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了!歡樂的締造者——賀《曲苑雜壇》開播百期

  《曲苑雜壇》我每期必看,且雷打不動,因此也沒少受妻子的刁難和兒子的訛詐。

  干家務我是內行,煎炒烹炸不説樣樣都精吧,但也弄它個吃的都説:“不錯不錯,味道好極了!”唯獨害怕洗衣服,我體胖下蹲費勁,可妻子愣逼著我幹,若在平時,妻子怎麼催我都不動彈,她也沒招,可偏偏在《曲苑雜壇》播出前叫我洗,而且一攢就是一大堆,這不熊人呢?不洗,妻子把遙控器一按,人家要看電視連續劇。怎麼辦,強攻只會兩敗俱傷,誰也看不成,智取才為上策,何為智取?智取就是服從妻子分配,老老實實地洗衣服唄!

  可氣的是上小學二年級的兒子也趁火打劫,節骨眼上他非要看《東方兒童》不可,誰叫咱在家裏是第三把手啦!兒子這關基本好過,只花錢不費力,條件無非是我平時不肯答應的較貴的玩具,只要讓看《曲苑雜壇》什麼條件都可以談。幹活幫妻子,花錢給兒子,值,一切付出都被《曲苑雜壇》所帶來的歡樂彌補了。

  剛才我講的是《曲苑雜壇》播出的初期,現在妻子和兒子早就迷上了這個欄目,這叫夫唱婦隨子跟,《曲苑雜壇》賦予了我男子漢的尊嚴!原本性格內向的妻子變得開朗多了;不愛出頭的兒子因在班級聯歡會上學了幾句洛桑的西洋樂,博得了老師和同學的誇獎。其實受益最大的還是我,我在單位當團委書記,整天跟小青年在一起,死氣沉沉的哪行,我就&&出節目,演段小品,學個口技,弄點絕活啥的,挺受歡迎,寓教于樂嘛,小青年説我沒架子,人隨和,都願跟我在一塊,把我視為知心朋友,團委有號召一呼百應,我把現時如何做好青年思想工作,增強團組織凝聚力這個令人頭痛的難題迎刃而解了,真所謂以巧破千鈞。

  説實在的,我也沒專門拜師學過藝,有些技巧和所謂的靈感完全得益於《曲苑雜壇》。熟悉我的領導和同事的都鼓勵我進京拜拜汪文華導演,説不定也能火一把,我説咱這水平只能業餘。

  既然熱愛《曲苑雜壇》這個欄目,咱就得實話實説,專挑好聽的話不夠朋友,出個小主意也算對辛辛苦苦為億萬觀眾帶來歡樂而苦煞煎熬的編導們表示的一份謝意。人們常講:“寧吃飛擒一口,不吃走獸半斤。”為啥?還不是圖個新鮮。新鮮新鮮,有新才鮮。象洛桑學藝,聰明的劇條等系列節目,至今還膾炙人口。

  推新人本身就是出新作,新面孔才會使欄目多姿多彩,要不拘一格招天下有特長之人,調動社會力量辦欄目,那正是:眾人拾柴火焰高,百花齊放滿園春。編導們,您説是不?(于朝軍 吉林省通化鐵路分局梅河口車站團委)


  “風景這邊獨好”——賀《曲苑雜壇》百期華誕

  《曲苑雜壇》播出百期,成了中央臺的老字號,而且是口碑極好的老字號,有穩定的收視群體,而且收視率持續高居同類欄目的榜首,我見過一次的那次收視率調查,它居然高過舉國矚目的《焦點訪談》。這引起我的深思,為什麼一個普通的曲藝綜合欄目能如此獲得廣大觀眾的厚愛?其中,有道也有術。她,吻合了民族文化之道;它,辦出了電視欄目精品之術。她,俗;但俗得雅。她,土;但土得粹。每當我看《曲苑雜壇》,都想起美學那句老話:“美在典型”。只要達到極致,論土洋雅俗,都能産生不同凡響的美感。

  百期《曲苑雜壇》貫穿著獨特韻味,這也是她在長期實踐中所形成的自身的品位。這種獨特的韻味還不好概括,既有一種現代天嬌的意思,也有明顯的現代電視綜藝節目的特色,合成了一種古今結合、中西結合、土洋結合的獨特的範式。而且儘管節目的組合是板塊式的,但沒有拼湊的毛病-——這也是因為她找到了一種韻味的緣故。每次開場的京韻大鼓的調式“相聲、小品”的唸白,片頭的扇子、書桌都一下子把觀眾帶到了民族傳統曲藝的殿堂,主持人汪文華的服裝、神態、語言、動作、表情,都是一枝獨秀的"民粹派",我因此而格外地喜歡她。她的風格和《曲苑雜壇》的內容都是民族的、傳統的。在各種娛樂類欄目都模倣香港的時候,越發顯出她獨具的風采。現在,她的收視率證明她是受歡迎的,而且在國際上是有影響的。國際上看重的正是她的中國特色,而那些走模倣之路的欄目(香港模倣美國、大陸模倣香港),在中國加入世貿之後,會怎麼樣,是令人堪憂的。

  當然《曲苑雜壇》不是“遺老遺少”、“封建餘孽”,她在注意出傳統節目精品的同時,注意推新人、求創新。她不但是傳統曲藝的重鎮,還是傳統藝術新人的搖籃,從而保證了傳統大框架中的推陳出新。而且她還能夠追蹤曲藝熱點,將日常欄目與製作專題節目結合起來,“中國雜技團赴歐洲演出”,“中國吳橋國際雜技節”等專題節目都顯示了大國的風采,給中外觀眾留下了深刻的美好的印象。這種結構顯得大氣,富有彈性,就像既有家常飯菜又有節目大餐一樣。

  《電視書場》將古老的説書藝術與現代傳媒結合起來,形成了與電視音樂、電視散文、電視詩歌一樣的電視藝術的文體,而且頗受歡迎和好評,《電視書場》的收視率也是相當可觀的。背景設置古色古香,説的內容都是百姓喜聞樂見、百聽不厭、代代人都要聽一聽的“經典”。這本身就吻合了傳統文化現代化之道,是需要社會學家好好研究研究的現象。

  在《曲苑雜壇》是期紀念之際撰此小文,一為祝賀,祝賀她在百花盛開的電視藝苑中能以獨特的民間文化的底蘊、民族曲藝的身姿,得一枝獨秀的清譽,獲十年不逾的清賞,而且在各級電視臺的各類欄目都在紛紛改版以適應新變時,唯《曲苑雜壇》“風景這邊獨好”我認為只需要提高,不需要改版了。二為祝願,祝願她在節目製作、苦心探索中,在百姓日常生活的歡聲笑語中,在與觀眾的熱線交流中,越辦越好,名家倍出,新人日新日日新!(北京廣播學院 周月亮)




 
中國中央電視臺版權所有
地址:中國北京復興路11號(100859)
站長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議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顏色、
Nescape4.0、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