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名校動態

《世界著名大學》——澳大利亞著名大學

央視國際 2003年07月25日 13:52


  提起澳大利亞, 人們首先想到的是著名的悉尼歌劇院和同樣著名的考拉熊。 不過,澳大利亞的象徵物並不是它們,而是金合歡樹、袋鼠和考拉。

  澳大利亞國土遼闊, 是世界上惟一一個擁有一個大洲的國家,相比之下,它的人口卻只有一千九百萬, 還不如北京和上海的人口相加起來多。 澳洲大陸地理環境獨特而優美,漫長的海岸線和絢爛多彩的珊瑚礁是澳洲人的驕傲。 廣大的東部地區氣候宜人, 悉尼和墨爾本兩個城市被聯合國定為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

  澳洲大陸有人居住的歷史長達六萬年。 在歐洲移民到達之前, 土著人和托雷斯海峽島民是這裡的主人。 1788年,英國在這裡建立了第一個殖民地。 1901年1月1日, 六個英國殖民地結為聯邦,組成了統一的民主國家。

  現在,澳洲的主人是來自160多個國家的移民,他們構成了澳大利亞多元文化的社會。

  作為中國人,如果你剛剛踏上澳洲的土地, 你的第一印象應該是這裡質樸、寧靜和閒適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態度。 陽光明媚,人們悠閒地享受生活。


  要想找到與此形成強烈對比的情景,你只能去澳洲的大學校園。 新生入學的季節又到了, 到處是年輕的身影和匆匆的腳步。 通常各個係都有自己的接待處, 各種介紹學校學習生活的小冊子隨處可取。 這裡是新南威爾士大學商學院的報到處,你可以看到許多亞洲人面孔。

  雖然澳大利亞深受西方文化的熏陶, 但澳洲的地理位置和移民背景又使它與亞洲血脈相連。在這個兩棲之地,使用亞洲語言的人數超過八十萬。為此,許多澳大利亞大學制定了吸引更多亞洲學生的政策。

  新南威爾士大學在過去五年中招收了超過一千名的中國學生, 其中一百五十名是在澳洲政府海外學生獎學金計劃的贊助下入學的。 為方便亞太地區學生申請入學, 學校還在中國大陸和香港建立了辦事處。

  坐落于美麗海濱城市布裏斯班的格裏非斯大學, 除了政府設立的各種海外學生獎學金外, 還特為發展中國家的亞洲學生設立了“格裏非斯校長獎學金”。

  澳大利亞政府一貫重視教育。 澳大利亞人接受中小學教育的年數比許多國家都長。 澳洲勞動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五具有大學學歷、職業證書或大專文憑。 百分之三十的澳洲人擁有研究生或研究生以上的學歷。

  澳大利亞共有大專院校三十九所, 其中不乏世界知名的高等學府,包括澳洲最早的兩所大學悉尼大學和墨爾本大學。澳洲的國際教育也已有五十年的歷史。 目前, 每七個學生中就有一個來自海外, 而海外學生的總人數已達到十萬。在許多人看來,澳洲是一個追求知識和技能的優良選擇。


  中國留學生:因為來到這個地方就要用英語交談,所以首先在國內要打好語言基礎。感覺最深的是這個地方的校園非常漂亮。

  我來悉尼大學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衝著我的導師來的,因為他是世界材料領域知名學者之一,在這邊老師和學生的關係比較平等,全部的朋友都是從不同的國家來的,我可以學習很多不同的經驗和不同的語言。

  悉尼是世界上十個最富多元文化的城市之一。市民所説的語言超過一百三十種。

  冬 日雨後的黃昏為悉尼大學增添了一種綿長的韻味。

  建立於一八五零年的悉尼大學, 是澳大利亞第一所高等學府。這一組歐洲中世紀風格的建築是澳大利亞教育發展歷史的見證, 同時也是澳大利亞殖民歷史的縮影。


  悉尼大學是各種傑出人才的搖籃,他們之中有總理、 總督, 高等法院大法官, 還有諾貝爾化學及經濟獎的得主和世界銀行的行長。在這個長長的名單中,還有一個中國人的名字, 他是澳洲一位著名的醫學專家。

  在歷年的全澳洲大學綜合評比中,悉尼大學一直名列前茅。近年來,它尤其注重學院國際化的塑造。加強與世界、特別是亞洲國家科研機構和大專院校的聯絡與合作,是悉尼大學面對全球一體化挑戰的主動舉措。目前,四萬多在校學生分佈在十八個院校就讀。 新世紀的第一年,它就迎來了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三千七百多名學生。

  悉尼大學始終站在科研和教學的前沿, 並與工商業界保持著密切的聯絡。它緊扣現代科學的脈搏, 基礎研究、應用開發與高新技術産品的市場化一直是其教學、科研的核心。 這裡是悉尼大學的光纖技術研究中心,它的許多設備都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曾經設計過悉尼大鐵橋的機械工程系是大學的名牌係,主持材料技術專業的米耀榮博士是這一領域的著名專家。 現在,每年都有幾十位中國學生在這裡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

  中國留學生:我一直認為做學問要做最新的學問,可是上學要上最老的大學。我的課題是劍麻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劍麻長期以來一直被用來做繩索,但是我們發現作為複合材料它可以在某些領域替代玻璃鋼,但它的成本卻比玻璃鋼低得多。

  悉尼大學的圖書館是全澳洲最大的大學圖書館, 藏書超過四百萬冊。澳洲大學的圖書館通常採用開架借閱的方式, 並配有便捷的電腦檢索系統。雖然剛剛開學, 這裡已經有不少學生在勤奮讀書了。

  有意思的是,這裡還有一個館中之館——東方圖書館。上到國家大政方針, 下到風光武俠,這裡應有盡有。 你可以在這裡研究亞洲,也可以一解思鄉之苦。

  同處悉尼的另一所著名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比悉尼大學晚成立一個世紀。不過,短短的五十年, 它已經從一所地區性大學發展為在國際上有較高知名度的綜合性大學, 並連續數年躋身亞洲十大名校之列。同時它還是澳大利亞僅有的三所加入“二十一世紀大學聯盟”的大學之一。該聯盟包括北美洲、歐洲和亞洲的一流大學,中國的三所復旦大學、 北京大學和香港大學名列其中。


  善於招納賢才的新南威爾士大學處處洋溢著現代氣息。它的工商經濟管理、信息工程、 建築設計、 生命科學、藝術與人文科學和醫科都享有較高的聲譽。它是國際公認的重要的學術中心,擁有學績優秀的學生和高質量的師資隊伍。 它的畢業生在社會上的搶手人才。

  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起,新南威爾士大學就參與了旨在資助東南亞地區學生接受教育的哥倫布計劃。半個世紀以來, 它一直是海外留學生趨之若鶩的澳洲學府之一。它的許多畢業生成為左右不少國家發展和命運的重要人物。學校與全球二百五十所大學建立了合作關係, 並鼓勵學生充分利用學校多元文化的優勢,汲取和積累更多的知識和經驗。

  這個太陽能研究中心是新南威爾士大學的掌上明珠。 作為澳大利亞聯邦政府科研基金重點基地, 它研製的太陽能高效電池曾連續十年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其中最輝煌的是在一九九六年澳洲三千公里世界太陽能車挑戰賽中榮獲金獎。這個項目的經理是一位在澳洲生活了十年的南京人。 由於先後有十多位來自中國的博士和碩士在此工作,這個研究中心曾被稱為“澳洲的小清華”。

  新南威爾士大學與中國的三十多所大學簽訂了幾乎覆蓋所有學術領域的合作協議。早在幾年前, 澳大利亞管理學院就與中山大學和廣州大學合作, 共同培養國際認可的高級會計師人才。

  奈倫得教授(新南威爾士大學校長):申請來新南威爾士大學讀書的人很多, 我們只選擇最優秀的。為了更好地塑造人才, 我們非常重視開發與海外大學的合作關係, 特別是中國的大學。我希望更多的澳大利亞學生能到中國去學習, 如北大,清華,復旦。同時中國學生也到澳洲來深造。溝通應該是雙方的。 國界被消除,我們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國際性大學。

  與許多中國的大學相同, 這裡也有貼著各種各樣信息的佈告欄,內容也是五花八門,從租房子、 開派對、 辦講座直到找男朋友,應有盡有。 這是兩位來自北京的學生,她們對在澳大利亞讀書生活感受頗多:現在總體上還是不錯的,這邊氣候比較好,可以沖淡你思鄉的情緒。跟國內不太一樣,國內就是考試,在這就是往圖書館奔,看好多書。學習是很苦,也很累的,有許多東西要學,不光是文化的問題、語言的問題,你要學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這種感受是具有普遍性的。 在澳洲國立大學約翰科廷醫學院工作學習的中國留學生抱有同感。

  在這裡你會經常産生一種錯覺,因為在你面前忙碌著的許多中國人讓你懷疑自己身處何方。作為男性,來自天府之國的龐建宏顯得理性得多。

  使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聲名遠播的正是這個約翰科廷醫學研究院。這是澳大利亞獲獎最多的一家醫學院, 最引以為自豪的是兩位科學家在這裡所做的兩項研究獲得了諾貝爾獎。學院以一位澳大利亞前總理的名字命名, 以紀念他在二戰期間對澳大利亞醫學研究和實踐方面所做的貢獻。而具體實施研究院建設的則是青黴素的發明者佛洛裏。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位於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這是一座設計新穎的現代城市,環狀及放射狀道路將行政、商業和住宅區有機地分開。著名的國會大廈和碧波盪漾的格裏芬湖相映成輝。 這裡人口只有三十萬,清潔,寧靜。

  澳洲國立沒有圍墻,象徵著它的開放和包容性。雖然建校只有五十五年, 但獨特的地理和人文環境使國立大學吸引了澳洲及海外的許多學者和學生。


  約翰 裏查德(澳洲國立大學副校長):由於國立大學位於澳大利亞的首都, 它與聯邦政府有著許多聯絡。學校的很多教職員工任職政府的重要機構。有四名過去的大使曾在學校擔任過領導職務。從許多方面講,我們認為澳洲國立是培養未來領袖人才的搖籃。

  澳洲國立信息科學和工程研究學院是機器人。一般來説, 機器人屬於工業生産流水線的某個環節, 按照輸入的固定程序完成既定的動作。 這個機器人就複雜多了。它的眼睛是一個微型攝像機, 連著一台微型電腦, 能將面前的形象信息進行記憶和分析。

  澳大利亞是全世界海岸線最長的國家,面臨的一個重要的課題就是如何有效地防止海洋污染。如果把這個機器人放到水下,它可以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工作, 通過視覺和感應系統來判斷水環境的清潔程度。

  最有趣的是這個機器人的手臂,雖然由冷冰冰的金屬製成, 但卻具有某種程度的感覺。

  如果你在國外碰到一位黃頭髮藍眼睛的人, 而他能説一口比國人還好的漢語, 你一定會驚訝不已。

  由於澳洲許多大學都制定了傾斜亞洲的政策,亞洲研究學院的發展因此方興未艾。格裏非斯大學著名的漢學家馬克林教授曾在澳大利亞國家電視臺主持過中文節目“北京的衚同”, 並出版過許多有關中國的專著,是有名的中國通。

  馬克林(格裏非斯大學教授):我們教的有六種語言,就是漢語、日語、印度語、朝鮮語、泰語,還有越南語。除了語言以外我們也教人類學,還有歷史、經濟和政治學。

  這位能寫一手漂亮中文的漢斯博士是新南威而士大學中印文係的主任, 也是澳洲著名的漢學家。 十幾年前, 他曾為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擔任過中文翻譯。一九九六年, 他還為時任副總理的朱鎔基擔任現場翻譯。談到為什麼要學中文,他説:我們只有了解中國語言專業知識的一些專家還很不夠,(建立)社會和社會的關係需要我們各種範圍的人都要了解中國,都有能力説中文,和中國建立聯絡。

  澳大利亞各所大學都有專門負責聯絡和接待海外學生的部門, 通常稱為國際部。 他們按照學校規定錄取學生, 編寫和製作介紹本學校學習及生活環境的材料。在新生入學後, 幫助海外學生儘快適應學校的學習和生活, 解決諸如住宿 、辦理銀行保險等海外留學生關心的問題。

  中國留學生會通常是留學生自發的組織, 他們義務承擔了協助校方幫助中國留學生適應新環境的工作。

  中國留學生學生會主席:通常組織一些活動,讓大家在一起交流,新老學生在一起交流工作、生活、學習的體會,使新來的學生感到溫暖。

  在澳洲生活很方便。每個大學周圍, 甚至就在校園內, 都有書店、銀行、商店、旅行社。 有的學生宿舍裏就可以上網。

  説起來有意思,許多中國學生到海外留學首先面臨的問題是吃。中國人説“吃飽了不想家”,但許多自詡長著“中國胃” 的學生會常會對國外的飲食頗費躊躇。澳洲的情況要比許多歐洲國家好得多。作為一個多元化的國家, 澳洲的吃也很多元化。

  充滿活力的年輕人需要釋放能量。澳洲的大學一般都有較好的運動設施,像游泳池、 健身房和各種球場。通常這些設施都是免費為學生提供的, 或者只收很少的費用。學生會或社會團體也會定期舉辦各種友誼比賽。


  1993年,作為申辦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競爭對手,澳洲給中國人留下了印象。後來,中國赴澳旅遊的開辦使中國人得以親身感受這片南半球的廣袤土地。2000年,悉尼奧運會的圓滿舉行,再次為澳洲向中國做了一次廣告。當然,中國運動員在悉尼的歷史性突破更令我們對澳洲産生了一種親近——作為東方的而非西方的澳洲,可以為人類生存提供最適合的棲息地,可以為不同種族的文化提供理想的繁殖地,也可以為亞洲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教育基地。

  這是許多人對澳洲的期待。

(編輯:蘭華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