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播學角度解讀王志主持風格之優劣得失
——作者:珊瑚68 時間:2005-04-16 21:16:54
央視國際 (2005年08月01日 14:21)
儘管遠不能與美國著名電視人默羅所創辦的同名訪談節目相提並論,王志主持的《面對面》仍然不失為一個頗具個人風格的電視欄目,而且王志和他所主持的《面對面》在一定程度正式在實踐默羅所倡導的“電視媒體要對社會事物高度參與,要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要擔負引導公眾的責任”的精神。作為主持人,王志日趨成熟,逐漸形成了被部分觀眾所認可的“質疑”風格,但是同時這種色彩鮮明的“質疑”風格也招致了眾多觀眾的質疑甚至反感:王志這麼做是不是個人英雄主義?或者是爭勇鬥狠?僅就這一點來説,王志的主持方式遠沒有到達理想的傳播效果,現試從傳播來源、傳播方式、傳播心態三個角度將其主持風格之優劣得失予以解讀。
一、從信息源的可靠性來看。
在談話節目中,主持人應該充當的是一個組織者、調動者、傾聽者和把關人的仲介角色①,他不是完整意義上的信息源,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主持人和被訪嘉賓一起構成信息源的一部分。主持人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媒體的立場和觀點,在傳播過程中,他的語言、態度等本身也在傳播信息,同時又與受眾在共同經驗範圍內共享信息,因此主持人的威信是影響受眾是否選擇和接受其信息傳播以及傳播效果如何的重要條件。根據耶魯學派霍夫蘭等人關於信息來源對傳播效果的影響的研究,對傳播效果起制約作用的三種變量分別為:傳播來源的可信度、知名度和動機②。現在著重從可信度與知名度兩個方面來談。
1、主持人的可信度。
美國傳播學者們對美國三大商業電視網(CBS、NBC、ABC)歷任晚間新聞節目主持人年齡考察得出結論:43歲被稱為是主持人的“黃金年齡”——成熟、穩重、權威和男性魅力,容易贏得人們的好感和信任。③中央電視臺電視節目主持人大賽總導演田永明認為,一個令人信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應具以下幾種基本素質:相當的文化素質;獨特的語言能力;個性特徵、內涵,這是最重要的。④而王志的年齡(40歲)、風度(成熟,冷靜)學歷學識(博士在讀)、語言能力、個性特徵等基本上都與上述要點相吻合,再者,從湖南臺到中央臺,從《東方之子》到《新聞調查》再到《面對面》,王志多年的記者生涯使他具有豐富的歷練和經驗,同時他依託的是中央電視臺這個具有相當可信度的平臺,因此具備構成高可信度的種種條件。
2、主持人的知名度。
耶魯研究證實,傳播來源的知名度與其可信度一樣,都同傳播效果成正比。⑤談及王志今天擁有的高知名度,頗有“幾分時勢造英雄”的意味。 2003年4月,“非典”肆虐時期王志和《面對面》欄目攝製組趕赴廣州深入醫院進行拍攝,成為中央電視臺第一個進入“非典”病人重症監護區的攝製組。緊接著,由《面對面》欄目製作的對鐘南山、張積慧、陳馮富珍等一系列新聞人物的專訪被安排在中央電視臺黃金時段高密度(10天7期)播出,贏得了廣大觀眾和專家的一致好評,剛剛開播三個月的《面對面》欄目和主持人王志成為“非常時期”觀眾心目中的“非常欄目”和“非常主持”。而2003年也成為王志集中獲獎的一個高峰期:從2003年5月份始,王志因為非典期間的突出表現分別獲得中央電視臺、國家廣電總局、中直機關等頒發的五個獎項,並被授予首屆中直機關五四青年獎章。2003年底,王志獲得了中國廣播電視主持人的最高榮譽“金話筒獎”,並被新週刊、新浪網等媒體評為年度電視節目主持人。目前,我們可以蒐集到的全國眾多媒體記者對王志的採訪報道也大多集中在2003年5月至7月之間。不過,王志和《面對面》的高知名度也不能完全歸於偶然,雖然人們對王志的主持風格褒貶不一,但畢竟他是當下為數不多的有個性有思想的主持人之一,更重要的是以他為製片人的《面對面》在一定程度上的確把鏡頭對準了“正在影響你的生活、正在改變你的判斷、正在吸引你的注意”的人,非典時期的鐘南山、主審馬加爵的刀文兵、新婚的楊振寧等等。及時抓住那些處在新聞旋渦中的人,使《面對面》和王志保持了自非典以來的高知名度。而當前我國媒體已經發展到了品牌競爭階段,具有品牌價值的優秀主持人是電視臺最鮮活、最具個性的品牌,不但對觀眾具有廣泛的號召力,而且對觀眾的忠誠度具有重要的影響。⑥
二、從傳播方式來看
1、從“兩面説”和“預防接種”理論看質疑的效用。
耶魯學派霍夫蘭的關於態度形成與轉變的研究結果表明,單方面消息對最初贊同該消息者以及受教育程度較低者最有效;而正反兩方面消息則對最初反對該消息者以及受教育程度較高的人最有效。⑦根據威廉 麥奎爾的接種免疫理論,為使人們堅持某種信念,必須使他認清這種信念的弱點所在,只有事先經受輕微的攻擊,才有力量抵禦日後更強烈的攻擊。⑧王志的主持風格中最鮮明的一個特點就是善於“質疑”,更是有人稱他為“質疑典範”。王志本人在接受採訪時多次談到:“質疑是什麼呢?它是一種態度,但是它更是一種手段,它把這兩個點聯絡起來,把這個過程充分地展示。”“只有通過這種質疑的方式,只有從反面,用排除法把所有的疑問都解決之後,我才敢相信這個天是藍的,我才敢相信這個終點它是真實的。”結合兩面説和接種免疫理論,我們可以將王志的質疑理解為一種“欲揚先抑”,或者説在客觀上産生了“欲揚先抑”的效果。一方面面對質疑,嘉賓必然要表白自己,這種狀態能調動其談話的慾望,另一方面,王志通過質疑將一些不利於嘉賓的反面消息、以及人們對其普遍所持有的“懷疑”或者“不解”甚至是對其輕微的攻擊向當事人(嘉賓)提出,嘉賓必然會做出相應解釋,這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受眾對嘉賓的理解或者諒解。效果最為明顯的一期是2003年4月12日《水均益 前沿故事》一期中,王志對水均益的尖銳提問實際上給了水均益一個解釋和澄清的機會,節目播出後,對水均益“逃兵”、“膽小鬼”之類的斥責之聲反而得到了弱化。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王志曾經表示,在質疑時的提問應該聰明一些。比如問:“你説4:30來,為什麼5:00才來?”就不如問:“你曾經説過你4:30來。”這既不失禮貌,又更能讓對方感覺到一種“壓迫”。例如在《楊振寧別傳》一期中,王志這樣提問,“我們都為你感到高興,也希望你能幸福,那麼您能不能幫翁帆説句話,她愛您什麼呢?”而不是直接質疑“您比他大那麼多,她愛您什麼呢?”再有,善用質疑,使節目充滿了衝突感和戲劇感,也增加節目的可看性。
2、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的運用。
王志具有較強的語言能力,這突出表現在他的採訪能力,他對各種採訪技巧應用得得心應手,“接下來呢?”,“是這樣嗎?”“為什麼呢”,問題接得非常緊,互動式提問、假設性提問、反面提問比較多。他還注意提問背景、細節、假設性的提問、反面的提問,用了很多有益的方法,去探究對方的心靈深處。另外,王志比較善用體語:身體微微前傾、偏著頭、皺眉、在提出尖銳問題時起緩和作用的笑聲、手勢、談話過程中有意的停頓等。體語是非語言符號的一種,其功能主要在於傳播態度與情緒,輔助語言傳播,代替語言。⑨王志慣用的這些體語往往傳達了語言難以準確表達的一些含義:質疑,發難,思考,同情,期待,等等。
3、理智有餘情感不足的主持風格。
一般來説,情感型勸服比理智型勸服更加奏效。正如施拉姆所言,“大量實驗表明,動感情的呼籲較之邏輯的呼籲更可能導致態度的改變”。在態度的形成與改變中,最關鍵的因素在於情感。⑩對於主持人來説,加入情感的傳播,容易喚起主持人與受者之間的情感交融與心靈撞擊而最終産生共鳴。王志早期主持的幾期《面對面》的成功也引證了這一理論,在對“抗非”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及專家的系列採訪中,王志幾度落下眼淚,令觀眾為之動容。但是這只是非常時期的非常之舉,從整體來看,王志的主持風格過於冷靜、理性、克制,仿佛總是置身事外,明顯缺乏這種情感的流露。《新聞調查》製片人張潔曾經針對王志在節目中理智有餘情感不足的問題説過:“主持人作為一個公眾情感的代言人、作為公眾價值觀念的代言人,有很多的地方能表現出自己應有的一些情趣。”“情感流露同樣是構成一個主持人魅力的很重要的東西,在節目裏不一定從頭到尾都是喜怒不形於色,這個不一定好。”“小崔有幾次很打動我,他聽對方敘述了以後,控制不住情緒,顯得有點失態,但是,正是他這種從專業角度上説的失態,征服了人的心,讓人覺得小崔很有同情心、很善良。”而王志與崔永元相比,缺少的恰恰是這種打動人心的情緒的自然流露。
三、從傳者心態來看
1、媒介霸權意識的流露。
在2000年《新聞調查》欄目組織的“王志作品研討會”上,北京大學的戴錦華曾指出“我們必須重視中央臺的重點欄目,其中包含‘權力的媒介’和‘媒介的權力’問題。毫無疑問,中央臺作為權力的媒介,它背後巨大的權力不止是象徵,而是政治資本和文化資本直接轉化成的權力,這種超級媒體對於人們日常生活深刻的介入,使人們不得不感受到媒介的權力。當這兩個東西結合起來時,就是另一種超級權力的形態,不是政治形態,它可以施治于普通人,施治于整個社會。有的欄目,好像沒有意識到自己作為權力的媒介這樣一個事實,而是盡情地使用自己作為媒介的權力,這種媒介的權力、出鏡記者和攝影機,當他們確實代表一部分公眾或者弱者的時候,仍然有那種酣暢,但另外一些時候就表現成一種暴力和侵犯性的因素。”雖然當時戴錦華在談到這段話時是將時任《新聞調查》記者的王志作為正面例子列舉的,但是我們看到,在擔任《面對面》主持之後,王志經常流露的恰恰是這種媒介權力的“侵犯性”,在主持過程中單方面賦予自己所謂“公正”、“平衡”的話語壟斷權,忽視嘉賓平等交流的權力,輕視受眾自己的判斷能力,使自己常常扮演一個“審判官”或者“測謊儀”的角色。美國傳播學者唐 庫什曼認為:“一個人想要進入人際溝通,不需要首肯對方的每個想法,但必須把對方作為一個獨特自我或一個重要的個人加以支持,積極的尊重對這種互動來説是最基本的。”然而對對方的這種“支持”和“尊重”很難在王志的採訪中看到。以2004年6月14日《刀文兵:主審馬加爵案》一期為例,“您的意思別的案子可以不做鐵案嗎?“馬加爵個人肯定沒有賠償能力。既然沒有償還能力,為什麼還要作這個判決呢?”“不能執行的判決不就是一紙空文嗎?”,面對一個職業法律工作者,王志的這些發問儼然以一個位其之上的“最高裁決者”的身份自居,這無疑是媒體權力的一種不恰當使用。
2、“父母心態”在傳播活動中的流露。
美國社會學家貝尼爾在《西方組織行為學》中根據每個人在心理上、性格上的狀態特點劃分了三種“父母心態”、“成人心態”、“兒童心態”三種自我心態,其中“父母心態”以權威、優越感和專制為標誌,父母心態高、其他兩種心態低的人往往表現為“墨守成規、家長作風、缺乏幽默感”。很多反感王志的人認為他在節目中的表現過於挑剔、自以為是、咄咄逼人、缺乏溫情,王志曾經這樣為自己辯解,“我認為出現在節目裏做嘉賓的人可以暢談他自己的想法和觀點,這時他就成為強勢的一方,但是此時他的對立方因為沒有機會在節目中出現,就成為了弱勢,而我要做的就是代表弱勢的這一方説話,所以有時表現出來的可能就是對嘉賓比較苛刻。”然而正是王志的這種想法他導致了他在節目中流露出了過多的的“父母心態”。首先,這表現在王志的“家長作風”——“把關人”角色意識過於強烈,在節目中總是試圖單方面控制節目話題和談話走向,這種“專制”傾嚮往往會造成對一些更有價值的信息的捕捉。例如在2003年5月9日《張積慧 “前線”日記》一期中,針對王志“這個集體,一個臨時的集體,它到底留給你們什麼,為什麼讓大家那麼留戀”這個提問,張積慧已經做了非常充分的回答,而且正是她認為醫護人員都願意冒著生命危險留在臨時病區是一個非常自然的選擇不需要太多理由這一點才是最打動人心的,然而王志卻不依不饒地繼續追問,“到底為什麼?”“對於你們來説實際上也就是個職業。到底什麼在激勵你們?我一定要找個理由?”“你們並沒有特殊的待遇在這個期間。”“為了榮譽?”,明顯是要誘導張積慧按照他的思路説出一些更崇高更悲壯的話,這無疑是畫蛇添足。如果王志放棄追問,而是將張積慧和同事們都不願下“前線”的行為和當時台灣醫護人員紛紛逃離醫院的現象做個比較,提出的問題可能效果會更好。其次,表現在過多過濫的“質疑”,雖然上文中分析了“質疑”的作用和優勢,但是過度質疑往往會造成被訪者的不安甚至憤怒,造成一種防禦心理甚至抵觸心理,反而使他們更難敞開心扉。尤其是對某些産生了防禦心理、富有應對經驗而又有備而來的嘉賓,比如趙本山,這種質疑就更加顯得多餘而且愚蠢。
四、結語
談話節目往往被稱為真正意義上的主持人節目,這是因為主持人的作用和價值在談話節目中能夠得到最為充分的顯示,反過來講,即主持人的優劣成為談話節目成敗的一個關鍵因素。⑾《面對面》的成功與王志出色的控場能力、採訪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即便是對王志的主持風格頗有微詞的人也會承認《面對面》仍然是一個讓人充滿收視期待的節目。按照央視《新聞調查》第四代製片人張潔的説法,主持人有三個層次:“入眼”、“入腦”、“入心”,而王志目前是處在“入腦”的層次,即觀眾對他提供的事實,對他的知識結構、採訪水平,有一種欣賞和佩服的成份。⑿然而,作為主持人,僅僅停留在“入腦”的層次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尊重受眾心理,遵循傳播規律,真正將自己融入節目,真正做到與嘉賓與受眾的“平視”,才能“走到人們心靈之間”,達到“入心”的境界。(來源:人民網)
責編:李恩泉 來源:CCTV.com
|