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 )
接下來,我就上面六個問題做一下自己的回答:
一。路線
“急”突出了時效性。現在許多類節目都求新求快,《娛》當然不能丟掉這一基本特色,及時提供最新最快的娛樂資訊,做到與時俱進。但僅有此是不夠的。現在許多媒體犯了一個普遍毛病:一味向前趕。而忽略了過去。豈知“欲速則不達。”一味求速反而忽略了節目質量。 (別的節目的劣勢)
“前進並不代表先進,過去並不代表落後。”同過去文明相比,現代文明正呈某種程度的倒退。“忘記過去等於丟掉未來。”在過去的時光裏,還有多少是“流金歲月”,這些不能丟!(文化類節目尤其要注重這一點)一方面,我們要站在時代前言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因為現代文明中也有許多過去文明所沒有的先進的東西),另一方面也要留住“流金歲月”,不時回過頭去重溫去反思去衡量,我們現在走的是對還是不對,是前進還是後退,是好還是壞,在反思中不斷剖析不斷前進。這樣我們才能把握好航向,使其不至於偏離軌道甚至南轅北轍越滑越遠。
更可能的話我們還可以做一檔全新的欄目對未來娛樂發展前景和文化前景、趨勢作一些大膽的預測和探索,以全新的視角去詮釋娛樂本質(文化本質)。“世上沒有不可能的事,只有我們還未知的事。”而且由於這種未知升年性它同時也帶來很大的挑戰性、刺激性和好奇性。從這方面為切入點不僅是一大賣點也是一大突破點。如一些地方檯舉辦的生存大考驗和挑戰孤獨等節目借用國外一些做法就是在這方面的一大嘗試。
隨著未來社會發展趨勢,internet網、電子商務、虛擬世界等高科技手段必將襲卷全球各個角落,舊的傳統生活方式將被徹底打破,世界一體化格局形成,新的生活方式與隨之帶來的新問題也將源源不斷涌現。人與人之間直接面對面交流的機會越來越少,孤獨、空虛、精神苦悶、心理疾病等問題也將大大困擾人類。“呼喚真情、回歸自然、愛護生命、保護地球”的呼聲也會此起彼伏。人們在走到了物質世界的顛峰時又會不自覺地回頭關注生命作為它本來的意義,重新找回自我,構築起自己精神家園做自己靈魂的主人。
“源於遊戲,此于藝術”精神領域的探索永無止境。
娛樂節目(文化節目)可否立足這三點一線:過去、現在、未來三點,娛樂(文化)為一線,構築一檔名副其實的“立體”綜藝娛樂(文化)節目?
二。範圍
我始終覺得“娛樂”(文化)作為一個大範圍概念,它的對象應該包括老、中、青三代。當然不能排除兒童。雖説明星是最大的金字招牌,但明星並不一定能成為名人。(名人是要有質的)“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明星並非上帝,老百姓也可成為關注對象。”只要不本末倒置就行。而且即使在老明星中現在的娛樂挖掘的也不夠充分。他們更多的是關注新起之秀,而沒有給老明星一席之地。就我而言,老明星中不乏許多優秀人物(包括他們的為文為人。他們演繹了許多優秀作品)。雖然他們是過去的一代,但他們的許多思想和經典代表作都值得今天的我們再度學習借鑒。這些都不應該被打進“歷史遺忘的角落”。更何況現在的新生代、後起之秀頂尖優秀的屈指可數,而表現平平、魚目混珠 、濫竽充數的卻多之又多。
“關注兒童等於吸引父母”兒童是祖國未來的花朵,身為電視人理應給他們提供一塊綠色天地。兒童世界有其最天真無邪美好的一面,值得成人去學習。這塊水晶領地理應被好好保護而不是恣意踐踏。對兒童世界的摧殘實在是上一代對下一代的犯罪!
同時我國目前正迎來一個老齡化時代。作為“娛樂概念”(文化概念)的電視節目也不應忽略老人,為他們提供一份“夕陽關愛”。當然,社會上還有部分弱勢群體邊緣群體,他們生活在社會的重壓和排斥之外,“娛樂”對他們而言更像一個奢望,這都是不能不引起注意的問題。
在現代社會人情日趨冷漠的今天,電視傳媒也不能跟著冷酷,如何喚醒沉睡的心靈,培植綠荒蕪的精神沙丘,捍衛好人間的真善美,電視傳媒任重而道遠。
三。側重點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我始終覺得,不論作為哪檔節目,都要有它的閃光點。就像歷史長河中有很多電視劇,起起落落,而唯有經典劇才長盛不衰。其它很快就成為
昨日黃花、泡沫現象、肥皂劇。
“挖許多淺井不如挖一口深井。”
“生活中並不是缺少發現,而是缺少發現的眼睛。”
在這裡,我再次重申一遍:請媒體們不要把過去不當一回事,讓流金歲月靜靜擱淺在那裏。這無疑是一種錐心的浪費!也許有一部分人會認為過去了的東西都是老掉牙的東西,沒人愛聽了。錯!在現代商業氣息日濃的衝擊下,人們對漸漸不爭氣的影壇、歌壇日益失望。而那些逝去的老歌老劇卻備加讓人懷念。“追憶”這是我所最能描述出來的兩個詞。搞個“懷舊版”也會有市場。但“懷舊版”不應是過去的簡單再現。“舊戲新唱”與新時代相結合才會有新的賣點。如湖南地方檯一週末檔節目《一千一零夜》老戲新唱,與湖湘歷史文化相結合,又揉進了現代的唱腔説詞,嬉笑怒罵,古今對比,渾然一體,有力地鞭笞和教育了現代人,同時又進一步宣揚了本土文化,可謂“一箭雙雕”,妙哉!
至於現在熒屏上普遍流行的那種把老歌老劇草草重放一遍久算“ok"的做法讓我想起搞”憶苦思甜”的父母簡單地拿兩個窩頭擺在孩子面前,叫孩子品嘗,然後斬釘截鐵語重心長地説“記住!孩子,這就是舊社會!”般滑稽可笑又收效甚微。
用“今天的眼光看過去”立足現實土壤“傳統文明與現代文明相合”中西合壁“取長補短,融會貫通古為今用才叫有用的借鑒。而其他的都只是死記硬背的沒多大時效的繼承形式。我想起小時候聽老人們給我講的一則故事,説有一學校號召學生學習雷鋒好榜樣,説雷鋒從小拾金不昧,撿到一顆螺絲釘也上交,結果所有的學生都跑去撿螺絲釘。。。。。。
這種“生搬硬套”“囫圇吞棗”的做法也許在今天人的眼裏看來更象一場笑話,可現在的我們何嘗不也在犯這種錯誤?學習雷鋒主要是學習他那種無私奉獻的精神,這種精神是不滅的,而不是它的具體表現形式。我綜上所強調的繼承也正是這種“思想精髓”和思想精華的進一步發揚光大。而不是僅僅記住幾個簡單的人物地點知識點久可以敷衍了事的。當然我們不能責怪年有無知的學生,要怪也該怪做老師的“教導無方”説不明白,希望電視傳媒也不要犯類似錯誤。
如果叫我用一句話來總結過去與現在的關係,我的回答是:矛盾的對立統一,聯絡與發展的關係。一方面,現在是在過去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另一方面“盡信書不如無書”現在又不是過去的簡單抄襲和重復,它還含有新生命和新事物的發芽和猛長:同樣的道理,丟了古老文化底蘊沉澱的土壤裏培植出來的新思想之花也一定會走向蒼白和浮華。
所以,要我來詮釋你們文化類節目的重點與定位,我個人理解應是過去的經典文化與現代的先進文化兩大力量匯聚形成的一個箭頭。(有點一箭雙雕之意)隨著時光流逝,無數的現在很快又會變成過去,生命就是這樣一個不斷跋涉前進的過程。“奔跑的思考者”只有這樣凝聚起來的箭頭才會一往無前所向披靡。只是在這個過程中你必須要分清的是:前進並不代表先進,過去並不代表落後。這樣你才不會迷失在生命的年輪裏。
我希望在現代社會的今天,在古老文明還沒褪變成未來社會的考古文化、沙漠文化、墓穴文化前,電視傳媒能多多給予關注保護,不要將其丟進歲月的廢墟和被歷史遺忘的角落。
這樣我們交到子孫後代手裏的才不會只是一杯黃土和一塊名存實亡的墓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