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諾貝爾文學獎首頁 > 正文

庫切得大獎 中國對諾貝爾文學獎越來越陌生

央視國際 2003年12月10日 13:34

  北京晨報消息:北京時間10月2日,南非作家庫切獲得了2003年諾貝爾文學大獎。庫切是誰?有什麼作品?據《世界文學》雜誌編輯匡咏梅女士介紹,庫切比起上一屆的凱爾泰斯還算好的,最起碼去年中國出版過其大作《恥》,而凱爾泰斯在得獎之前,還沒有正式出版物在中國讀者中流傳。諾貝爾文學獎在國人眼中,一方面是不自覺地看重,一方面是對它的獲得者越來越不了解。諾貝爾獎在今天的國人眼裏,到底有怎樣的意味?

  問:中國讀者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陌生,是否能反映出如今文學在人們心目中越來越不被重視了?

  中國社會科學院不願透露姓名的研究員:只能説文學於今人,越來越圈子化了。就以庫切為例,早有中國學者、編輯對他格外關注,研讀他評價他,但是這種關注被停留在一個小的範圍內,他們感知,他們驚嘆,但就是沒有想辦法使之廣泛化。出版界與研究界脫節,研究界與世界發展的“現在進行時”脫節,在文化、文學如此多樣的今天,沒有傳播者,酒再香,大多數人也聞不到。

  問:諾貝爾文學獎于中國讀者還有多大的吸引力?

  《中國作家》雜誌社常務副總編輯楊志廣:我自己已經不怎麼關心,因為覺得與之有隔膜。儘管時尚文化的世界趨同傾向越來越明顯,但是文學這樣的“積澱文化”,趨同的趨勢至少在今天還不甚明確。世界範圍內,文學本身的分歧在近十幾二十年來越來越大,因此評獎取向也越來越色彩多樣。文化與文化之間真正實現良好溝通非常困難,中國的文學當然也在按照自己的樣式發展,但不可能被所有人了解、理解,更別説外國人了。因此,就隨他們去吧。

  問:中國有很多作家、讀者十分看重諾貝爾文學獎,對這種心態怎樣看?

  中國作家出版社社長張勝友:無論從哪一方面講,中國的文學都是在進步,如今每年出版的長篇已經超過千部,但與這種發展相伴隨的還有人們“力作乏陳”的呼喊聲。在我看來,中國文學目前的整體發展缺乏一種方向性,對諾貝爾的看重,可能緣于一種在茫然中找航向的期待。

  但是另一方面,諾貝爾有著自己的一套評價體系,按照它多年來形成的標準、原則,評選它認為應該得獎的得獎人,中國作家大可不必以它作為努力方向。相反,應該下功夫的是,如何讓自己的作品真正反映出社會生活的本來面貌。(孫紅)

(編輯:小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