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師德標兵事跡簡介:學為人師 行為世范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13日 15:19
中國教育報消息:為弘揚廣大教師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優良傳統,進一步推動新形勢下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慶祝第20個教師節,全國教科文衛體工會近日評選出全國師德標兵10名。他們是:
江西省九江市星子縣觀口小學教師錢茶花
湖南省郴州市五馬垅瑤族村小學教師盤振玉(事跡詳見2004年8月26日本報)
吉林省琿春市果樹新村小學教師馬憲華(事跡詳見2003年9月5日本報)
天津市新華中學教師朱兆林(事跡詳見2002年8月8日本報)
山西省柳林縣前元莊實驗學校教師康毅
新疆大學教授潘曉玲
北京大學教授潘文石
西藏拉薩中學教師劉樹群
復旦大學教授陸谷孫
湖北省武漢市第三初級中學教師王泆朗
本屆評選出的10名師德標兵,是各級教科文衛體工會組織在近幾年開展的群眾性師德建設活動的基礎上,從全國各地涌現出的師德先進個人。作為師德先進典型,他們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無私奉獻、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師德高尚,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為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四有”人才作出了突出貢獻。在他們身上不僅體現了人民教師應具有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高度自覺,也體現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銳意改革、勇於創新、開拓進取的精神風貌。
潘曉玲: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潘曉玲,女,41歲,博士,新疆大學教授。曾獲“全國寶鋼優秀教師獎”、“自治區先進工作者”、“教育部骨幹教師”、“中國青年科技獎”、“自治區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新疆十大傑出青年”、“新疆‘五四’青年獎章”、“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候選人、“首屆新疆青年科技獎”等榮譽。
潘曉玲從中山大學畢業及科學院植物所博士後出站後,放棄留在內地及赴國外深造的機會,在新疆從事生態環境領域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嘔心瀝血、執著耕耘已有21個春秋。她在教學中注重知識更新,勤於探討教學方法,始終把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放在首位,提出了切合本學科領域、國家需求和區域特點的高層次人才培養思路,並與美國多所大學聯合,首創“雙導師制”研究生培養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她已培養32名碩士生和12名博士生,有的獲全國優秀研究生獎、優秀畢業生獎、優秀論文獎,有的晉陞教授成為先進教師和學術骨幹。
潘曉玲先後主持了16項國家和省部級研究項目,在乾旱區生態環境演變與調控、恢復與重建研究方面造詣精深,提出了基於生態系統能量平衡的綠洲沙漠過渡帶調控理論。她在國內外發表論文100余篇,其中56篇被SCI和EI收錄;出版專著4部,研究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勵7項。
1999年,年僅36歲的潘曉玲教授被科技部聘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項目”首席科學家,成為我國最年輕的重大研究項目的首席科學家。
她注重科研成果向生産力轉化,她設計規劃的“烏蘇萬畝沙棘生態經濟林”已取得顯著生態和經濟效益;“天山北坡荒漠化防治科技示範基地”與她主持建立的“乾旱區生態産業科技示範園”為新疆生態建設和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她在用生命譜寫著一首感人至深的綠色詩篇。
潘文石:要學會做人、做事、做學問
潘文石,男,67歲,民盟盟員,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大熊貓及野生動物保護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崇左生物多樣性研究基地主任,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987年他主持的“大熊貓生物學研究”獲國家教委科學進步一等獎,1990年主持的“秦嶺大熊貓的生態研究”獲國家教委科學進步二等獎。
潘教授身體力行,一貫堅持實事求是的治學態度並表現出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北京大學“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八字校風是他的座右銘。他常説:“我的奮鬥目標不僅僅是發表一篇論文或寫一本書。論文雖然有用,也能換來個人的名利,但是很可能無法解決關鍵的問題。我對科學的認識和理解是,只有迎接挑戰,不斷努力,探索求新,把科學作為爭取人類幸福的手段,我們才能接觸到科學研究的本質。”
潘教授的工作不僅僅局限于純理論的研究,還緊密地與當地人民的生活及科學家的社會責任聯絡起來。1984年底,他率領一支年輕教師和研究生隊伍,在秦嶺對野生大熊貓生存適應的問題開展了廣泛的研究。通過研究,他們取得了多項重要的科學發現,澄清了許多大熊貓科學研究上的疑團。
1985年3月,潘文石教授帶著兩位研究生和一位本科生背著沉重的登山包進入秦嶺南坡。他們為了節約時間和木炭,經常把很多土豆和大米熬成一大鍋,一連吃幾天,直到轉移到新的工作點。野外工作條件十分艱苦,最困難的是長期缺乏油水,有時連主食都不夠吃,總感到饑餓。這種狀況持續了8年之久。
1989年8月,第一隻佩帶無線電跟蹤頸圈的大熊貓“嬌嬌”産下了第一個幼仔。為研究這個大熊貓母幼家庭的活動和移動方式,他們背著帳篷、儀器和小型發電機等跟隨大熊貓在深山峽谷之中跋涉。1996年,他的工作重點轉移到廣西崇左白頭葉猴的保護生物學上。探索一種在貧困地區兼顧珍稀物種、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當地人民的生存發展的途徑。
自1996年11月始,他帶領研究小組在廣西崇左建立了野外研究基地,在艱苦的條件下對白頭葉猴進行了不間斷的研究。他不僅收集了大量的白頭葉猴及其棲息地的科學資料,還熱心參加當地的社區建設,幫助白頭葉猴分佈區四週的農民改善飲水條件和發展沼氣。
潘文石教授重視教書育人,他在給歷屆大學生和研究生上第一堂課時,總要講道,“我認為學生最重要的是在自然界的艱難險阻和人間社會的種種阻遏面前學習如何做人、做事和做學問”。潘文石教授言傳身教,帶出了一支真正做學問的年輕隊伍。他帶的研究生,在就讀和畢業後取得了有影響的研究成果,成為治學領域的學術&&人,成了治學做人的典範。
劉樹群:教師的責任心高過天
劉樹群,女,37歲,藏族,中共黨員,西藏拉薩中學教師。“全國優秀教師”,“自治區優秀教師”、“自治區三八紅旗手”。
劉樹群常説“教師的責任心高過天”,一名優秀的教師不能對學生一味的“嚴”,還應該有一顆愛心。“宏志班”的學生都是來自農牧區,家境非常貧困,劉樹群總是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經常把學生帶到家裏做一些好飯菜給他們吃,晚上去學生宿舍值班時給遠離家鄉的學生們帶去一二瓶酥油茶。一個冬天寒冷的夜晚,她例行巡班時發現來自那曲縣一名男同學的床上除了學校發的一床薄被之外別無他物,就馬上從家裏拿了一床厚毛毯給了那位同學。班裏有一名叫巴桑的孤兒,劉樹群不僅給他買自行車,每逢過節還給巴桑買衣服,至1997年畢業,三年內資助金額達3000多元,巴桑至今還親切地叫她“姐姐”。
學生在劉樹群的心中始終是第一位的。她丈夫在1996年和1999年因病先後動了兩次手術,而那時她正帶著兩個畢業班,而且面臨著高考。高度的責任心又使她選擇了學生,她沒有請過一天假,並利用課餘時間,懷著對愛人的內疚之情奔波在學校與醫院之間。
劉樹群有著極強的工作責任心,這幾年裏她一直任教藏文班的漢語課。針對藏文班的學生大都來自農牧區,漢語基礎較差的實際情況,她實踐中逐漸形成了一套較為特殊的教學方法,圍繞課文內容狠抓“聽、説、讀、寫”等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訓練。經過努力,學生的漢語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從西南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至今,在拉薩中學任教的13年間,她執教過的兩屆高中畢業班的升學率均為100%。她所任教的漢語課,連續三屆高考平均成績均為全區第一名,還出現了三名高考狀元。她帶的班級多次被評為優秀班級。
陸谷孫:學好外國語 做好中國人
陸谷孫,男,64歲,復旦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外文學院院長。全國政協委員。曾榮獲上海市勞模、全國教育系統勞模、全國先進工作者及教育部教學名師獎。
“學好外國語,做好中國人”,是陸谷孫的名言。他始終教誨學生學習西方語言文化,首先要熱愛祖國、熱愛祖國文化。他以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影響學生,“維繫我們民族的精魂——漫談漢語修養”和“留住我們的精神線索”等講座,都是從漢語、英語的魅力説開,鼓勵青年學生學習知識,追求理想,引導學生注重自身人文素質的培養和歷練。
他是一位學者,享有“中國英語大師”之美譽,尤在詞典編纂、莎士比亞研究和文學翻譯方面頗見功力。先後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發表論文40余篇,翻譯英美文學作品10余部,發表散文、雜文50余篇,是涉足國際性莎學研究刊物的少數中國專家之一;由他擔任主編的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七五”規劃重點項目《英漢大字典》,是第一部中國人靠自己的力量獨立編纂的英漢類大辭典,曾兩度獲中國圖書一等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特等獎、“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等殊榮,;他主編的《21世紀大學英語》和專業《英語精讀教程》為全國400所大學選用,對全國大學本科英語教學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他是一位教師,自認“以教好書為天職”。在他帶領下,復旦專業英語教學獲得市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大學英語教學獲得教育部精品課程。近十年來,英語專業學生幾乎每年在全英語專業四級、八級測試中名列第一。他倡導教學改革,組織和支持教師開設“OpenHour”、“OfficeHour”,讓本科生每週有固定時間與任課教師交流。
多少年來,陸谷孫從未離開過教學第一線。他的家人都在美國定居,可他忙於教學科研很少與家人相聚。他的腿腳有傷,膝蓋部分至今仍用鋼絲固定著,但他&&為本科生授課,即使是跨入花甲之年,為本科生開設基礎課還達400課時以上。
為了滿足學生的求知欲,他不顧心臟早搏發作,堅持上講臺,直到下課鈴響才被送往醫院;為了幫助學生開展更多的課外活動,他先後從自己的收入中捐出了10萬元。
為了鼓勵學生在學術上迅速成長,他又當起伯樂,給學生修改論文、與學生合作編撰,常常是不署名或把學生的名字列在自己的前面……
“學術是我生命的延續,學生是我子女的延續”,陸谷孫以自己的實踐,演繹了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深深情懷。
錢茶花:為了山區孩子都有學上
錢茶花,女,47歲,中共黨員,江西省九江市星子縣溫泉鎮觀口小學教師,全國模範教師,九江市人大代表,2002年獲省師德標兵。
1974年,錢茶花高中畢業後,回到家鄉成為一名山區小學的民辦教師,錢茶花在這裡,既是教師,又是醫生和“保姆”。不僅要背米上山,還要開荒種菜、燒火煮飯,忙了學堂忙灶堂。她要教三個年級的全部課程,每天下來總是筋疲力盡,只想躺下休息一會,可肚子還是餓的,只得拖著疲憊的身體湊合著弄點吃的,但從未動搖過她為山區孩子奉獻的決心。
為了讓山區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機會,錢茶花幾乎是拿錢“買”孩子來讀書。有人説她“真傻”,她覺得作為一位教師,有責任把每個適齡兒童作為自己教育的對象,並儘自己最大能力把他們教育成人。
錢老師來半山小學前,這裡的孩子從來都不參加全鄉統一考試,做老師的只需“放羊”般地看管一下就行。錢老師來後,她硬是把這些孩子的素質提高到可以與山外孩子較量的水平。1983年全鄉統考,半山小學破天荒進入前三名。在山區小學執教11年,錢茶花已由豆寇年華的少女變成30歲的老姑娘,考慮到她的婚姻再也不能耽誤,鄉政府強行把她調出山垅,調入同屬山區的觀口小學。不久,她與廬山區賽陽鄉的一位水利員結了婚,生有一男一女。可是誰能想到,體弱多病的她會在一雙兒女剛剛八、九歲的時候又別夫舍子,再次進了半山。
當1995年9月錢茶花挑著行李,背著包袱,出現在半山山頂時,山民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千言萬語濃縮在深情的凝望中。
當年,自從山民含著眼淚把錢老師送下山後,半山小學就癱瘓了,再也沒人願來。今天,村民們熱愛的錢老師竟真的回來了,人們擦去激動的淚水,迅速騰出一間廚房,搬來桌凳,佈置教室。儘管簡陋,但畢竟是孩子讀書的地方,半山從此又有了久違的讀書聲。
康毅:建設家鄉 造福家鄉
康毅,男,37歲,中共黨員,山西省柳林縣前元莊實驗學校中學一級教師、校長。曾獲山西省教育系統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工作者;2003年榮獲山西省“五四”青年獎章;1998年獲地級農村教育綜合改革先進工作者。
康毅同志自參加工作以來,十六年如一日,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家鄉惡劣的自然條件鑄就了他堅毅、豁達的個人品格。在前元莊村老支書、被譽為當代“呂梁英雄”的老父親的言傳身教下,使他從小立志建設家鄉,造福家鄉。
作為一名山村教師,他潛心執教、嘔心瀝血、吃苦耐勞、認真鑽研教學業務,苦練教學基本功,堅持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相結合,大膽改革創新,教學成績連年名列全縣前茅,是柳林屈指可數的山村縣級教學能手。
1998年康毅同志出任前元莊實驗學校校長,以其卓越膽識,繼續前元莊實驗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堅持“村校一體”、“三教統籌”、“教科勞兼顧”的辦學模式,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實現了前元莊實驗學校農村教育綜合改革的新輝煌。
教育的力量、科技的威力在這裡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實驗學校“科教興村”的實踐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前元莊普及了三年學前教育,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掃除了青壯年文盲。前元莊村風村貌明顯改善,在這裡無打架、無賭博、無盜竊、無上訪、無封建迷信和邪教邪説,成為遠近聞名的“文明村”、“五無村”。
多年來村校共獲得各級各類榮譽80余項,學校先後獲“呂梁名校”,省、地、縣“文明學校”,山西省教育“紅旗單位”等稱號。
王泆朗:教育就是用愛心育人
王泆朗,女,35歲,中共黨員,武漢市第三初級中學的語文教師,曾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師德先進個人、湖北省勞動模範、省優秀黨員、武漢市勞動模範、市十佳優秀黨員、市十佳師德先進教師、市首屆十佳班主任、市教育戰線十佳優秀黨員、市創新素質教育先進個人、市優秀青年教師、市拔尖人才等榮譽稱號,享受市政府專項津貼。
王泆朗認為,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們在未來的世界裏立足的基本素質,為此,王泆朗將培養學生和管理班級的目標定位在“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心、協作的精神、鮮明的個性”這20個字上。
她注重借助點點滴滴的生活細節,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偶爾也以“暴風驟雨”的方式在強刺激強激勵下)激發愛國心,增強責任感,養成誠實、善良、公正、守信、利人、自律等優秀品質;幫助他們體驗人生百味,引導他們懂得被愛,心存感激,並由此學會關愛他人。
14年裏王泆朗教了14個班,和每一個班的孩子們都結下了深厚的感情。1998年王泆朗在建港中學工作,因心動過速,一個月內醫院下了3張住院單。4月1日是愚人節,晚自習時王泆朗開玩笑道,“我得離開你們一段時間”。教室裏頓時哭聲四起,但懂事的孩子們誰也不忍心看到王泆朗的病得不到治療。
兩天后的夜晚,一群孩子在王泆朗家門外徘徊了近兩個小時後,將一封信悄悄地塞進門縫:“親愛的王老師,和您相處已經269天了,在這269天裏,我們從您那兒學到了許多許多,您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我們,在我們所遇到老師中,您是最好的……不論如何,我們愛您!”
師生的互愛産生了巨大的學習動力。1998年中考,這個薄弱學校的孩子們人均高達559分(滿分680),有58%的學生超過了重點中學的錄取線,升學率100%;她任課班的語文中考成績創造了奇跡,語文科競賽成績也異常突出。
2001年中考,王泆朗所帶的“市先進班集體”初三(4)班,91.7%的同學超過省示範重點高中錄取線,人均高達478分(滿分590)。三年裏,這個班蟬聯校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一,並在區廣播操比賽中奪得第一;有60多人次獲國家、省、市競賽一、二、三等獎。
數十次的旅行生活,使王泆朗深深地感到貧困地區貧困家庭的孩子求學的艱難。
1995年王泆朗開始援助失學兒童,已先後使陜西、內蒙古等地的6名失學兒童重返校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