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冰心文評

茅 盾:《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説一集導言》有關冰心的論述

央視國際 2004年02月26日 15:31

  茅 盾

  當時文學研究會被稱為文藝上的“人生派”。文學研究會這集團並未有過這樣的主張。但文學研究會名下的許多作家——在當時文壇上頗有力的作家,大都有這傾向,卻也是事實。冰心最初的作品例如選在這裡的《斯人獨憔悴》,是“問題小説”。《冰心小説集》共收28篇,大部分作于1919到1923年,而且大部分即使不是很顯明的“問題小説”,也是把“人生究竟是什麼”在研究探索的。《超人》發表于1921年,立刻引起了熱烈的注意,而且引起了模倣(劉綱的《冷冰冰的心》,見《小説月報》13卷3號),並不是偶然的事。因為“人生研究是什麼”?支配人生的是“愛”呢,還是“憎”?在當時一般青年的心裏,正是一個極大的問題。冰心在《超人》中間的回答是:世界上人“都是互相牽連,不是互相遺棄的”。她把小説題名了《超人》,但是主人公的何彬實在並不是“超人”。冰心她不相信世上有“超人”。隔了一年多,冰心又發表了《超人》的姊妹篇或補充——《悟》。在這一篇裏,冰心更進一層,説:“地層如何生成,星辰如何運轉,霜露如何凝結,植物如何開花,如何結果……這一切,只為著‘愛’!”然而《悟》發表的當時,對於青年方面的影響,或者説,青年方面的反應,卻反不及《超人》那樣多。這原因,倘從《悟》的本身上去找,是找不到的。這是因為《悟》與《超人》中間雖然只隔開一年多,然而中國青年對於“人生問題”已經起了很大的變化,一部分的青年已經不願再拿這個問題來自苦;而另一部分的青年則已認明了這問題的解答靠了抽象的“愛”或“憎”到底不成。

(編輯:小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