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論壇 :關注國有股轉讓
央視國際 2003年05月16日 15:04
主持人:李 楠
嘉 賓:吳曉求 博士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
嘉 賓:劉曉丹 漢唐證券收購兼併處總經理
主持人:歡迎繼續收看中國證券,在以下的節目當中我們邀請到了兩位嘉賓,一位是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博士,你好,一位是漢唐證券收購兼併處總經理劉曉丹女士,你好,歡迎兩位來到我們演播室。本週二企業國有資産監督管理暫行條例草案通過了國務院的審議,今天有關專家認為國資監管條例的出臺會加快國有股出售轉讓的進程,近期我們也注意到了有關上市公司國有股轉讓獲得批准的通告是頻頻出現,那麼國有股轉讓提速對投資者,以及對證券市場將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這是我們今天將要關注的話題,在展開今天的話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段背景資料。
近期國有股轉讓概況
近一段時間以來國有股轉讓無論從報批和獲批的速度來看都明顯快於以往,據統計自2002年8月方向光電發佈國有股轉讓獲批公告至今,總計約有將近120家180起涉及國有股轉讓的事宜公告,其中有70來家90多起國有股轉讓事宜獲得批復,而在方向光電國有股獲批的較長時間裏,國有股向非國有單位轉讓大門是關閉的,上市公司國有股轉讓僅僅是在國有部門間轉移,轉讓對象的限制使得國有股轉讓數量非常有限,進入2003年以來,財政部對國有股轉讓審批加速進行,2003年第一季度披露上市公司並購數量為42家,其中被財政部批准的上市公司並購數量為9家,而2002年第一季度披露上市公司數量是23家,沒有一家被財政部批准。
主持人:從剛才我們背景資料的一組數據來看,的確國有股轉讓步伐是在加快,為什麼近期國有股轉讓密度會這麼大呢?
吳曉求:我想這可能跟去年6月23日停止國有股減持的辦法有關係,因為在這之前,想減持國股通過市價的方式來減持,這種方式是不成功的,在相當長一段時期,財政部停止回復轉答,從6月份以後,因為這個辦法被停止之後所以這個就加快了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來減持國有股的減持計劃。
主持人:剛才吳教授主要談到是政策層面因素,劉女士你認為還有什麼其他的原因嗎?
劉曉丹:我想市場的巨大的需求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各種投資主體都願意積極參與中國的國企改制,上市公司又是國有企業的先頭部隊,自然也是投資者追逐的一個對象,這個從上市公司公告股權轉讓的數量就可以看出,逐年的增加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另外一個方面就是關於這方面的法規,上市公司收購有關法規的完善,包括外資收購法規的完善,都是導致收購具有了可操作性,第三個方面也不排除國有股權機構調整導致在一段時間內國有股權轉讓速度加快。
主持人:我們看到國有股權轉讓的速度加快,數量增加,這其中有沒有投機的成分在裏面,所以造成數量這麼大幅度的上漲?
吳曉求:從中期上來看我想加快國有股權的轉讓這是一個趨勢,因為我們在15大報告已經很清楚,應該實現國有經濟的戰略性的轉移,實現國有制度的有所為,有所不為,國有制度應該逐步從一些競爭行業退出來,我們上市公司有相當多的都是處在競爭性的行業,由於歷史原因,它們在競爭的行業都是處在互補的地位,我想這個和我們整個的制度上的發展以及上市公司法律制度結構的欠缺都是不利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説加快國有資本從上市公司退出來這是未來的趨勢。
主持人:劉女士你是專門負責兼併收購具體的公司,如果從技術操作的角度來看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
劉曉丹:我想這個大的趨勢國有股退出這個趨勢就像吳教授説的是不會改變的,但是因為目前國有股轉讓審批的權限由財政部移交到國資委,在移交的過程當中可能會導致在第一季度轉讓的數量相對會增加,再過一段可能隨著機構逐步到位都會重新開始這樣的國有資産轉讓的審批,可能會存在這樣一個技術層面的問題。
主持人:我們看到國有股轉讓的價格問題是大家普遍關注的一個焦點,有近70%的業內人士選擇了它,首先我想請兩位嘉賓給我們分析一下,為什麼大家都不約而同地關心的價格的問題?
吳曉求:我想可能是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大家關心的在國有股權有轉讓過程中,是不是有國有資産流失,這是大家都比較關心的,第二可能也是和我們去年國有股減持定價的爭論有關係,因為在爭論中有兩方,一方認為國有股減持還是按照競價的方式來確定它的價格,還有一種就是以凈資産作為它定價的基礎,這兩方是爭論不休的,我想可能也是跟這個爭論也有關係。
主持人:劉女士,大家關心它也因為這個價格跟自己的切身利益是比較密切的,你對定價的問題怎麼看?
劉曉丹:整個中國證券市場國有股權轉讓的一些樣本統計溢價率實際上是呈逐年降低的一個趨勢。去年在平均的凈資産溢價率大約在10%左右的概念,這反應市場向理性的方向轉變,過去大家更關注的是殼資源,所以對上市公司本身的真實價值不是特別的關注。現在隨著市場的投資價值回歸以後,投資者也開始或者是受讓方也開始越來越關注上市公司本身的産業的價值和資産的價值,這也是導致上市公司控制權的溢價率逐年下降的一個原因,市場理性的一種表現,但是國內這條關於定價方面跟國際定價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國內基本是以凈資産為底價,作為作價依據的,但是國際上無論是經營現金不是市盈率,實際上都是看中企業未來的盈利和增長前景,所以有跟國際對話和接轉的這樣一個問題。
主持人:我們看到大家第二個關心的問題關於受讓方主體的問題,目前受讓方的一些主要特點是什麼呢?
吳曉求:受讓方現在因為我們已經放開了,特別是從去年11月4日我們頒布了上市公司國有股、法人股,準外資開放的這樣一個規定,實際上是對受讓方就沒有性質的限制,甚至包括一般的法,一般的字就可以作為一個數量放那兒,所以現在對數量特殊的性質沒有限定。
主持人:這個就是條件比較寬鬆的?
吳曉求:對。
劉曉丹:任何主體都可以成為收購上市公司的主體。
吳曉求:從證監會的角度來看只是算你只要數量化盡可能披露你的信息這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從目前來看對收購方實際上沒有一個特別硬性的指標或者是規定,這樣寬鬆的條件會産生一些問題在裏面?
吳曉求:我認為會有一些,因為現在收購根據剛才的調查,關心它的價格,實際上除了價格以外我想更多的還是應該關心收購方的意圖。
主持人:收購之後到底想做什麼?
吳曉求:這個很重要的,因為如果我這個收購方和被收購的企業在産業之間沒有任何的關聯,一個是百貨業、一個是鋼鐵業,這之間好像沒有任何關係,如果它去收購它,我認為這裡面應該不排隊某些炒作的概念,所以説還是應該關注收購方真實的意圖。因為一般作為收購方通過收購兼併的方式來擴大它的競爭能力,來提升它的競爭。
主持人:第三個方面大家比較關心就是關於收購方式的問題,目前來講如果和以前相比,有沒有在方式有些新的變化呢?
劉曉丹:目前從收購方市場方來看,其實還是以協議收購為主,在未來一段時間裏肯定也是以協議收購方式為主,因為這是大量的國有股無法進行流通,只能通過這樣的方式轉讓,隨著市場法規逐步的完善開始陸續出現其他協議方式一種改變的變通方式,比方説做價出資、吸收合併,類似這樣改造它的母體公司堅決收購,但事實上主流肯定還是協議收購,要約收購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不會成為國有股退出的一種主要的收購模式。
主持人:出現管理層收購是不是也是成為一種新的方式?
吳曉求:在國內市場主要是一種收購主體的一種形式,因為除了國內資産收購,也可以外資收購,也可以其他的收購,甚至也可以説民營企業的收購,因為這個它不是一個收購方式,是收購主體的一種變化,目的主要是要加強上市公司的法律治理結構,因為管理層對這個收購企業比較了解,所以也是為了保持這個企業穩定的成長。
主持人:感謝兩位嘉賓給我們進行的分析,也感謝觀眾朋友收看我們本期的節目,我們下次節目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