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正文

五十年來歡慶春節的記憶

央視國際 2004年01月15日 15:36

  50年代春節的記憶:

  50年代的春節給你的印像是除了喜慶歡樂,還伴隨了一系列國內外重大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事件。更確切地説,正是因為有了這一系列振奮人心的事件,過節的人們才找到了歡樂的理由。 春節與歡樂相連。它讓我們可以站在年關底下,回憶過去,展望未來。我想,讓我們從點滴中找尋50年代的春節吧:

  1953年的大年初一,正趕上日偏食,從7點27分開始,日偏食持續了兩個多小時。

  1954年春節剛過,中央決定準備正式興建武漢長江大橋。

  1958年除夕,最熱鬧的要算十三陵水庫工地。兩萬七千多名勞動者的勞動歌聲響徹了大年三十的整個晚上。

  1959年春節,周恩來總理與赫魯曉夫再次碰杯,中蘇進一步擴大經濟合作……

  60年代春節的記憶:

  時光進入60年代,集體性是60年代春節的特徵。

  單位發票看電影、操辦遊藝會、團拜,街道統一發票證、購貨本,組織打掃衛生。推開不同的門,每張餐桌上的菜肴是相似的,每個房間傢具擺設是相似的,人們的穿戴是相似的,對生活的渴望也是相似的。

  從1962年提倡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到1968年12月22日毛主席發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的指示,大批北京青年奔赴東北、陜北和內蒙古草原,年復一年地體味著遠離親人的春節滋味。無論冰天雪地還是窮山惡水,都無法阻止他們發現並放大生活中的細微歡樂。

  70年代春節的記憶:

  整個70年代,總來的來,最大的就是變。變--最能提示70年代的變化。從生活話語去理解時代變化是貼切的。從"上山下鄉受教育"到"恢復高考",從打倒"美帝"到"中美建交",從"文革"到改革開放。禁錮下的生活形態的改變是頃刻間發生的。70年代末春節的傳統色彩加強了,廟會、傳統小吃恢復了,人們嗑瓜子、放鞭炮、包餃子、發壓歲錢、互相拜年,而另一方面是一些年輕人穿起喇叭褲、蓄長髮、拎著錄音機放著流行歌曲招搖過市。時尚的改變是如此讓人錯愕,我們對時尚的理解也漸趨開放。粉碎"四人幫"以後另一大時尚是學習英語,造成了板磚錄音機的走俏流行。而70年代最顯著的改變之一是人性的復歸,人們對親情、友情、交際的熱愛也達到了巔峰,從這個意義上講,70年代末的中國人可能具有一種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80年代春節的記憶:

  “新民俗”---80年代,中國百姓漸漸約定俗成了這樣一種獨特的過節方式。

  1983年,第一屆現場直播的春節晚會一炮打響,收到觀眾來信16萬封。當年給觀眾留下印象最深的節目當屬王景愚繞著桌子"吃雞",而李谷一一口氣唱了《鄉戀》等七首歌曲。1984年是陳佩斯和朱時茂第一次參加春節晚會,"吃麵條"的成功使小品成了氣候,一曲《我的中國心》全國傳唱,《難忘今宵》幾乎成了後來每屆晚會的結束曲……大年三十兒,一家人一邊包團圓餃子吃年飯,一邊看中央電視臺現場直播的春節聯歡晚會,與熒屏上的影、視、歌、曲藝明星同喜同樂---80年代,中國百姓漸漸約定俗成了這樣一種獨特的過節方式,學者稱之為"新民俗"。一台晚會,不僅把一家人聚在一塊兒,而且造就了小品等一些文藝形式,更為如黃宏、宋丹丹、趙本山、鞏漢林、蔡明、郭達等一大批笑星的茁壯成長提供了土壤。

  90年代春節的記憶:

  走出家門過春節---提高傳統節日的生活品質!

  看看春節期間商家的廣告詞就知道百姓過年有多忙了,"打個電話拜個年,歡天喜地大團圓"、"包餃子貼窗花歡樂在農家,看焰火放鞭炮京郊真熱鬧"、"春節不在家,假日列車遊天下"。總之,圍在家裏包餃子看晚會是老皇曆了,過節也要過出個性過出新意來。這讓北京人過春節也開始犯難:出遊訂不上團,在超市購物交款排大隊,打保齡球球道爆滿,想租個車到郊區轉轉,車早就預訂一空。春節的樂事多了,品戲、看電影、聽音樂會,連電視頻道也"春運"--節目太多,擠破門檻。想求新求異也不是容易事。不誇張地説,正月過後,就要計劃明年的春節怎麼過了,因為動作慢了計劃跟不上,只能過一個遺憾的春節。

  百姓過節的方式是一天天變了,休閒度假的意識也一天天強了,春節在人們的心目中從一個團圓佳節漸漸變成一個度假的好機會,提高生活品質從這個最傳統的節日開始了。(中青網)

(編輯:小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