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化頻道 > 師生之間 > 正文

丟失、尋找型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28日 16:19)


  《一個都不能少》中的這個鄉村小學原來的老師姓高。高老師因為母親病危而請了假,為了不使學校裏的學生流失,村長託人找來了十四歲的魏敏芝做代課老師。

  魏敏芝僅連初中都沒有上過,當然不具備當老師的資格。可是為了能看住所剩不多的學生,村裏也只能接受這個現實。

  沒了老師的孩子們成了一盤散沙,而替人打工的魏敏芝除了管住學生,不讓他們離開學生以外,也就剩下讓學生們抄課文這一項教學內容了。

  失去了老師,也就失去了主心骨。學校裏的學生開始減少。這令魏敏芝焦急萬分。而在學生們看來,同學的離去使得自己能夠繼續上學的希望也開始變得渺茫。於是他們開始想方設法幫助魏敏之找回失蹤的張惠科。

  正是在尋找張惠科的過程中,學生們和魏敏之之間的關係也發生了質的變化。他們之間原本那被強加的師生關係已經變為一個為完成既定目標而精誠合作的團隊。魏敏之是其中一員,孩子們也接納了她將找回張惠科的重任託付給她。

  為了實現那個一個不能個少的承諾,為了不讓一個孩子失學,魏敏之不辭辛苦地進城尋找失蹤的學生。並最終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相較學生失去老師而言,電影中的老師失去學生則顯得更現實也更殘酷。伊朗的少女導演莎米拉馬克馬巴夫的《黑板》就是這樣的一個故事。 


  在兩伊邊界荒涼的山路上走來了一群身背黑板的人。他們隨時準備躲避來自天空和地面的各種危險。他們是老師,是一群沒有學生的老師。他們終日背著黑板尋找學生,目的非常簡單,就是為了活下來。

  這部由伊朗少女導演馬克馬巴夫拍攝的極其寫實影片有可能是所有反映教師的影片中最特別的一部。因為在這部影片中,老師從始至終也沒找到一個學生。鏡頭就這樣默默地跟隨著尋找學生的老師,同時默默地見證著民族的苦難和教育的悲哀。

  影片以兩個老師尋找學生掙錢糊口為故事的主線。其中一個老師找到了一群背送走私物品的孩子,他試圖説服他們聽他講課,但被嚴詞拒絕。另外一個則跟上了一隻難民隊伍,想在同他們一起的生活中尋找就業機會。

  黑板是這位老師唯一的教學工具,這裡面存在一個令人痛苦的隱喻,這塊黑板似乎代表著這個苦難深重的世界上文化的唯一遺存。然而在生於死的考驗面前,文化是那麼的不值一提,這塊象徵性的黑板在這個難民隊伍中被派上了各種用場,而唯一不能做的就是教書。

  為了能夠活下去,流浪的老師試圖用這塊黑板換來一段婚姻。這樣他就可以跟隨難民隊伍,得到能夠糊口的糧食。

  而在另一條路上,另一個背黑板的老師一直跟隨著運送走私品的少年們,希望可以説服他們聽自己教課。但同樣是在生存的考驗面前,沒人再關心自己的名字該怎麼寫這樣虛無的問題。




  執導本片的莎米拉馬克馬巴夫是個早熟的導演,她18歲時完成的處女作《蘋果》就已叫人相當震撼,在拍攝《黑板》這麼一部描寫兩伊邊境的苦難、間接批判政治環境的作品時,這位少女導演也不過21歲而已,但她以冷靜寫實卻又飽含神情的鏡頭為這個世界刻劃了痛苦生活中偶然的喜悅與荒謬的激情。

責編:楊育權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