過我想先求證一下連老師和肖先生,現在根據你們觀察,聽評書的人越來越多了還是越來越少了?

  連麗如:要讓我説呢,聽評書的人也不是少了,而是聽不聽無所謂了。

  路一鳴:沒有那麼鍾愛了。

  連麗如:對。

  路一鳴:肖先生呢?

  肖建陸:因為我們經常收到一些聽眾的來信,有的人幾乎對每一部評書都是很有研究了,看來他們還真是用心聽了,但是這個評書的聽眾有非常固定的聽眾,就是學生,和中老年人。

  路一鳴:有時間的人。

  肖建陸:另外一部分就是出租汽車司機,他因為每天在車上,到點他就知道,哪個頻道是哪部書。

  路一鳴:他可能同時在聽幾部書?

  肖建陸:對。

  陳紀新:像過去我們聽評書那個年代,真正能有一些欣賞藝術的形式很有限,現在,我們自己的藝術門類又這麼多,國外來的東西又很多,實際上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民族很多表演藝術都是受衝擊的,在這個時候其實我是覺得不可能要求全民族都去聽評書,那是不可能的。我一直説大家有權利選擇自己的一種藝術欣賞的消費方式,但是我同意剛才肖總的話,它一定有它固定的關注群體。

  路一鳴:陳女士曾經聽過評書嗎?

  陳紀新:聽過。

  路一鳴:現在呢?

  陳紀新:很忙,沒有什麼固定時間去聽。

  路一鳴:現在很多人就是跟您的這種狀態一樣,沒有固定的時間在那兒等這集評書的出現了,不過我很想問問連老師,你當時開這個書場的目的是什麼呢?

  連麗如:開書場我就是為了給人們展現什麼是真正的評書,書館是評書培養新人的地方,過去我學説書的時候北京有40多個書館,每個人到書館去説書幾乎都是滿座,或者七八成滿座,每個書館一天要演三場,北京有很龐大的一個聽書層。

  路一鳴:滿座會有多少人?

  連麗如:滿座的話像朝陽門外最大的書館200多人,最小的書館也有幾十人。

  路一鳴:40個。

  連麗如:對,40多個書館,我學説書的時候。

  每天幾萬人在聽評書。

  連麗如:對,那麼現在呢,實際上聽書的人是比那個時候多了,中國人口還增長了。

  路一鳴:雖然我也曾經很喜歡聽評書,但是我從來沒去過書館,而且我覺得看電視裏面播的那個評書,是不是也能夠鍛鍊一批新的演員?

  連麗如:不行,絕對不行,因為評書是現場極強的一種口頭文學藝術,它是活的,我在書館裏可以講,過去我們北京天橋有十幾個書館,你也兩點鐘開書,我也兩點鐘開書,他也兩點鐘開書,都是兩毛錢的書牌,誰説的好,觀眾就上他那兒去,只有在那樣的競爭下,你才能往好裏説,我這個地方怎麼説的不好,聽眾一扭頭,我應當拿什麼語言把他勾回來,所以你沒有現場藝術的調動,現場語言的調動,你的藝術不能提高,而且這一大部書是活的,死的背口相當少,我們必須上臺去鍛鍊,這一部長書,不像我唱一首歌,那都是死詞,戲都是死的,那麼書都是活的,在席位的,你説劉蘭芳也好,袁闊成也好,這些人,哪個不是從書館鍛鍊出來的。沒有書館的基礎他説不好書,這是肯定的。

  路一鳴:但是如果像剛才連老師説的這種狀況的話,我覺得咱們評書演員也不夠,全國這麼多聽眾,都跑到能坐200人一個小場子裏聽書你也累不起,您覺得呢陳總?

  陳紀新:其實大家可以選擇多種方式。

  連麗如:其實我覺得不能這麼看的。評書斷檔好幾十年了你要知道。

  路一鳴:剛好您説到斷檔的問題,我特別關注評書人才斷檔的問題。怎麼會沒有人去學評書呢?

  連麗如:學説書太難了。有的人找我學説書,這個人很聰明,我説你趁早去學博士去,你下的這個功夫,學完碩士,學完博士,你當了博士後以後,恐怕在這幾年學説書你未必學得來,你學戲曲,唱好了我是名角,不成我演二路角,再不成我旁邊掖個汗巾,當丫環,評書不行,就耍你一個人,你就必須説好了,你説不好,你就沒飯吃,所以學評書特別難,它不僅需要你有辯論的口才,而且需要你有豐富的文化底蘊,你有語言辯論的能力。

  路一鳴:你是説學評書太難了,都把人給嚇跑了。

  連麗如:不是他沒有這種環境去學,像剛開始我説《三國演義》的時候,我説完一段,我在前面説半個小時,我父親接著我説一個半小時,他就這樣把我給帶出來了。現在沒有這種環境了。

  路一鳴:那我問問單先生帶徒弟嗎?

  肖建陸:單先生最近也一直沒有帶徒弟。

  路一鳴:怎麼大家都不帶徒弟?

  肖建陸:因為沒有特別可心的這種苗子,所以這是一個很吃工夫的藝術,而且很費力,現在主要任務還是把他肚子裏面的評書我們給他掏出來。

  路一鳴:那我就有一點不明白了,學鋼琴,小提琴都很吃工夫,哪怕學體操,學京劇,那很多家長都把自己的孩子往這些學校送找老師,往那兒送,前一陣電影《和你在一起》不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嗎?怎麼學評書大家反而都不積極了呢?

  連麗如:你學體操,學完體操以後,你可以同時學文化,體操出不來可以幹別的。真要學出一個體操明星來那可了不得,這個經濟效益和他的名氣,學評書行嗎?

  路一鳴:單先生和連老師的收入怎麼樣?

  連麗如:你不能拿我們去跟歌星比,人家唱一首歌可能我們説一部書,三部書都掙不來,但是我們拿我們跟過去的老藝人來比,我覺得我們很知足了。

  路一鳴:您心裏有沒有不平衡的時候?

  連麗如:我沒有不平衡。我很平衡,

  路一鳴:您真的很平衡。

  連麗如:真的很平衡,達到自古以來平衡點的高峰。

  路一鳴:單先生呢?

  肖建陸:單先生基本上也是這種狀況。你要錄一講評書,廣播評書百十來塊錢。

  連麗如:150塊錢。

  肖建陸:要背半個小時,比唱一百遍這個歌那你沒法比,這種收入,一天錄四講書的話,恐怕得花多半天背書。所以他這個收入並不是很高。

  那我問問市場方面的專家,陳女士,既然這個東西這麼好,要學成也很不容易,它怎麼賣不出價來呢?

  陳紀新:現在説的是這門藝術的出路。其實它的出路,如果被社會認知度高,再難的事,你説了半天,其實可以成為冠軍的,能唱主角的也是那麼幾個。很多人都是一個跑龍套,但是那麼多人都願意跑,好多藝術很難,但是學它就趨之若鶩,拜師,找名家,那麼多人,因為我一直認為它的出路,大家看得到,不論學到什麼被社會認同的程度高,我認為它有社會認知度,它看到自己發展空間大,

  路一鳴:我很想聽聽肖經理的意見。如果單先生有一天説不動了,沒有新人你這個公司怎麼往後發展?

  肖建陸:那麼我就因為這些藝術家都比較老,歲數都比較大了,可能是説一年少一年,所以我就想現在搶救這個民族文化,無外乎就是傳承,傳承不下去就是記錄,實際上記錄也是為了傳承,將來以後大家有人學,他有一個借鑒的東西,現在有一些新錄的書我就沒有放。

  路一鳴:還是單先生講的。

  肖建陸:對,近三年來我們也是順應形勢推出一些現代評書,像《欒蒲包與豐澤園》《柳林傳奇》,《曾國藩》。

  路一鳴:市場反映怎麼樣?

  肖建陸:市場反映非常好。尤其是《清官于成龍》,《清官于成龍》曾經拍過電視劇。所以關於廣播和出版音像在市場推廣對將來這門藝術整個經營的獲利是直接相關的,你把兩個利潤都要拿到手裏,現場演出這塊要做,它應該是一個很有限的收入,大塊的收入應該都在其他方面比如廣播,我老説通過傳媒來做,傳媒這塊最重要的就是讓他知道,首先東西要好?我們剛才已經説東西肯定好,我們藝術家講這麼多年,很少的一些人才能到了這個頂峰,成為大師,這麼好怎麼就沒有市場呢?一定是知道它好的這塊宣傳的力度還不夠。

  路一鳴:你甚至都不知道連老師開了個書館?

  陳紀新:我不知道,所以我也不知道必須到現場看,和看電視不同。

  連麗如:將來如果有機會,我到現場説書我非得請您聽不可。

  路一鳴:還有成千上萬像我們倆這樣的人,您都一一通知一遍,您也通知不過來?

  連麗如:不過我覺得有一個知音就不算少了。

  路一鳴:這就是您的一個狀況。我再問問單先生的狀況,肖經理您怎麼推銷單先生的?

  肖建陸:單先生因為有相當的聽眾基礎,那麼98年開始我們就要創立品牌,打出《單田芳廣播書場》,從一開始我們給各電臺發信,這樣發出去500多封信,回饋的大概有11家電臺,從11家電臺開始我們正式開始商業運作,開始沒有廣告可帶,我們就是白送,郵寄帶子節目都是白給,他只要跟我簽一紙協議,所有的節目就都供,這樣一直運作了一年多,就逐步地一傳十十傳百,一直到今天發展到將近500家了,現在所有的這些電臺,90%大概都跟了我們五年了,一直在播單先生的評書,每天電臺都在播,那麼它就産生了長期的效應。今年4月8號,我跟單先生去了趟承德,去承德是搞一個跟聽眾的見面會,承德電臺搞的,在去的路上,單先生説,這個承德有沒有人哪?

  路一鳴:他很擔心。

  肖建陸:他説要是沒人咱們去,這不臊目打眼的嘛。

  路一鳴:因為他很久沒去過書館了。

  肖建陸:結果我們早上九點到那個廣場,兩萬多人。人山人海,最後20多個保安警察,把我們給帶出來了。

  路一鳴:這有點像歌迷見面會。

  肖建陸:但是他這個是免費的,他不收任何費用。

  路一鳴: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營銷方法嗎?

  肖建陸:其他的也有一些像跟媒體的接觸,有些媒體採訪,一些熱點問題。

  路一鳴:偶爾的還是長期的。

  肖建陸:基本上都是不斷地,每推一部新産品,我們基本上都要宣傳一下。

  路一鳴:有計劃的。

  肖建陸:有計劃的。對。我不太接觸媒介,你看我很少上電視臺,你們十次找我,我可能就來一次也就是這樣,因為我覺得在這種場合推廣我沒有用,我沒地方説書去,我非得讓你聽了我的書才行。我一直覺得,一定是讓社會對這門藝術真正的要了解,您説,我去給他講,只要進來我就能把他抓住,怎麼能讓他進來,要把這個問題解決掉。

  連麗如:對,這是一個問題。然後我覺得實際上培養觀眾就是這麼出來的,一個是你能有機會,來做推廣,打消別人不來看的顧慮,為什麼他不來看,你有針對性的來做推廣,而這個推廣如果能利用大眾傳媒,我建議您,電視臺請您幾次,好像是耽誤點時間,您也要上電視臺,然後通過大眾傳媒,才能夠廣泛的被大家認同。

  路一鳴:就是利用強勢媒體。

  陳紀新:一定是,今天做市場運作,利用強勢媒體我認為最關鍵是它的支持。

  路一鳴:你做演唱會也是這樣?

  陳紀新:當然,我認為我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推廣是不是成功,你那個東西好,被人家認知程度越廣,你的市場運作的效益越高,它已經是必然聯絡了。你沒有別的出路,你看這麼多年,這麼多個國家能夠成功運作,繞多少圈都回到這兒來。

  肖建陸:其實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要緊扣這個時代的脈搏。你不跟時代同步,肯定將來這個東西,就要走向末路。

  路一鳴:那就評書而言,怎麼才算跟上時代的步伐呢?

  肖建陸:現在目前廣播是一個比較好的手段,因為我們在全國大概有400,將近500家電臺簽約吧,現在每天還在增加。

  路一鳴:廣播這個手段是比較傳統的。

  肖建陸:是比較傳統的。

  路一鳴:你怎麼體現時代性?

  肖建陸:現在我們準備要開發互動電視,因為我們評書的量已經夠了,大概現在我們手裏有單先生的評書70多部,8000多講,總時間長度是4000多小時。

  路一鳴:這是很大的數據庫。

  肖建陸:對,所以我的電腦裏儲存的都是評書,將來我們可以做一些漫畫和電腦的FLASH,搞這種互動電視,你想聽哪段聽哪段。

  路一鳴:吸引年輕人。

  肖建陸:對。

  路一鳴:大家都很愛看跳來跳去的小人。

  肖建陸:另外這是一種方式,我們現在出的MP3,因為評書它有個特點,非常長,每一部評書都非常長,它要出CD,可能這一套評書要一手提箱價格非常高,現在最新的壓縮手段,就是MP3,現在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

  路一鳴:比MP3更方便的是下載?

  肖建陸:下載很麻煩,因為這一張光盤,我可以聽十個小時,那麼十個小時,就相當於二十講的書,一部200講的書十張光盤,就可以了。

  路一鳴:你沒有那麼大的服務器。

  肖建陸:對。現在很多網站也都可以下載評書,但是都是這麼説,就很少有人能夠通過這種技術來把它下載下來,將來以後我們可以在網站上做一些發展,那麼就是在線收聽。

  路一鳴:除了評書我忽然聯想到相聲也是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有一段時間出了一種叫相聲TV的一個新的模式,用相聲現場相聲的背景,用相聲演員畫面上的表演。

  連麗如:我也看過,好像很快就沒有了。對吧。

  路一鳴:您也不欣賞,我看您的臉色就看出來了。

  連麗如:對。您還是講究傳統的那種藝術形式,我不是光講究傳統。傳統是基礎,如果光講究傳統的話,那我今天就不可能生存了,其實我的思想也挺新的,我很能接受新鮮事物。我給你舉個例子,我在洛杉磯説書,評書的包袱是非常可貴的,它跟相聲包袱還不一樣,它是擠出來的,田連元講,擠出來的包袱才值錢呢,我在洛杉磯説書的時候,啪一下黃三泰起來了,本來一落的話西門蛇的鞭能把他的腿打折了,啪,空中滯留,我就想起邁克爾喬丹來了,我一抖這個包袱,洛杉磯幾百人的大場子裏的人都在那樂,我們希望評書演員要吸收新的東西,給聽眾什麼東西,他需要什麼東西,外國聽眾想聽什麼,華人後代想聽什麼,中國的聽眾想聽什麼,我在書館應當講什麼,我對電視觀眾應該怎麼説,我在廣播應該怎麼講。

  陳紀新:這是創作上的事,如果創作能夠達到這個境界的話,實際上重要的是要把好東西賣出去,我認為市場推廣的那些手段,實際上有很多共同點的。藝術家的這塊我們都已經耳濡目染,成竹在胸了,但是在職業經理人的市場上,好像是一個很大的欠缺,肖經理就您所知從事和您一樣工作的人多嗎?

  肖建陸:現在據説東北還有幾家,他們做的規模就比較小了

  路一鳴:你覺得做經紀是有發展的?

  肖建陸:有發展的。將來這個東西你把它留下來以後,那麼八千多講書,將來單老師再説新書,我能有一萬講書,能播20年,20年以後我再把箱子底翻出來又重新播它一遍,這樣一代一代就能傳下去了。這個東西它就有可能……

  路一鳴:時間越長越值錢。就像我們現在聽週旋的光碟一樣,要用很貴的價錢才能買到。這樣説來它的前景非常廣闊,很誘人。

  肖建陸:對,現在,我覺得這個事業是非常有前途的。

  路一鳴:這種結合在連老師看來您能接受嗎?

  連麗如:我沒有經紀人,我都是自己給自己搞。

  路一鳴:您幹嗎不要一個經紀人?

  連麗如:我沒有這種想法,説實在的。但是我不拒絕,經紀人搞的經紀,我聽説給歌星包裝,完全得服從那個公司什麼的,我服從不了,我有我自己的觀點,我有我自己的看法。其實我認為經紀更大程度上是一種服務,它不是要做您的主,它是為了給您發展提供服務的。

  我見到很多,從雅尼開始,他的經紀人我覺得和演員都像自己家人那種父子關係一樣,他帶著很深的感情,然後他非常專注的研究怎麼給他服務。怎麼給他做市場推廣。然後他和藝術家在一起,共同的成功,其實藝術家的發展,也是他個人的發展,我一直説魚和水的關係,就是這樣的關係。

  連麗如:就像陳女士講的,你必須得了解我的藝術,你理解市場需要什麼,我能做到什麼,如果你做了我的經紀人以後,説必須得給我説這個書,如果這書我不喜歡,我根本不想説,而且聽眾不想聽,你強行給我推的話,根本不行,我是有思想的人,對不對呀。

  路一鳴:也沒人説您跟經紀人合作就失去了思想了。

  連麗如:不是,他必須得了解我,像陳女士講的。

  陳紀新:在國外有些不負責的公司,經紀人根本生存不了,很快就淘汰了,我覺得這倒不是説經紀人都好或者都壞,你看在美國最大的那個藝術家經紀人公司“哥倫比亞”公司,它下面大概二十幾個分公司,分門別類的,做經紀人他也應該藝術上要懂行,不是説他是門外漢,弄一個文盲給人做經紀人是不可以的,他應該對這門藝術非常有了解,了解他的藝術規律,了解觀眾的層面,了解市場情況,我認為他的功能和藝術家是一個組合,形成一個整體,在市場上才能夠成功,能簽約在“哥倫比亞”手下的藝術家,我認為他會覺得非常榮耀,有好幾個這樣的著名的經紀人公司,因為簽在他手下的藝術家,就是靠著經紀人的運作,自己整個藝術上的成就和沒簽約的明顯不一樣,這能提供給他自己很大的發展空間。

  路一鳴:這段話打動您了嗎?

  連麗如:打動我了,我自己都往那兒跑了,但現在沒有這樣的公司能夠吸引我。

  陳紀新:我認為是,就是中國現在潛心為藝術家提供服務的也非常出色的經紀人,我認為還確實不夠。

  路一鳴:實際上會缺這塊人。

  陳紀新:就是市場人才。

(編輯:水晶石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