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教育頻道 > 全國青少年校外活動示範基地 > 正文

教育改革的新亮點
——試論21世紀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24日 14:14)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是21世紀的經濟主流。一個國家人民的學習能力將決定整個國家的財富狀況,人民的想像力、創造性思維的水平以及科技開發的能力,將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並將決定國家的興衰。各國為了培養國民的創造能力,都在進行著教育教學改革,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建國以來,我國基本上採取單一的學科課程,強調學科自身知識系統和內在聯絡。雖然它也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因素存在,但它畢竟是遵循學科知識的邏輯系統編排的。所以單純依靠學科課程的教學難以完成"素質教育"的重任,難以達到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社會現代化進程的日益加速,改革單一的學科課程模式勢在必行。教育要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必須科學、規範、精心地組織,正確地引導學生開展多樣而全面的活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就是從教育目標出發,以學生的興趣和需要為主要依據,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獲得直接經驗和實踐能力。它是以彌補學科課程的弱點為切入點,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在不增加學生學習負擔,讓學生在有趣、有益、無負擔感的良好狀態下學習成才。為此,國家教育部下發了《關於組織開展九年義務教育活動課程實驗的通知》。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成為當前教育改革的一個新亮點。

  一、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背景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提出,與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試驗有關。1992年8月6日原國家教委頒發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課程計劃(試行)》,對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進行了新設計,構建了由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組成的新體系。1996年1月3日原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又下發了《關於組織開展九年義務教育活動課程實驗的通知》,並同時頒布《九年義務教育活動課程指導綱要(實驗區試行)》。活動課程經過多年的實驗,有成效,也有不足。主要成效是打破了長期以來基礎教育學科課程的單一性,把活動課程列入了法定課程,初步衝擊了長期以來中小學傳統教育教學的“三中心”——以教材、教師、課堂為中心,開闢了面向社會、面向實踐、面向學生生活等新的課堂;初步打破了灌輸陳舊知識,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的傳統教育思想、教學方法,放手讓學生跟著社會發展步伐,接受現代社會新的東西;通過以活動促發展的原則方法,使學生得到綜合能力、實踐能力、創新意識的培養鍛鍊。主要不足是:簡單活動內容多,綜合實踐活動內容少,活動所包含的內容不盡科學、不夠全面;在課堂開展活動多,在課堂外開展真正的實踐活動少;有的仍是教師講的多,或以學科活動之名,延伸和加深學科課的傳授,學生真正動手動腦的少;有的教育觀念、教學方法還是老一套,沒有對研究性學習認真探討,沒有進行心理上的換位,學生被動活動的多,主動活動的少。專家們通過總結經驗,更明確提出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際上是代替了原來實驗的“活動課程”。強調綜合所學知識、強調實踐,這是認識不斷昇華,活動內容、原則不斷集中的必然結果。

  提出要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更深層次背景是與我國整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背景分不開的。近年來教育部根據新的形勢,提出了要整體改革國家基礎教育課程的設想。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項目是《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的重點項目,這是我國基礎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改革的重大舉措。項目的主要目標是建立一個適應21世紀需求的、充分體現基礎教育性質和素質教育精神,促進每個學生全面發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主人的基礎教育課程新體系。21世紀是以知識的創新和應用為重要特徵的知識經濟時代,因此教育和學習將起核心作用。鄧小平同志説,一個十億人口的大國,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資源的優勢是任何國家比不了的。江澤民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的競爭,越來越表現為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競爭,無論就其中哪一方面實力的增強來説,教育都具有基礎性的地位。”因此,改革妨礙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發展的教育觀念、課程結構、教學模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實現偉大民族復興的關鍵。新中國成立以來,基礎教育課程不斷改革,形成了現行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義務教育課程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初步改變了多年來單一的“分科”和“必修”模式,設置了“學科”與“活動”,“選修”與“必修”相結合的課程結構;在教學實踐中涌現出一批重視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學習、重視學生成功與發展的經驗,倡導了新的教育觀念,激活了實踐的改革。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面對未來的挑戰,現行課程已暴露出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教育觀念滯後,人才培養目標不能完全適應時代的需求;課程內容陳舊,課程結構單一,學科體系相對封閉,以至難以反映現代科技、社會發展的新內容,脫離了學生經驗和社會實際;課程實施基本以教師、課堂、書本為中心;課程評價偏重學業成績。因此,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以“三個面向”為指導,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從中國國情出發,必須構建面向21世紀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包含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二、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理解

  教育部在《基礎教育改革綱要》中明確指出:“綜合實踐活動課是國家規定的必修課,包括研究性學習、勞動技術教育、社區服務、社會實踐和信息技術教育四部分內容。開設綜合實踐活動旨在讓學生聯絡社會實際,通過親身體驗進行學習、積累和豐富經驗,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這説明:

  1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必修課,它不是可有可無,可以相互代替的,它是法定課程,學校必須按規定開課。

  2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強調實踐,體現了一切真知都來源於實踐,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檢查真理和發展真理的標準等思想。學校必須“從實際出發,具體安排、確定綜合實踐活動各部分內容和組織形式。”

  3 .必須改變過去單純分科課程、不重視綜合課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陳舊觀念,認識到在中小學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不僅是一種趨勢,同時也是科學發展及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課程(含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綜合化是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課程綜合化是科學本身自然統一性的特點及其發展的必然規律的本質反映;課程綜合化是由綜合課程獨特的教育功能所決定的;課程綜合化是適應學生未來發展需要的;課程綜合化是世界課程改革的潮流。

  4 .學校所有工作,包括所有課程都必須是為了提高學生整體素質而精心設計。目前我國計劃從小學到高中開設以分科為主,含綜合課程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都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載體,都是以實現教育提高中華民族整體素質,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總任務為根本目的的。如果僅僅把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根本目的定位在彌補學科課程的不足或者把兩種課程割裂開來,都是不符合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一個人的知識來源於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兩部分,缺哪一個都是不完整的。學生在學校中各方面素質的提高,是一種特殊的培養過程。學科課程主要是讓學生借助書本知識,通過概念和推理來掌握前人留下的知識。在知識的系統性、知識學習的效率性、學習中獲得的間接經驗等方面,學科課程具有優勢。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促進知識的綜合化、提高人的主體性、學習能力和創造實踐能力,形成積極的態度和情感以及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親自參與獲得直接經驗等方面,具有學科課程不能比擬的優勢。兩類課程只有以社會發展為依據,以提高學生的素質為核心,相輔相成,才能為學生提供一個完整的認識過程創造條件,才能為學生掌握全面知識奠定基礎。這正是素質教育所需要的間接經驗和直接經驗的完整的有機的整合。再者這兩種課程都是辦好特色學校、培養全面發展人才和特長人才的重要條件,也是缺一不可的。學科課程學得好,為活動課程的開展奠定了知識基礎,而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獲得的直接經驗,豐富了學生的感性知識,提高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發展了學生的個性特長,又將會極大地促進學生學科課程的學習。具備了這些認識前提,我們就不會做表面的形式主義的文章了,我們就會主動地抓好兩類課程,使兩類課程共同承擔素質教育的根本任務。

  5 .實施以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需要有相應的學習方式。傳統教育中學生主要是接受性的學習,當今已進入了信息時代和知識經濟時代,培養人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是信息時代學校教育的核心,而創造能力培養的關鍵是對信息的處理能力,因此,提倡研究性的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必須樹立新的教育觀念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在"學會生存"的報告中指出"教育可以培養創新性,可以扼殺創新性",這就是説教育既是創新人才成長的搖籃,也是淹沒創新人才的泥潭。要培養創新性人才,必須對現行教育進行改革,使之有利於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和發展。沒有科學的教育觀念,不可能産生科學的教育行為,轉變教育觀念,樹立創新教育觀,是實施創新教育的關鍵。

  首先要轉變教育職能觀,把開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作為教育的重要職能。基礎教育的基本職能不僅是向學生傳授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更要幫助學生構建學習基本能力和創新能力。因為知識經濟社會是個充滿創新的社會,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人就難於生存,一個國家沒有創新人才就難於屹立世界民族之林。我們必須擔負起從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責任。

  其次是轉變教學觀。傳統教學觀把教學過程理解為知識積累的過程,以知識掌握的數量和準確性作為評價標準,並形成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和學生以操練和背誦為主的學習模式。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只對教材教案負責,學生只滿足於背誦標準答案。在這樣教育過程中,學生創新人格與創新能力不可能得到培養。

  新的教學觀把教學過程當作發現知識的過程、培養學生探究精神的過程。具體地講,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圍繞教師提出問題,通過積極思考、相互交流、動手操作、合作探究,最終發現並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從而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第三,轉變人才觀。"應試教育"的人才觀,是以能否考上大學為標準,把大學生等同於人才。大學生不能與人才劃等號,大學生未必都是人才,不是大學生未必不是人才。只要善於學習,有為現代化服務的本領,立足搞好本職工作,為人類社會做貢獻的人都是人才。要樹立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人無全才,人人有才的觀點。教師的任務就是發現和挖掘學生的潛能,能夠創造條件讓學生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從而帶動其他方面發展。

  總之,教學觀念的變革是為了適應21世紀新知識經濟的發展。21世紀,全球充滿著經濟競爭和綜合國力的競爭,從某種意義上説,其實質是人的潛能發揮程度的競爭和公民綜合素質的競爭。而那種系統為主線、以課堂教學為主的學科課程體系,為學生發展所提供的環境和條件比較狹隘,嚴重鉗制了學生潛能的發揮,制約了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因此改革單一的學科課程模式,構建活動課程體系,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全面提高公民的素質,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作者:基地教師 梁金蓮)

責編:蘭華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