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教育熱點

[優秀教師故事]聶紹英:娃娃沒書念,我來教!

央視國際 2004年09月10日 09:05

  新華社成都9月9日電 聶紹英是地處大巴山區的私立舟河小學唯一的教師。

  位於四川省開江縣沙壩鄉的舟河小學,成為聶紹英的私立學校,純屬偶然。1997年因為附近水庫擴容,村民逐漸外遷,學生銳減,從1997年以前的200人左右下降到不足20人。後來,公辦教師也調走了。作為公辦村小的舟河小學,實際上已不復存在。但留下來的學生仍然要上學。若到附近村小就讀,翻山越嶺,至少要走七八里路。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數外出打工,家裏只有年邁的爺爺奶奶,根本無力接送他們上學。於是,一些學生家長將孩子送到聶紹英家裏。望著學生及其家長企盼的眼神,聶紹英心軟了:“學校垮了,我來辦!娃娃沒書念,我來教!”

  把舟河小學維持下去,從此成為聶紹英生活中的頭等大事。舟河小學背靠大山,三方環水,學生上學放學只能靠船。為了保證學生按時上學,聶紹英徵得丈夫同意,花了2000多元錢,請工匠造了一條木船,專門用來接送學生。每天早上7點,“嘩——嘩——”,聶紹英在槳聲中出發接學生,下午5點開始送學生,多年來沒有發生任何事故。

  由於路途遙遠,學生們中午基本上不回家,附近又無飯館,很多學生就不吃午飯。聶紹英看在眼中,疼在心裏,主動讓學生在她家搭夥。為了全班學生的那頓午飯,聶紹英放學後,要到2公里外的地方擔水。挑一擔水要用近20分鐘,遇到下雨路滑苦不堪言。等學生吃完飯,就快到下午上課的時間。此時,吃苦耐勞的聶紹英渾身覺得酸累。

  考慮到庫區村民的經濟困難,私立舟河小學的學雜費比規定標準還低20元,聶紹英貼錢貼米拼命撐起了學校。

  為了彌補教學經費的不足,聶紹英的丈夫承包耕地,發展種養業,幫舟河小學渡過經濟難關。他們家每年養殖業收入在5000元以上,但大部分都用在了學校的開支上。

  很多人説聶紹英傻,但更多的人卻把崇敬的目光投向了她。聶紹英説:“知識改變命運。我曾經想過放棄舟河小學,但一看到學生們那一雙雙渴盼知識的眼睛,我又改變了主意。”(劉大江、楊宗萬)

(編輯:蘭華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